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桩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350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排水桩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排水桩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桩管,属于含水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构件领域。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电厂、堆场、港口、围垦、污水处理厂等工程中的常常遇到软土地基,其工程基础土质具有松软、含水量高、渗透率小、流量低、流泥土质、土颗粒小、粘性 大、承载力低等特点,因而需要排出地基中的水分令地基固结,才能进行后续施工。现有的 含水软土地基的排水一般采用真空排水板。实际施工过程中,将复数根带有排水槽并包覆 有滤膜层的片状排水板竖向插入软土地基,再在排水板上方设置横向的真空管路,并铺放 30-50公分厚沙土层完全覆盖需要排水的软土地基、排水板和横向真空管;然后在沙土层 上铺放密封膜使下方的含水软土形成密封的空间;最后启动连接在真空管上的抽吸装置, 令排水板外的压力大于排水板内的压力,利用沙土层的压力和真空抽吸装置使软土地基中 的水分进入排水板并通过沙土颗粒间的缝隙以及真空管路形成的通道随被抽吸的空气排 出软土地基。由于排水板只能使地基土层达到一定强度的排水固结的作用(固结强度一般 能达到6-8吨/m2),当工程项目对地基所需的承载力要求较高时(固结强度要求达到8-10 吨/m2以上),必须在软土地基排水后形成的初步固结地基土层上进行第二次施工,打设各 种管桩进一步进行固结,或采用其它施工工艺进行再次加固处理,材料浪费,施工期长,施 工工艺复杂,两次施工成本高,排水板在完成排水作用后只能废弃。此外,若采用排水板与 抽水泵配合使用进行降水排水法等简单基础性施工时,抽水排水效果非常有限,因而,应用 方面有所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 种可插入软土地基排水,在地基初步固结后无须拆除且能作为进一步加固处理用灌注套管 桩的排水桩管。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水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孔的一体式管体,所述的管体外包覆有滤膜。带 孔的管壁能均勻承载滤膜,降低在地基中压力破坏滤膜的可能性;软土地基内的水在压力 的作用下通过滤膜、孔形成的排水通道进入管体内蓄积起来,然后再利用排水泵或真空管 路等设施排出地基,即便采用降水排水法利用抽水泵抽水排水,也可高效排水,能广泛适应 多种排水固结施工方法。此外,还可在管体内填充砂子、砂砾、碎石等透水性填料,利用填料 的空隙形成排水通道,有助于真空抽吸排出管体内的水,加快排水速度;当工程项目对地基 所需的承载力要求较高时,在排水结束后再向管内填充混凝土等密度较大的填料,这些填 料以及桩管即可作为二次加固地基作用的套管桩,一物二用,省却了二次打桩的施工成本, 缩短工期,显著增强了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滤膜通常采用无纺布包覆在网状管上,可用 化学胶粘接或热熔粘接固定,使滤膜不脱离管体形成整体结构,特别是桩管插入软土地基 的一端需要封闭起来,防止泥土进入桩管内。管体可直接采用成品塑料管或其他材质的管材直接冲孔制造,也可利用带孔的片材卷制而成。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可以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或其组合 所述的管体两端设有端盖,所述的端盖包括带有尖端并与网状管密封连接的第一 端盖和带有连接管头的第二端盖。桩管打入地基时,第一端盖的尖端能减少插入地基的阻 力,并能防止泥浆进入桩管内,第二端盖上的连接管头便于与密封网状管连接以形成真空, 或者打开第二端盖进行填充填料。所述的滤膜外表面设有刻度。可直观地读出桩管插入地基深度,将所需长度从定 长的桩管上截断,用料准确。所述的管体内或滤膜上设有金属导线。可通电后,利用电子测量仪器测出桩管插 入地基的实际深度,便于监测和将所需长度从定长的桩管上截断,用料准确。本实用新型利用带孔管体外包覆滤膜,具有一定的刚性,能竖直插入预设深度,用 料准确,一次施工即可,难度低,桩管内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填充填料,既有利于排水,又能 在排水后直接作为二次加固地基作用的套管桩,一物二用,省却了二次打桩的施工成本,便 于监测插入地基的实际深度,缩短工期,简化施工工艺,尤为适合应用在对地基承载力要求 高的工程项目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端盖的另一种实施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盖的另一种实施例。图中1、管体,2、孔,3、滤膜,4、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 明。如图1所示,一种排水桩管,包括带孔2的一体式管体1,管体外包覆有滤膜3。管 体两端设有端盖,端盖包括带有尖端并与网状管密封连接的第一端盖4和带有连接管头51 的第二端盖5。无纺布滤膜与管体之间也可以局部或整体胶粘连接固定,防止无纺布滤膜移 位或滤膜搭界处脱开。为了便于准确计算桩管用料长度,滤膜外表面设有刻度,也可在网状管内或滤膜 上设有金属导线,通电后利用电子测量仪器值进行计算,以监测桩管的实际插入深度,用料 准确。图2、3为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的另一种实施例,两者内嵌套于滤膜包覆的网状管 内。还可将这两种结构的上、第一端盖与图1所示的端盖,混合搭配使用。实际施工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还可应用于垃圾填埋场底部的积水排放、高速公路 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软基排水固结横向排水通道、市政地下管道排水设施的污水排放、表层 淤泥排水固结、隧道横向排水管等各种地表横向排水系统。地表积水渗透过滤膜层,经塑料 排水滤管真空抽吸排出地面,达到过滤排水的作用。当本实用新型采用PP、PET等塑料材质 制造时,与常规使用的钢丝弹簧滤管、塑料盲沟、碎石盲沟、排水板材等类型排水滤管相比,该产品具有耐腐蚀、耐老化、抗压强度大、过水通透开孔率大、成本低、结构合理等优点,在产品的结构、性能及成本上相对有优势。 以上附图1-3所示的一种排水桩管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 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对其进行材质、规格以及形状等方面的 修改,均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不限于本说明书的列举的内容,在此不多赘述。
权利要求一种排水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孔(2)的一体式管体(1),所述的管体外包覆有滤膜(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两端设有端盖,所述 的端盖包括带有尖端并与网状管密封连接的第一端盖(4)和带有连接管头(51)的第二端 盖(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排水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膜外表面设有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排水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内或滤膜上设有金属导线。
专利摘要一种排水桩管,属于含水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构件领域。现有的含水软土地基的排水一般采用真空排水板,但其只能使地基土层达到一定固结强度,一次施工不能满足对地基所需的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孔的一体式管体,所述的管体外包覆有滤膜,其优点在于管体刚性好,能准确地插入预设深度,用料准确,施工难度降低,桩管内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填充填料,既有利于排水,又能在排水后直接作为二次加固地基作用的套管桩,一物二用,省却了二次打桩的施工成本,缩短工期,简化施工工艺,尤为适合应用在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的工程项目中。
文档编号E02D5/66GK201588206SQ2009203145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2日
发明者任再永 申请人:任再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