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机车架侧隙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255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挖钻机车架侧隙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式旋挖钻机底盘,通过改变尼龙滑块厚度、更换垫片调整纵 梁与H形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尤其适用于插装式车架结构的旋挖钻机底盘。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确保旋挖钻机作业期间整机的稳定性,大多数履带式旋挖钻机都采用 履带横向跨度可调整的结构。设备处于运输状态,左右履带外侧宽度缩回到最小尺寸,欲进 入施工状态则要把履带全部伸出,确保其横向宽度达最大。履带跨度改变过程的顺利与否, 将直接影响旋挖钻机的作业效率,而影响这一操作过程的主要因素,是H形车架与纵梁相 互嵌入(重叠)部位,箱形结构之间的间隙是否合理。如果其前后方向的间隙过大,作业期 间会引旋挖起钻机圆周方向过大的晃动及冲击,同时也会影响钻孔的垂直精度,过小又将 导致履带伸缩困难,导致一些零件过早损坏,甚至无法作业。国外旋挖钻机的底盘部件,其配合表面全部采用机加工的方式予以保证,相互间 的配合间隙较小,零部件受力较为合理。而国产钻机,由于考虑到制造成本因素及大型机械 加工设备的限制,大都采用焊接、整形及适当放大配合间隙的方式进行生产。由于该部件结 构尺寸较大,焊接变形很难控制,经组装后70%以上底盘的配合间隙都会超过允许的范围, 对旋挖钻机的性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实用,适应于不同类型旋挖钻机,底 盘前后方向配合间隙需要调整的场合,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含H形车架的工程机械底盘产品 结构,且履带横向跨度需要频繁改变的旋挖钻机车架侧隙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由螺钉、尼龙滑块、调整片、垫圈、H形车 架、纵梁等零件组成。调整片安装在尼龙滑块的里侧,通过螺钉、垫圈连同尼龙滑块一起固 定在H形车架前后端面四个不同的位置上,保持尼龙滑块带斜面的一侧朝着纵梁。当H形车 架与纵梁之间前后方向间隙过大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片及适当增减其数量, 实现最佳的配合间隙。所述装置中长条形的尼龙滑块,带斜面的一侧还留有一定数量的凹坑,安装时可 储存定数量的润滑脂,以改善该滑块的使用环境,减少磨损。安装时,根据H形车架与纵梁之间实际间隙的大小,首先确定调整片的数量及种 类,把调整片放在尼龙滑块上(非凹坑一侧);把垫圈套在螺钉上并同时穿过尼龙滑块及调 整片,此时,再把螺钉安装在H形车架前/后端面且带有螺纹孔的凹槽中(共4处),拧紧螺 钉后,在尼龙滑块的外侧面及凹坑中涂抹适量的润滑脂。最后,把车架的H形悬臂插入纵梁 的矩形箱体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解决现有含履带伸缩(跨度调节)结构旋挖钻机的底盘,安装 和维护保养过程中,车架与纵梁之间前后方向间隙无法进行调节的难题,在装配和使用过
3程中,根据配合间隙的实际变化(或磨损)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片及尼龙滑块的增减或更 换,确保其配合间隙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图2是图1中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把调整片1(5)、调整片11(6)依次放在尼龙滑块(2)的背面(非凹坑一侧),把垫 圈⑷套在螺钉⑶上,并随即从尼龙滑块(2)开始同时穿过调整片I (5)和调整片II (6), 并将三者固定在H形车架(1)前、后端面留有螺纹孔的凹槽中;随即拧紧螺钉(3),并在尼 龙滑块(2)的外表面及凹坑中涂抹适量的润滑脂;最后把车架(1)的H形悬臂安装在纵梁 (7)对应的箱体中。
权利要求一种广泛应用于大中型旋挖钻机的底盘结构中,依靠增减或更换调整片、尼龙滑块,确保车架与纵梁前后方向安装间隙的旋挖钻机车架侧隙调整装置,该装置由螺钉、尼龙滑块、调整片I、调整片II、垫圈、H形车架、纵梁组成,其特征是所述装置中的尼龙滑块、调整片I、调整片II安装在H形车架上,通过增减或更换不同的调整片I、调整片II,能够及时调整车架与纵梁之间前后方向的配合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车架侧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长条形尼龙滑块的一 侧带有储存润滑脂的凹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车架侧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尼龙滑块、调整片I、 调整片II安装在H形车架前后端面四个不同的位置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种大中型旋挖钻机的底盘结构,依靠增减或更换调整片、尼龙滑块,确保车架与纵梁前后方向安装间隙的旋挖钻机车架侧隙调整装置。该装置由螺钉、尼龙滑块、调整片、垫圈、H形车架、纵梁等零件组成。安装或设备维护保养期间,可根据车架与纵梁之间实际间隙的大小,确定调整片的数量及种类,通过更换或增减尼龙滑块及调整片,可随时确保旋挖钻机车架与纵梁之间配合间隙始终处于合理的状态。尼龙滑块及调整片通过螺钉、垫圈固定在H形车架上,该车架装入纵梁前,还需要在尼龙滑块的外露表面及凹坑中,涂抹适量的润滑脂以便延长其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E21B7/02GK201747272SQ201020281039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3日
发明者单昌猛, 吴兆成, 张亚飞, 王海金, 陈波群 申请人: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