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插式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206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对插式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地质钻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质钻孔套管居中用支撑装置,具体指一种对插式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
背景技术
在地质钻探工程中,经常遇到需要在既成钻孔中下套管的情况,例如在井下探放水钻孔中预埋孔口管或在水文地质钻孔中下止水套管等,为了使套管在下入既成钻孔内时尽量居中,以免套管单侧紧贴钻孔孔壁影响充填浆液的固结厚度及整体强度,常用方法有缠丝法和焊筋法,缠丝法是在套管外壁将粗铁丝点焊成螺旋状,焊筋法是在套管断面外壁上沿套管轴向焊接数根均布的钢筋。缠丝法和焊筋法在实际施工中存在问题有1、焊接给野外和井下施工带来不便;2、焊接时布筋受人为操作影响因素较大,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钢筋铁丝布置不当套管难以入孔且居中效果较差;3、对于可回收的套管,管壁外的钢筋焊接物影响其当作他用且回收时钻孔遇阻提钻难度大;4、焊接使得制作成本提高。为了解决缠丝法和焊筋法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扣带式支架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具体方案是采用塑料材质类的条状扣带,其扣尾和扣头可插接成环状,并用垫片将环状撑起,即可使套管在下入钻孔时居中。经现场实践验证,扣带式支架可解决缠丝法和焊筋法存在的问题,但仍然存在有缺陷,具体表现为(1)对套管管径的适应性差,需根据不同管径制作相应的扣带,例如对于管径分别为IOOmm量级和400mm量级的套管,由于管径的差别大,同一条扣带或者适用于IOOmm量级的套管,或者适用于400mm量级的套管,实施中无法做到不同管径的套管使用同一规格的扣带,既给制作带来麻烦,也给现场备料带来不便;(2)支架缠绕在套管上后,垫片仅靠楔入溢流槽中与支架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不牢靠,套管下孔时磕磕绊绊中垫片可能脱落,使扣带式支架在套管上松弛滑动,不仅居中效果差,还可能导致下管失败;(3)由于扣带的扣头段和扣尾段为连接结构,其结构与正常段不同,导致整条扣带在绷紧时变形不同,且扣头上的扣销在钻孔中容易卡住,影响使用效
^ 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不便、受人为影响大、不利于回收、制作成本高和规格不一致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插式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包括条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带的一个侧边为楔形面结构8 ;另一个侧边上均布有矩形缺口 6,矩形缺口 6之间的凸出段包括矩形本体1和矩形本体1中部延伸出去的插入段2,矩形本体1上垂直设置有螺孔3,矩形缺口 6中部水平设置有内插孔7。上述矩形缺口 6之间条形带内侧的导流面上设置有溢流槽5。上述溢流槽5为“T”形,螺孔3位于“T”形交叉点上,“T”形的轴线与条形带的轴线相互垂直。[0008]上述插入段2的端部为楔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以下优点和效果1、采用标准方式制作,其厚度约为lcm,每个单元段长度约为5cm 10 cm,可适用于常见的各种管径的地质套管;2、制作加工方便,还可大规模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制作时长度不限,成品后可盘成卷状;3、将本装置截成长度相等、结构对称的两个长条后,凸出段上的插入段与缺口段上的插孔可相互对插,实现可靠的连接,且绷紧时变形一致;4、施工时,在螺孔中可安装顶丝,不仅可调节使支架与套管外壁之间的距离使支架处于绷紧状态,而且在下管时不易被孔壁卡住,易于操作且便于回收;最重要的是顶丝连接不会脱落,已连接成环形的支架不会由此出现松弛滑动现象,避免支架失效并造成卡管事故;5、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并搬运至野外或井下,使用时可根据套管管径现场裁剪并拼接;6、可就地安装,无需电焊,使用时受施工环境和人为操作影响的因素小;7、使用范围广泛,不仅可在地质钻孔中使用,还可应用于各种管道的安装。


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图5为图1的D-D剖视图;图6为图1的E-E剖视图;图7为本装置正常段插接示意图;图8为本装置接头段插接示意图;图9为本装置使用实施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矩形本体,2-插入段,3-螺孔,4-顶丝,5-溢流槽,6-矩形缺口,7-内插孔,8-楔形面结构,9-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6,一种对插式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包括采用塑料或硬质橡胶类材料制作的条形带,所说的条形带的一个侧边为楔形面结构8 ;另一个侧边上均布有矩形缺口 6,矩形缺口 6之间的凸出段包括矩形本体1和矩形本体1中部延伸出去的插入段2, 插入段2的端部为楔形,矩形本体1上垂直设置有螺孔3,矩形缺口 6中部水平设置有内插孔7。所说矩形缺口 6之间条形带内侧的导流面上设置有溢流槽5,溢流槽5为“T”形,螺孔3位于“T”形交叉点上,“T”形的轴线与条形带的轴线相互垂直。 使用时,参见图7和图8,根据套管9的外周长,将条形带从矩形缺口 6中部截下等长的两段,其长度略大于套管9周长,连接时错开矩形缺口 6和凸出段,并使每个条形带合拢的两端位于另一条条形带的中部,紧贴套管9外壁缠绕并对插两段,每段上的插入段2和内插孔7均要对插连接,尤其注意两端的两个半孔形的内插孔7要对齐并与一个插头2插接在一起,以免缠绕中端头处翘起影响下管。由于两个片段的长度略大于套管9的周长,片段和套管9外壁间隙较大,两个片段均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在螺孔处均勻安装配件顶丝4, 调节均布的各个顶丝4,可使本装置处于紧绷状态,达到使用时套管入孔前的要求。两片段对接后,溢流槽5自动连通,固管时浆液可从溢流槽5 —侧的溢流孔自由穿行到另一侧的溢流孔。同时,由于对插后支架外侧均为楔形面结构8,便于套管9在钻孔中下行就位。完成一对片段的插接紧固后,在套管9 一定距离处再重复以上操作,可完成下一个支架的安装。以此类推,可完成一个套管9所有支架的安装工作。此后,便可按正常程序将套管下入地质钻孔中。条形带采用塑料或硬质橡胶类材料制作。
权利要求1.一种对插式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包括条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带的一个侧边为楔形面结构(8);另一个侧边上均布有矩形缺口(6),矩形缺口(6)之间的凸出段包括矩形本体(1)和矩形本体(1)中部延伸出去的插入段(2 ),矩形本体(1)上垂直设置有螺孔(3),矩形缺口(6)中部水平设置有内插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插式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缺口( 6 )之间条形带内侧的导流面上设置有溢流槽(5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对插式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槽(5)为“T”形,螺孔(3)位于“T”形交叉点上,“T”形的轴线与条形带的轴线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插式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段(2)的端部为楔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插式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不便、受人为影响大、不利于回收、制作成本高和规格不一致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插式地质钻孔套管居中支架,包括条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带的一个侧边为楔形面结构;另一个侧边上均布有矩形缺口,矩形缺口之间的凸出段包括矩形本体和矩形本体中部延伸出去的插入段,矩形本体上垂直设置有螺孔,矩形缺口中部水平设置有内插孔。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并搬运至野外或井下,使用时可根据套管管径现场裁剪并拼接;可就地安装,无需电焊;使用范围广泛,不仅可在地质钻孔中使用,还可应用于各种管道的安装。
文档编号E21B19/24GK202023519SQ201120069290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6日
发明者姬中奎, 柴建禄 申请人: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