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作法地下暗挖工程专用提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3083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逆作法地下暗挖工程专用提土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作法地下暗挖工程专用提土设备,
背景技术
现目前城市建设及旧城改造工程越来越多,但施工用场地也越来越小,逆作法施 工技术越来越普及。但逆作法施工最关键在于土方暗挖及出土技术,现阶段暗挖多采用挖 机分阶段转土或履带式抓斗取土等方式,以上方式对结构施工影响较大或存在着出土不稳 定等情况。 采用多层次、多台挖机通过转土平台转土至地面出土效率低、转土平台放坡范围 大、堆积的土方量大,且边坡高度太大, 一定程度上影响钢梁安装及相应的逆作施工,同时 会造成结构稳定性差,边坡容易失稳,边坡堆积土后续出土工效低、出土成本高的问题。 采用履带式抓斗取土方式出土,反铲挖掘机将泥土转运集中到取土口下方,再由 长臂挖掘机挖到地面,装车外运。长臂挖掘机有效挖深仅为6 8米,履带式抓斗取土每次 取土的土方量不均匀,单位时间内出土方量得不到保证,工效低且施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快捷出土,施工限制少的逆作法地 下暗挖工程专用提土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该专用提土设备由用于设置在地下开挖段上并能与地 面连通的提土井道和提土吊车组成,提土吊车安装在提土井道上。 所述提土吊车构造包括行走钢架,在行走钢架上设有提升小车,提升小车下连接 料斗。 在提土吊车旁设有储土区域。 本实用新型将土方从提土井道通过装车、垂直提升、水平行走,直接自动卸载在土 方车上,土方车因城市限行时段不能未及时转运的土方量可以卸载在下沉式的储土区域, 然后用挖掘机在首层进行转土和装土。整个操作过程中采用全遥控,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实 现提升、水平运行及自主卸土。同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技术与设备相对较简 单、施工限制少、出土成本低,可以安全、高效、快捷出土,有效的保证了施工工期及逆作法 施工的顺利进行。适用于所有逆作及暗挖工程,如民用建筑地下室逆作、地铁、地下空间暗 挖工程等,同时可以适应施工场地窄、无堆土场地、城市限时段施工等复杂施工条件。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土吊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按照现有的逆作法地下暗挖技术对地下开挖段1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在地下开挖段1设置与地面连通的提土井道2,在提土井道2上安装提土吊车3 。通过提土吊车3将地下开挖段1的泥土提升上去后,倒入运泥土的土方车上,如果土方车因城市限行时段不能未及时转运,在提土吊车3旁设置下沉式的储土区域4,卸载未及时转运的土方量,然后用挖掘机在首层进行转土和装土。 本实施例采用的提土吊车3,构造包括设置在提土井道2上方的行走钢架5,在行走钢架5上安装提升小车6,提升小车6下连接料斗7。料斗7装满泥土后,由提升小车6提升到地面,然后通过行走钢架5平行行走,到土方车或储土区域4位置倾倒出泥土,完成一次出土操作。 正常工作状态下,逆作施工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提土设备提土,该设备提升速度7m/min ;水平运行速度20m/min ;则每10分钟出土一料斗, 一料斗大概5立方,三料斗装一车,提土设备则每小时平均出土 2车;按每天工作10小时计算,平均每天出土量约280立方,并设一个储土区域每天储土 190立方,则每天一台提土设备可出土470立方。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工程的特点及工期要求不同增设提土设备,以确保工程工期的顺利完成。
权利要求一种逆作法地下暗挖工程专用提土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专用提土设备由用于设置在地下开挖段(1)上并能与地面连通的提土井道(2)和提土吊车(3)组成,提土吊车(3)安装在提土井道(2)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地下暗挖工程专用提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土吊车(3)构造包括行走钢架(5),在行走钢架(5)上设有提升小车(6),提升小车(6)下连 接料斗(7)。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地下暗挖工程专用提土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提土吊 车(3)旁设有储土区域(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作法地下暗挖工程专用提土设备,该专用提土设备由用于设置在地下开挖段(1)上并能与地面连通的提土井道(2)和提土吊车(3)组成,提土吊车(3)安装在提土井道(2)上。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技术与设备相对较简单、施工限制少、出土成本低,可以安全、高效、快捷出土,有效的保证了施工工期及逆作法施工的顺利进行。适用于所有逆作及暗挖工程,如民用建筑地下室逆作、地铁、地下空间暗挖工程等,同时可以适应施工场地窄、无堆土场地、城市限时段施工等复杂施工条件。
文档编号E02D17/00GK201495571SQ20092031145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
发明者丘华生, 张明, 龙涛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