打桩可分离泥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5333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桩可分离泥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设备,属于钻孔桩机的配套装置,具体为使打桩可分离泥 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灌输泥浆的打桩装置,由于结构设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导致泥 浆沉淀池中的从孔内排出的泥浆性能较差,不能满足桩基对泥浆的要求,增加外运的泥土 量,造成浪费及生产成本的增加,而从已有的泥浆池中所存量泥浆又不能满足成桩孔所需 用量,否则,要加大泥浆池容积,增加了占地及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利用泥浆沉淀池中的有用 泥浆,降低生产成本的打桩可分离泥浆的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打桩可分离泥浆的装置,主要由打桩机、泥浆池、泥浆输送管、泥浆泵一、泥浆泵 二、排泥渣管、泥浆沉淀池组成。其在于在泥浆沉淀池上端通过支架安装锥形砂石分离器, 其并与泥浆沉淀池相通;在锥形砂石分离器与泥浆泵二上的排泥渣管之间连接并相通安装 泥浆进管;在锥形砂石分离器的顶部连接排泥浆管的一端,排泥浆管的另一端伸入泥浆池 内。其在于在锥形砂石分离器下端的出口上安装有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特点能有效利用泥浆沉淀池中的有用泥浆,降低 生产成本,减少占地,降低污染,提高效率,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图1为打桩可分离泥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打桩可分离泥浆的装置,主要由打桩机1、泥浆池2、泥浆输送管3、泥浆泵一 4、泥 浆泵二 5、排泥渣管6、泥浆沉淀池7组成。其在泥浆沉淀池7上端采用地脚螺栓或灌浆方 式安装支架11,在支架11上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锥形砂石分离器8,其并与泥浆沉淀池7 相通;锥形砂石分离器8下端的出口 12的口径不超过50毫米,并在出口 12上安装调节阀 13,以调节锥形砂石分离器8内的泥浆容量及排出量;在锥形砂石分离器8与泥浆泵二 5之 间焊接并相通安装泥浆进管9 ;在锥形砂石分离器8的顶部焊接排泥浆管10的一端,排泥 浆管10的另一端伸入泥浆池2内。动作原理含砂率较大的泥浆经泥浆进管9进入锥形砂石分离器8,并在其中高速旋转,因泥 浆与砂粒的质量(m)不同,其所受向心力不同(F = mv2/R),故质量较轻的泥浆经排泥浆管
310排出锥形砂石分离器8进入泥浆池2。质量较重的砂粒则因向心力不足沉入锥形砂石分 离器8底部经出口 12排入泥浆沉淀池7。经过如此不断循环清除泥浆中的砂粒,达到降低 泥浆中砂粒的作用。调节阀13用于调节经出口 12排出的泥渣量的大小。
权利要求打桩可分离泥浆的装置,主要由打桩机(1)、泥浆池(2)、泥浆输送管(3)、泥浆泵一(4)、泥浆泵二(5)、排泥渣管(6)、泥浆沉淀池(7)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泥浆沉淀池(7)上端通过支架(11)安装锥形砂石分离器(8),其并与泥浆沉淀池(7)相通;在锥形砂石分离器(8)与泥浆泵二(5)上的排泥渣管(6)之间连接并相通安装泥浆进管(9);在锥形砂石分离器(8)的顶部连接排泥浆管(10)的一端,排泥浆管(10)的另一端伸入泥浆池(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桩可分离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锥形砂石分离器(8) 下端的出口(12)上安装有调节阀(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桩可分离泥浆的装置。其解决目前存在的从孔内排出的泥浆清洁度较差,不能满足桩基对泥浆的要求,增加外运的泥土量等不足。措施打桩可分离泥浆的装置,主要由打桩机(1)、泥浆池(2)、泥浆输送管(3)、泥浆泵一(4)、泥浆泵二(5)、排泥渣管(6)、泥浆沉淀池(7)组成。在泥浆沉淀池(7)上端通过支架(11)安装锥形砂石分离器(8);在锥形砂石分离器(8)与泥浆泵二(5)上的排泥渣管(6)之间连接并相通安装泥浆进管(9);在锥形砂石分离器(8)的顶部连接排泥浆管(10)的一端,排泥浆管(10)的另一端伸入泥浆池(2)内。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利用孔内排除泥浆中的有用泥浆,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E02D7/00GK201614592SQ200920230379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朱成斌, 武钢平, 焦勇, 王神恩, 钟卫斌, 黎明中 申请人:武汉京冶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