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削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0982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切削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削钻机,属于重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切削钻机类产品,如专利号为200520052467. 7公开的一种全液压多方位潜孔钻机,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冶金、煤炭、建材、铁路、水电建设、国防施工等工程爆破孔钻凿作业及水电、交通、能源、城建基坑支护的岩土锚固工程中使用的全液压多方位潜孔钻机。空压机和液压泵分别安装于发动机的飞轮壳和侧取力上;钻孔角度调节机构由三角架、仰俯油缸、摆角油缸组成,三角架一端通过铰轴与臂架铰接,摆角油缸驱动三角架绕铰轴转动,实现钻架仰俯,三角架另一端铰轴与钻凿机构相联,通过摆角油缸驱动实现钻凿机构摆角。该技术结构紧凑、机动性好、效率高、可多方位钻孔、操纵轻便灵活、使用维护成本低。但是,包括该技术的现有技术,普遍存在重心靠后,在钻孔的时候,容易抬起,使得钻孔打歪,钻头卡死拔不出来的现象;而且,遇到坚硬的表面,保护不够,动臂和钻架以及相关部件的强度低,容易开裂和损坏;以上因素造成整机的工作性能差、下压力不够、成孔速度慢、 运转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性能好、下压力大、安全可靠、部件承受能力强、成孔速度快、适应较恶劣工况、操作方便的切削钻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切削钻机,其结构特点是 由底盘总成、回转机构、平台总成、动力系统、液压系统、操作系统、动臂油缸、动臂、钻架油缸、钻头、钻架、钻杆、动力头系统、钻杆推进系统组成,所述的底盘总成设置在最下端,所述的平台总成通过回转机构与底盘总成相连并设置在底盘总成的上方,所述动力系统、液压系统、操作系统之间互相连接并设置在平台总成上,所述动力系统与底盘总成相连,所述动臂油缸一端铰接在平台总成上,另外一端与动臂铰接相连,所述钻架油缸一端铰接在动臂上,另外一端与钻架铰接相连,所述动臂与钻架连接,所述的钻杆推进系统设置在钻架的上方,所述动力头系统、钻杆、钻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钻架中,所述液压系统分别与钻架油缸、动臂油缸、钻杆推进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盘总成上活动设置有推土铲、推土油缸,所述推土油缸与推土铲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台总成上设置有空压机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臂部分的钻杆中部设有导向限位套。可随钻杆的推进进行位置跟进,以最可靠对钻孔精度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架中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钻杆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台总成上设置有驾驶室,所述的操作系统设置在驾驶室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臂的臂架采用长耳板过渡。
3[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臂的铰点侧偏于平台中心线。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整机具有结构紧凑,作业范围广,成孔速度快,运转方便等特点,为市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低能、高效、安全的钻孔设备。重心靠前,能够提高整机稳定性和钻杆下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钻孔工作质量。动臂铰点侧偏于平台中心线既能保证司机操作时的视野,又能提高钻孔高度。臂架采用长耳板过渡,减少焊接应力集中,防止开裂。同时整个臂架采用U型结构梁,提高强度、刚度和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推土铲1、推土油缸2、底盘总成3、回转机构4、平台总成5、动力系统6、 液压系统7、驾驶室8、空压机系统9、操作系统10、动臂油缸11、动臂12、钻架油缸13、钻头 14、导向限位套15、行程开关16、钻架17、钻杆18、动力头系统19、钻杆推进系统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切削钻机由推土铲1、推土油缸2、底盘总成 3、回转机构4、平台总成5、动力系统6、液压系统7、驾驶室8、空压机系统9、操作系统10、动臂油缸11、动臂12、钻架油缸13、钻头14、导向限位套15、行程开关16、钻架17、钻杆18、动力头系统19和钻杆推进系统20组成。底盘总成3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和底盘部分,设置在最下端,直接与地面接触,选用8. 5T级四轮,以及450mm加宽履带板,减小接地比压,保证整机的稳定性以及较大钻杆下压力,提高钻机的作业效率。上面设置有回转机构4,回转机构4可以在底盘总成3上360 度自由旋转。平台总成5通过回转机构4与底盘总成3相连并设置在底盘总成3的上方, 动力系统6、液压系统7、驾驶室8、空压机系统9、操作系统10设置在平台总成5上,所述动力系统6与底盘总成3相连给行走和旋转提供动力,动力系统6与液压系统7、操作系统10 之间互相连接,操作系统10设置在驾驶室8中。动力系统6的燃油箱和液压系统7的液压箱都放在平台总成5右侧,主阀挂在两个油箱的前端,主阀的可维护性能好;机罩需要液压油箱造型,增加油箱的强度。底盘总成3上活动设置有推土铲1、推土油缸2,推土油缸2与液压系统7相连,推土油缸2推动推土铲1进行推土工作。动臂油缸11 一端铰接在平台总成5上,另外一端与动臂12铰接相连,所述钻架油缸13 —端铰接在动臂12上,另外一端与钻架17铰接相连,所述动臂12与钻架17连接,动臂12铰点侧偏于平台中心线,动臂12铰点侧偏于平台中心线既能保证司机操作时的视野, 又能提高钻孔高度。动臂12采用箱型结构以及对于易开裂部位进行补强处理,提高整个动臂的抗扭强度和刚度。动臂的臂架采用长耳板过渡,减少焊接应力集中,防止开裂。同时整个臂架采用U型结构梁,提高强度、刚度和可靠性。
4[0021]所述的钻杆推进系统20设置在钻架17的上方,行程开关16设置在钻架17上,行程开关16检测钻头14、钻杆18的位置,所述动力头系统19、钻杆18、钻头14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钻架17中,所述液压系统7分别与钻架油缸13、动臂油缸11、钻杆推进系统20相连。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 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切削钻机,其特征是由底盘总成、回转机构、平台总成、动力系统、液压系统、 操作系统、动臂油缸、动臂、钻架油缸、钻头、钻架、钻杆、动力头系统、钻杆推进系统组成,所述的底盘总成设置在最下端,所述的平台总成通过回转机构与底盘总成相连并设置在底盘总成的上方,所述动力系统、液压系统、操作系统之间互相连接并设置在平台总成上,所述动力系统与底盘总成相连,所述动臂油缸一端铰接在平台总成上,另外一端与动臂铰接相连,所述钻架油缸一端铰接在动臂上,另外一端与钻架铰接相连,所述动臂与钻架连接,所述的钻杆推进系统设置在钻架的上方,所述动力头系统、钻杆、钻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钻架中,所述液压系统分别与钻架油缸、动臂油缸、钻杆推进系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盘总成上活动设置有推土铲、 推土油缸,所述推土油缸与推土铲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平台总成上设置有空压机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动臂部分的钻杆中部设有导向限位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钻架中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钻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平台总成上设置有驾驶室,所述的操作系统设置在驾驶室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动臂的臂架采用长耳板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动臂铰点侧偏于平台中心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削钻机,属于重型机械领域。由底盘总成、回转机构、平台总成、动力系统、液压系统、操作系统、动臂油缸、动臂、钻架油缸、钻头、钻架、钻杆、动力头系统、钻杆推进系统组成,底盘总成设在最下端,平台总成通过回转机构与底盘总成相连并设在底盘总成的上方,动力系统、液压系统、操作系统之间互相连接并设置在平台总成上,动力系统与底盘总成相连,动臂油缸一端铰接在平台总成上,另外一端与动臂铰接相连,钻架油缸一端铰接在动臂上,另外一端与钻架铰接相连,动臂与钻架连接,钻杆推进系统设置在钻架的上方,动力头系统、钻杆、钻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钻架中,液压系统分别与钻架油缸、动臂油缸、钻杆推进系统相连。
文档编号E02F3/96GK201963198SQ20112002238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任贵东, 吴大可, 吴斌, 张焘, 李静寅, 王李波, 苏家斌, 袁江琴, 陈顺牛, 顾孙强 申请人:杭州杭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