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701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支架底座的改造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
背景技术
综采液压支架是配合综合采煤机割煤、推动运输机前进、同时自身前进、支护和管理顶板、并防止顶板冒下落伤人的煤矿井下开采的支护设备,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液压支架主要由顶梁、掩护梁、立柱、前后四连杆、底座、推移千斤顶、操纵阀和控制阀等结构组成。其基本动作包括升柱、降柱、移架和推溜等。其中前后连杆与底座、掩护梁相铰接,形成液压支架最核心的四连杆机构。当该四连杆机构随液压支架上下运动时,使支架顶梁前端的运动轨迹形成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双扭线,从而保证支架具有一个合理稳定的运动机构。前连杆是一个箱形结构,承受顶板对支架的水平推力以及支架承受偏载后产生的扭矩,以增强支架稳定性,所以要求前后连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目前,现有的液压支架,由于其底座和前连杆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前连杆下部的底座腔体内经常会存积了很多的煤和矸石。支架在工作中,经过多次的升架、降架和拉架, 使得腔体内的煤和矸石经受了多次的挤压而越积越实。当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在连杆的下端则会出现一个中间支点。前连杆在支撑和承压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恶化,最终因疲劳而产生塑性变形和失效的几率大大提高。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前连杆承受弯扭应力作用而最终发生弯扭变形,变形较轻时,会导致支架倾斜和倒架,降低了支架支护的可靠性;变形严重时,支架有效支护能力丧失,危害工作面安全,前连杆也将无法矫正修复,最终报废;压实堆积在底座腔体内部的煤和矸石很难排尽,影响支架修理时的拆解与清理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地延长支架使用寿命的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包括液压支架的前连杆以及底座,所述液压支架的前连杆通过销轴与所述底座相互铰接,在所述液压支架的前连杆与底座铰接处的底座腔体内设置有填充块。优选地,所述填充块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底座腔体内。优选地,所述填充块由聚四氟乙烯制成。优选地,所述填充块为楔形。优选地,所述填充块的楔角为20 30度。[0015]优选地,所述填充块上沿的高度大于所属底座腔体上沿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液压支架底座腔体因为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前连杆受力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底座腔体因为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堆积煤和矸石堆积而且难于清理的问题,提高了底座腔体的排矸性能,改善了底座的工作状况和支架前连杆的受力情况,提高了支护可靠性,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增加了井下服务时间。并且,进一步,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使得现有每套液压支架的前连杆需要修复和更换的比率均降至7% 8%的较低水平;同时,煤和矸石堆积的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底座的工作状况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支架拆解和清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节约了人力,缩短了支架的修理周期,降低了支架大修的成本,同时支架的支护可靠性增强,保证了生产安全,支架的使用寿命延长,井下服务时间也相应地得到了增加和延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其中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液压支架的前连杆1以及底座2,所述液压支架的前连杆1通过销轴5与所述底座2相互铰接,在所述液压支架的前连杆1与底座2铰接处的底座腔体内设置有填充块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填充块3通过固定螺钉4固定在底座腔体内。更优选地,所述填充块3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当然,对于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不难理解所述填充块3可以由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弹性强、具有较大压缩比和较好耐候性的填充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填充块3为楔形。当然,对于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不难理解所述填充块3可以为各种与所述底座腔体相配合形状或结构。优选地,所述填充块3的楔角为20 30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块3的楔角为25度。并且,所述填充块3上沿的高度大于所属底座腔体上沿的高度。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如图1所示,在前连杆1与底座2铰接处的底座腔体内安装弹性强、具有较大压缩比和较好耐侯性的聚四氟乙烯制作的填充块3,对于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不难理解所述填充块3的详细材料型号与尺寸应根据支架型号和尺寸确定,这样可以避免煤和矸石落入空腔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底座腔体形状,将填充块3制作成楔形,楔角约为25°, 填入后的高度略高于底座腔体上沿,顶面制作成凸面,如图1所示。填充块3底部的两侧用固定螺钉4安装在底座2的侧板上。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填充块3结构,使得落下的煤和矸石会直接落至腔体之外的两侧。消除了不利支点产生的可能性,使前连杆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填充块3的底部双面均采用固定螺钉4进行固定,每面前后均一个固定螺钉4。对于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填充块3填入后可以反复使用,其具体使用的次数,可以根据维修的要求进行确定。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煤和矸石容易积压的底座腔体内,填充弹性较好的填充块3,由此有效地防止了煤和矸石的积压,消除了前连杆受力支点,避免发生变形。[0023]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构成各种类型的支架底座改造结构。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包括液压支架的前连杆(1)以及底座O),所述液压支架的前连杆(1)通过销轴( 与所述底座( 相互铰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压支架的前连杆(1)与底座( 铰接处的底座腔体内设置有填充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块(3)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底座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块(3)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块(3)为楔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块(3)的楔角为20 3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块(3)上沿的高度大于所属底座腔体上沿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包括液压支架的前连杆以及底座,所述液压支架的前连杆通过销轴与所述底座相互铰接,在所述液压支架的前连杆与底座铰接处的底座腔体内设置有填充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液压支架底座腔体因为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前连杆受力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底座腔体因为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堆积煤和矸石堆积而且难于清理的问题,提高了底座腔体的排矸性能,改善了底座的工作状况和支架前连杆的受力情况,提高了支护可靠性,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增加了井下服务时间。并且,进一步,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使得现有每套液压支架的前连杆需要修复和更换的比率均降至7%~8%的较低水平。
文档编号E21D23/16GK201943728SQ20102068190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李凯, 王亚军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