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290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矿、矿山掘进、隧道开挖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耙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业采掘、矿山掘进及隧道开挖领域,其掘进大多使用炮掘、高压水采煤等设备,上述设备所落物料的块粒大小不一、重量不等、料质不同,并且在施工时存在着地面不平等现场特点,尤其是按炮掘工艺生产的煤矿。现有装载机的装料装置有绞车扒斗装置、星轮装料装置、蟹爪装料装置和长臂扒斗装料装置。绞车扒料装置的扒斗在钢丝绳正反转带动下往复扒料,扒料机工作时钢丝绳在矸石中运动易断裂,钢丝绳断裂产生火花易引发瓦斯爆炸等;其次,扒料机只使用一个扒斗,断续工作,工作效率很低,因此目前扒料机是面临淘汰的设备。但是由于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因此很多煤矿仍然使用扒料机。星轮装料机的星轮装料装置、蟹爪装料机的蟹爪装料装置一般用于矿山掘进,其相对于铲料板及地面平行旋转,即从物料的侧面取料装料。如扒料部分伸到地面处遇到地面突起物时,其星轮或蟹爪易被掰坏,故一般只能在料铲平面内取料,取料作用小;不能帮助取料铲对地面进行砸击铣削清理、取料等。摇臂装载机、臂杆装载机等的臂式扒斗装置为往复式装料,其工作效率低,占用空间大,臂杆长在狭窄低矮的巷道内装载难度大,装料斗一次扒料过多时,运输机不能全部运走,而装料过少则会降低工作效率;另外,其装料不均、不连续,对后序运输设备造成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依据采矿掘进、巷道开挖等所出物料块粒大小不一、重量不等、料质不同、地面不平等现场特点及其需要,提供了一种滚耙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滚耙料装置,包括滚动部分,滚动部分包括耙轴和/或耙筒,其中,该装置还包括耙料部分,耙料部分设置在耙轴和/或耙筒上,且耙料部分沿耙轴和/或耙筒间隔分布,耙料部分的齿沿耙轴和/或耙筒的轴向和径向均设有间隙。所述的耙料部分可以包括耙锤机构、耙爪机构、耙齿机构、耙斧机构、耙镐机构、耙齿板机构和/或其组合机构。所述的滚动部分包括驱动机构,耙轴和/或耙筒与驱动机构连接,当滚动部分包 括耙轴和耙筒时,耙筒设在耙轴上,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气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液动驱动机构和/或机械驱动机构。滚动部分中也可以只包括耙轴或耙筒,即耙轴与耙筒单独使用。所述的耙轴与耙筒可以为固定连接的组合部件或单独使用,也可以呈一体式结构。驱动机构与耙轴和/或耙筒之间连接,可以实现整个装置的旋转。当耙筒套在耙轴上时,耙筒的内表面与耙轴接触处设置轴承;当耙筒与耙轴呈一体式结构时,轴承设置在耙筒的外部,也可用其它方式布置。[0010]所述的耙锤机构包括耙锤;所述的耙爪机构包括耙爪;所述的耙齿机构包括耙齿,耙齿包括耙锤齿、耙斧齿、耙镐齿、耙锥齿、耙铲齿、耙镐锤齿和/或其组合,此时耙齿机构对应为耙锤齿机构、耙斧齿机构、耙镐齿机构、耙锥齿机构、耙铲齿机构、耙镐锤齿机构和/或其组合机构;所述的耙齿板机构包括耙齿和/或带有耙齿的耙齿板。该装置中的耙料部分可以只包括耙锤机构、耙斧机构、耙镐机构、耙齿机构、耙板机构、耙齿板机构等中的一种机构,也可以包括其中任意几种机构的组合。所述的耙轴和/或耙筒与耙料部分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即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或者呈一体式结构等。耙轴和/或耙筒与耙料部分之间也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可拆卸式连接包括槽扣式连接、插孔式连接、螺纹式连接、销轴式连接和/或螺栓固定连接等。槽扣式连接方式的连接结构为耙料部分上设置固定凹槽,凹槽内腔下部的尺寸大于其开口处 的尺寸,相应的耙轴/或耙筒上设有与凹槽形状相对应的凸起,耙轴和/或耙筒通过凸起与耙料部分相连,槽向两侧或一侧设有定位装置;另外,也可以在耙料部分上设置凸起,耙筒上设有固定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可以为倒“T”形槽,对应的凸起为“T”形凸起;所述的凹槽也可以为楔形槽,对应的凸起为楔形凸起;所述的凹槽也可以为弧形槽,对应的凸起为弧形凸起。插孔式连接方式的连接结构为耙料部分上设有定位轴,耙轴和/或耙筒上对应设有定位孔,定位轴设置在定位孔内,耙料部分通过定位轴与耙轴和/或耙筒连接固定 ’另夕卜,也可以在耙轴和/或耙筒上设置定位轴,耙料部分上对应设有定位孔,耙轴和/或耙筒与耙料部分也可以使用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的IE爪、IE齿、IE铜i、fE斧、IE锤和/或IE齿板上设有导料面。通过设置导料面,可以使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物料沿一定方向运动,便于物料导入目的地。所述的设置在耙轴和/或耙筒表面的耙料部分呈平行布置、V型布置、三角形布置、梯形布置、圆弧形布置、螺旋布置和/或交错布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滚动部分和耙料部分,当该装置只包括一个滚动部分和与耙料部分时,该装置呈单独布置;当该装置包括多个滚动部分和耙料部分时,该装置呈分层布置和/或多节布置,即各滚动部分之间呈并联连接和/或串联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可以设置在耙筒内。此时既可以减少滚耙料装置的体积,又可以对驱动机构起到包括作用。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可以为履带式行走机构或滚轮式行走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实用新型本耙料装置,第一、驱动机构直接驱动滚动部件,使耙齿、耙板、耙镐、耙斧、耙齿板和/或耙锤等连续滚动快速耙料,无需采用钢丝绳拉动扒斗往复扒料,不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可靠,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耙齿、耙齿板、耙镐、耙斧和/或耙锤等的运动方向相对于物料及地面是向下的,当地面凸凹不平时,位于地面的耙齿、耙齿板、耙镐、耙斧和/或耙锤等可以快速旋转砸击、铣削地面后继续前行取料,有利于物料的连续导出;第三、耙齿、耙齿板、耙镐、耙斧和/或耙锤等可多排多层连续快速耙料,机构紧凑简单、工作灵活、效率高、适用性强,对于耙取采矿、掘进物料有极好的效果。

[0018]图I实施例I中滚耙料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I中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驱动机构的第一种连接示意图;图4是驱动机构的第二种连接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实施例3中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实施例4中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8是实施例5中第一种滚耙料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实施例5中第一种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10是实施例5中第二种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11是实施例5中第三种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12是实施例5中第四种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13是实施例6中第一种滚耙料装置的剖视图;图14是实施例6中第二种滚耙料装置的剖视图;图15是实施例7中滚耙料装置的剖视图;图16是实施例8中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17是实施例9中滚耙料装置的剖视图;图18是实施例10中第一种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19是实施例10中第二种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20是实施例11中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21是实施例12中滚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实施例13中第一种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23是实施例13中第二种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24是实施例14中滚耙料装置的主视图;图25是实施例15中滚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实施例16中滚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耙齿;2、耙筒;3驱动机构;4链轮;5耙齿板;6耙锤;7耙斧齿;8耙镐锤齿;10连接杆;11节点;12履带式行走机构;13滚轮式行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图I至图4是实施例I所述的滚耙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滚动部分和耙料部分等。滚动部分包括耙筒2、耙轴和驱动机构等,耙筒2套在耙轴上。耙轴的一端与驱动机构3连接,通过驱动机构3带动耙轴和耙筒2旋转。耙筒2、耙轴、或者同时在耙筒2和耙轴上设置轴承。耙料部分设置在耙筒2上,所述的耙料部分为耙齿机构,耙齿机构包括耙齿I等,多个耙齿I沿耙筒2间隔排列,且各耙齿沿耙筒2的轴向与径向均设有间隙,其间隙的大小主要根据物料的大小来设置。耙料部分在耙筒2的表面呈平行布置。所述的驱动机构可以为气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液动驱动机构或者机械驱动机构等。耙齿I的前面及顶部设有切削刃等,该切削刃一方面可以用于破碎矿层,另一方面当地面不平时,可以对地面进行砸挤铣削清理,铣削平面后继续前行取料。耙齿设有导料面,该导料面可以对采掘得到的物料起到导向作用,使物料沿一定方向运动。所述的耙料部分与耙筒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可拆卸式连接。可拆卸式连接方式有多种,如槽扣式连接、插孔式连接、螺纹连接、销轴式连接和/或螺栓等固定连接。其中槽扣式连接方式的连接结构为耙料部分上设置固定凹槽,凹槽内腔下部的尺寸大于其开口处的尺寸,相应的耙筒上设有与凹槽形状相对应的凸起,耙筒通过凸起与滚动部分固定相连,槽向两侧或一侧设有定位装置;另外,也可以在耙料部分上设置凸起,耙筒上设有固定凹槽,耙料部分通过凸起与耙筒连接固定。其中,所述凹槽可以为倒“T”形槽,对应的凸起为“T”形凸起;所述的凹槽也可以为楔形槽,对应的凸起为楔形凸起;所述的凹槽也可以为弧形槽等,对应的凸起为弧形凸起等。插孔式连接方式的连接结构为耙料部分上设有定位轴,耙筒上对应设有定位孔等,定位轴设置在定位孔内,耙料部分通过定位轴与耙筒连接固定;另外,也可以在耙筒上设置定位轴,耙料部分上对应设有定位孔,奉巴筒通过定位轴与IE料部分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机构3可以直接与耙轴等连接,如图3所示,另外驱动机构3也可以通过链条和链轮4等与耙轴等连接。所述的耙轴与耙筒2可以呈一体式结构,此时驱动机构3即可直接驱动耙筒2旋转,如图4所示,此时轴承设置在耙筒2的外侧,也可以有其它设置方式。另外,所述的滚动部分中可以只包括耙筒2,此时可以将轴承设置在耙筒2的内表面,驱动机构直接与耙筒2连接;另外,滚动部分中也可以只包括耙轴,此时耙料部分的耙齿等直接设置在耙轴的外表面。另外,驱动机构3等也可以设置在耙筒2内,此时不仅可以减小滚耙料装置的体积,同时也对驱动机构3等起到了保护作用。利用该装置进行耙料时,驱动机构直接驱动滚动部分,固定在滚动部分上的耙齿连续滚动并快速耙料等,同时耙齿等的运动方向相对于物料及地面是向下的,当地面凸凹不平时,耙齿可以快速旋转砸击、铣削地面后继续前行取料。物料在导向面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运动,并导入目的地及后续装料或运输设备。实施例2图5是实施例2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包括耙齿的耙料部分在耙筒2的表面呈圆弧形布置。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3图6是实施例3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包括耙齿的耙料部分在耙筒2的表面呈梯形布置。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4图I是实施例4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包括耙齿的耙料部分在耙筒2的表面呈三角形布置。另外,耙料部分在耙筒2的表面也可以呈螺旋布置、V型布置或交错布置。呈螺旋布置时,便于物料的导向。其它同实施例I。[0061]实施例5图8和图9是实施例5中所述的滚耙料装置的第一种结构。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耙料部分为耙齿板机构,耙齿板机构可以包括耙齿和/或带有耙齿的耙板,本实施例中的耙齿板机构包括带有耙齿的耙板即耙齿板5。耙齿板5底面与耙筒2沿耙筒的轴向固定连接,对应的顶面设有耙板齿,耙板齿沿耙筒间隔分布。耙齿板5沿耙筒2的外圆周面径向间隔设置多排。IE齿板5的齿部设有切削刃,祀齿板的侧面为导料面。该装置中,包括耙齿板5的耙料部分在耙筒2表面呈平行布置。图10是实施例5中滚耙料装置的第二种结构,该装置中,包括耙齿板5的耙料部分在耙筒2表面呈圆弧形布置。图11是实施例5中滚耙料装置的第三种结构,该装置中,包括耙齿板5的耙料部分在耙筒2表面呈梯形布置。图12是实施例5中滚耙料装置的第四种结构,该装置中,包括耙齿板5的耙料部分在耙筒2表面呈三角形布置。包括耙齿板的耙料部分也可以在耙筒表面呈螺旋布置、V型布置或交错布置。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6图13和图14是实施例6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耙料部分为耙锤机构和耙斧齿机构的结合。耙锤机构包括耙锤6,耙斧齿机构包括耙齿,该耙齿为耙斧齿7。耙锤6和耙斧齿7沿耙筒2的外圆周面径向间隔设置多排。耙锤6和耙斧齿7的底部均与耙筒2固定连接,耙锤6的顶侧面设有设有切削刃,耙斧齿7的齿部设有设有切削刃。包括耙锤6和耙斧齿7的耙料部分可以在耙筒2表面呈平行布置、螺旋布置、V型布置、三角形布置、梯形布置、圆弧形布置或交错布置。另外,耙料部分也可以为单独的耙锤机构以及单独的耙斧齿机构。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7图15是实施例7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耙料部分为耙镐锤齿机构,耙镐锤齿机构包括耙齿,该耙齿为耙镐锤齿8。耙镐锤齿8的底面与耙筒2固定连接,耙镐锤齿8的齿部设有设有切削刃。耙镐锤齿8沿耙筒2的外圆周面径向间隔设置多排。包括耙镐锤齿8的耙料部分可以在耙筒2表面呈平行布置、螺旋布置、V型布置、三角形布置、梯形布置、圆弧形布置或交错布置。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8图16是实施例8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耙料部分为耙齿机构和耙齿板机构的组合,即在耙筒2的表面同时设有耙齿I和耙齿板5,并且耙齿I和耙齿板5沿耙筒2的轴向间隔设置并形成多排,上述多排沿耙筒2的表面径向间隔设置。另外,该装置中的耙料部分也可以为耙锤机构、耙爪机构、耙齿机构、耙斧机构、耙镐机构、耙齿板机构的任意组合,其中的耙齿机构又可以分为耙锤齿机构、耙斧齿机构、耙镐齿机构、耙锥齿机构、耙铲齿机构以及耙镐锤齿机构。[0077]其它同 实施例I。实施例9图17是实施例9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耙料部分为耙齿机构和耙齿板机构的组合,即在耙筒2的表面同时设有耙齿I和耙齿板5,耙齿I和耙齿板5沿耙筒2外表面的间隔设置,且各耙齿I和耙齿板5之间沿耙筒2的轴向和径向均设置间隙,其间隙大小根据物料大小决定。另外,该装置中的耙料部分也可以为耙锤机构、耙爪机构、耙齿机构、耙斧机构、耙镐机构、耙齿板机构的任意组合,其中的耙齿机构又可以分为耙锤齿机构、耙斧齿机构、耙镐齿机构、耙锥齿机构、耙铲齿机构以及耙镐锤齿机构。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10图18和图19是实施例10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实施例I中该装置仅包括一个滚动部分和与之连接的耙料部分,即该装置呈单独布置。而本实施例中包括多个滚动部分和分别与之连接的耙料部分,各滚动部分之间通过节点串联连接。图18中设有两个滚动部分,两滚动部分之间通过一个节点实现串联连接;图19中设有三个滚动部分,三滚动部分之间通过两个节点实现串联连接。该装置中也可以包括更多的滚动部分和分别与各滚动部分连接的耙料部分。此时整个装置呈多节布置。图18和图19中的耙料部分包括耙齿板机构,除此之外,耙料部分还也为耙锤机构、耙爪机构、耙齿机构、耙斧机构、耙镐机构或者上述机构的任意组合,其中的耙齿机构又可以分为耙锤齿机构、耙斧齿机构、耙镐齿机构、耙锥齿机构、耙铲齿机构以及耙镐锤齿机构等。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11图20是实施例11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1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两滚动部分之间采用并联连接方式,即整个装置呈分层布置。另外,该装置也可以包括更多的滚动部分和分别与各滚动部分连接的IE料部分。另外,本装置也可以采用分层布置和节点布置相结合的布置方式等。其它同实施例10。实施例12图21是实施例12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1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两滚动部分分别与连接杆10连接,各连接杆之间通过节点11实现相互连接,该装置中设有更多的滚动部分和分别与各滚动部分连接的耙料部分,各滚动部分分别通过连接杆10与同一节点11连接。其它同实施例10。实施例13图22和图23是实施例13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1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耙料部分耙齿机构和耙齿板机构的组合,即在耙筒2的表面同时设有耙齿I和耙齿板5,并且耙齿I和耙齿板5沿耙筒2外表面间隔分布,并且耙齿I和耙齿板5沿耙筒5的轴向和径向均设有间隙,间隙的大小根据物料大小决定。[0095]另外,该装置中的耙料部分也可以为耙锤机构、耙爪机构、耙齿机构、耙斧机构、耙镐机构、耙齿板机构的任意组合,其中的耙齿机构又可以分为耙锤齿机构、耙斧齿机构、耙镐齿机构、耙锥齿机构、耙铲齿机构以及耙镐锤齿机构等。其它同实施例10。实施例14图24是实施例14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1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耙料部分为耙齿机构和耙齿板机构的组合,即在耙筒2的表面同时设有耙齿I和耙齿板5,并且耙齿I和耙齿板5沿耙筒2的轴向间隔设置形成多排,上述多排沿耙筒2的表面径向间隔设置。另外,该装置中的耙料部分也可以为耙锤机构、耙爪机构、耙齿机构、耙斧机构、耙镐机构、耙齿板机构的任意组合,其中的耙齿机构又可以分为耙锤齿机构、耙斧齿机构、耙镐齿机构、耙锥齿机构、耙铲齿机构以及耙镐锤齿机构等。其它同实施例11。实施例15图25是实施例15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滚耙料装置设置履带式行走机构12。行走机构可以带动滚耙料装置一起运动。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16图26是实施例16所述的滚耙料装置。与实施例15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滚耙料装置设置的行走机构是滚轮式行走机构13。其它同实施例I。
权利要求1.一种滚耙料装置,包括滚动部分,滚动部分包括耙轴和/或耙筒,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耙料部分,耙料部分设置在耙轴和/或耙筒上,且耙料部分沿耙轴和/或耙筒间隔分布,耙料部分的齿沿耙轴和/或耙筒的轴向和径向均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料部分包括耙锤机构、耙爪机构、耙斧机构、耙镐机构和/或其组合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料部分包括耙齿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料部分包括耙齿板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筒和耙轴呈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锤机构包括耙锤;所述的耙爪机构包括耙爪;所述的耙齿机构包括耙齿,耙齿包括耙锤齿、耙斧齿、耙镐齿、耙锥齿、耙铲齿、耙镐锤齿和/或其组合,此时耙齿机构对应为耙锤齿机构、耙斧齿机构、耙镐齿机构、耙锥齿机构、耙铲齿机构、耙镐锤齿机构和/或其组合机构;所述的耙齿板机构包括耙齿和/或带有耙齿的耙齿板。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轴和/或耙筒与耙料部分之间为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轴和/或耙筒与耙料部分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爪、耙齿、耙镐、耙斧、耙锤和/或耙齿板上设有导料面。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耙轴和/或耙筒表面的耙料部分呈平行布置、V型布置、三角形布置、梯形布置、圆弧形布置、螺旋布置和/或交错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滚动部分和耙料部分,该装置呈单独布置、分层布置和/或多节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筒与轴承连接,轴承安装在IE筒内,或者设置在IE筒外侧。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包括驱动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耙筒内。
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耙料装置包括行走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耙料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滚耙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滚动部分,滚动部分包括耙轴和/或耙筒,其中,该装置还包括耙料部分,耙料部分设置在耙轴和/或耙筒上,且耙料部分沿耙轴和/或耙筒间隔分布,耙料部分的齿沿耙轴和/或耙筒的轴向和径向均设有间隙。其实现了连续滚动快速耙料,使用可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耙取采矿、掘进物料有极好的效果。
文档编号E21C35/20GK202360099SQ201120443609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2日
发明者刘素华 申请人:刘素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