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挡土墙的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579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挡土墙的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保持结构的砖,该保持结构例如用于筑堤等。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形成挡土墙的方法以及涉及一种由此获得的挡土墙。本发明已经特别地(虽然并不限于的)开发了关于用于墙或者其他保持结构(例如筑堤和类似结构)的砖,这种类型的砖包括前表面,该前表面用于形成挡土墙的可见侧面;以及支撑表面,该支撑表面在形成可见侧面时支撑和承载至少一块同样的上层砖。这些砖彼此并排地放置在叠放的水平排中,以便整体地形成挡土墙。为了形成具有均一的可见侧面(例如竖直的或者恒定倾斜的,或者具有大阶梯的)的墙,同一水平排的各块砖相对于下层排的砖借助于相互的基准元件以某一距离对准。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砖是已知的,诸如在巴西专利No. PI0800868-0A中所描述的砖,其中 两个柱从砖的上表面突出,由此在形成墙的步骤期间插入到设置在一块或两块上层砖的下表面上的相应凹部(niches)中,以允许这些砖的各排对准,以及形成具有预定构造(例如竖直的或者具有阶梯的)的可见侧面的墙。已知类型的这些砖的一个问题是砖的定位很难,这是因为在将一块砖布置在另一块砖上的步骤中将下层砖的柱与上层砖的凹部对中需要相当精确的对准。由于这些砖通常具有很大重量,如果手动操作的话,则操作非常累,或者即使通过例如起重机或者其他提升装置的辅助来执行操作,在一些情况下该操作也很复杂。另一方面,一块砖的不正确定位可导致下层砖的柱的不期望的断裂缺陷,从而危害其功能。在设置多个凹部以用于形成具有不同构造的可见侧面(例如竖直的或具有阶梯的)的墙的情况下,已知类型的砖的铺设变得甚至更加复杂,并且更多地受到误差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需选择柱将要插入的正确凹部,从而使砖的铺设操作的复杂性和时间随之增加。文献US 2008/0289283描述了一种用于墙的砖,该砖具有通过地面加强条进行附设的特定系统。加强条钩在两个柱上,所述两个柱从每块砖的上表面突出,并且作为用于对准叠放砖的止挡件。尤其是,每个柱具有不同厚度的端部,以使得当每个柱的一个端部或另一个端部插入砖时,它们可能通过与叠放砖的前贯通开口的后侧面相抵接而形成竖直的墙或者稍微倾斜的墙。在文件US 2008/0289283中描述的墙砖并不十分实用,且难于在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下使用。将上述柱插入砖中的受训练的技工必须特别地关注柱的插入方向,该柱的端部彼此非常相似并且难以在通常多尘、泥泞或者由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所导致的常见恶劣的任何情况下彼此区别开。上述柱的插入错误导致了砖的对准误差,这严重地危害了围墙的形成,除非再次进行将这些柱重新插入以及将这些砖重新对准的工作,但这严重消耗了随之而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文献US 2008/0289283中所说明的技术的另一个缺点是,在形成倾斜挡土墙的应用时缺乏灵活性,这是因为可形成的阶梯的厚度受到所使用的这些柱的两个端部的小厚度差的限制。文献US 2008/0289283中所涉及的柱的另一个缺点是,它们是易损坏的,并且如果上部砖太快地放置在它们上面,而且假如这些砖可能达到的重量非常大并且假设其后续可操纵性差,则这些柱可能易于损坏成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尤其是提供一种砖,该砖易于铺设并且同时确保灵活性以便在不要求特别注意或特别有经验技工的情况下允许形成竖直墙、倾斜墙和具有阶梯的墙,该墙还具有不同宽度。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形成一种砖,该砖经济、简单、耐用、坚固并且相对易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用于挡土墙的砖,该砖包括前表面,该前表面用于形成挡土墙的可见侧面的一部分,以及支撑表面,该支撑表面用于在形成可见侧面时支撑和承载至少一块同样的上层砖。该支撑表面相对于前表面呈角度,并且被 至少一个贯通开口所穿过,该至少一个贯通开口限定出离前表面第一预定距离的至少一个内部抵接面。基准装置至少在离前表面第二预定距离处从支撑表面突出,以便在使用时抵靠在同样的上层砖的至少一个内部抵接面上,从而在横向于前表面的两个方向中的仅仅一个方向上防止上层砖移位。基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扁平接合部,在横向于前表面的方向上细长的至少一个缝隙设置在支撑表面上,以接收基准装置的相应的扁平接合部。作为其目标,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挡土墙的方法,以及一种挡土墙。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对于操作者而言,可能在铺设砖期间通过至少一个贯通开口从上方看下层砖排以及移动该砖以便看到一块或两块下层砖的基准装置。于是,如果要被铺设的砖尺寸小的话就用手,或者如果尺寸较大且重量较大的话则例如用起重机,将所述砖降低,并且保持稍微提起到距离该下层砖排有一点距离处。在该位置处,该砖可被稍微移动,直到基准装置接触内部抵接侧面。在该点处,该砖可易于放置在下层砖排上。基准装置易于并且便于进行定位,这是因为它们包括扁平部,该扁平部的插入方向在设置在砖中的相应细长缝隙上易于识别,甚至在建筑工地的恶劣且多尘的情况下也易于识别。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砖中的贯通开口可能看到下层砖的基准装置,并且砖中的贯通开口可用作抵接部,砖中的贯通开口较宽,以使得易于将基准装置插入该贯通开口中而没有损坏它们的风险。宽的贯通开口还具有另外的优点使得该砖在中心区域显著变轻,该中心区域对于其总强度来说几乎没有用。有益地,基准装置从砖中突出,该基准装置具有在横向于前表面的方向上(也就是说,在砖通常被移位直到基准装置接触内部抵接侧面的方向上)变宽的部分。以这种方式,在铺设操作期间,基准装置恰好在砖的移位方向上特别坚固,因而具有下述优点在下层砖排上的砖的基准操作期间,基准装置更少地承受意外的损坏或断裂。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基准装置可选择地运动或移动,以便呈现至少两种不同的构造,每种构造处于离前表面不同的距离处,从而使得可能改变叠放砖的相对位置,以及因此可能改变挡土墙的可见侧面的构造。基准装置优选地为L形,具有扁平的腿,该扁平的腿可插入砖上的相应切口或缝隙中;以及较宽的头部,依据该扁平的腿插入砖的缝隙中的方向,该头部可朝着砖的前表面突出或者朝着砖的后表面突出。本发明的基准装置的这种特定形状使得可能简单地通过选择基准装置的插入方向以及它们承载在一层或多层上层砖的内侧面之一上的状态而形成墙的各种构造。由于它们可被插入且转动不同位置,优选地处于相对于彼此转动180度的两个相反位置(尽管并不排除设置不同转动位置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在这些砖上设置不同取向的多个缝隙),本发明的基准装置促进或者允许一块或多块上层砖的不同类型的抵接或承载,由此获得竖直墙、倾斜墙或者具有阶梯的墙,并且所述墙从平面图看去遵循平直路径或者弯曲路径。


根据参照所附的附图并且仅仅通过非限制性实例所提供的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下列详细说明,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附图中图I是用根据本发明砖的叠放排而形成墙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中,为了简化起 见,并未图示出由墙所保持的筑堤,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砖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图2的砖的平面图,图4是从图2的砖下面看去的视图,图5是特定的基准装置的放大尺寸的透视图,图6是具有基准装置的第一构造的一排砖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第一变型所形成的墙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图8是根据第二变型所形成的墙的类似于图7视图的示意性平面图,图9是根据图8的第二变型所形成的绿化(replanted)墙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10是具有基准装置的第二构造的一排砖的类似于图6的透视图,以及,图11是根据第三变型所形成的墙的类似于图7和8视图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照图1,例如用于筑堤、斜坡等的挡土墙W通过将一系列砖B并排放置从而形成一排叠放到另一排上的多个排F而获得。砖B通常由混凝土或者其他常用的建筑材料制成。更详细地,排F叠放成使得一排中的每块砖B相对于下层排的砖和上层排的砖横向偏置,该横向偏置优选地等于半块砖的尺寸。如例如在图I中所示的,砖BO具有与其并排的两块横向砖BI和B2,并且被叠放在两块下层砖B3和B4上,同时两块上层砖B5和B6搁置在砖BO上。挡土墙W可在其可见表面后部的侧面上设置有钢筋网R,该钢筋网适于形成地面的加强件。钢筋网R可水平铺设,并通过将它们的一个端部锁定在两排F叠放砖之间而锚固到挡土墙W上。如在图2到4中可看到的,每块砖B包括彼此平行的上支撑表面11和下支撑表面12 ;前表面13,该前表面在砖作为挡土墙的一部分时是可见的;和后表面14。贯通开口15设置在上支撑表面11和下支撑表面12之间,优选地相对于上支撑表面11和下支撑表面12的区域宽,并且该贯通开口在其内部限定出后内部面16和前内部面17。总之,砖B因此由四个周边侧面形成,如在图3和4中的平面图可看到的,呈现具有与前表面13相对应的主底边的梯形结构。设置在砖B的侧面18和19上的是已知类型的用于水平对准的装置20和21,所述用于水平对准的装置包括呈竖直凸肋形式并且设置在横向侧面(例如在右手侧面19上)上的凸起20 ;以及呈竖直凹槽形式并且设置在左手横向侧面18上的互补凹槽21。该凸起20和凹槽21都从上表面11延伸到下表面12,并且基本上具有半径相同的半圆筒形状。两个细长缝隙22设置在砖B的上表面11上,处于从前表面13向后设置且在横向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处,该两个细长缝隙22优选地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该两个细长缝隙22用于接收两个基准装置23,所述基准装置由具有倒置的L形状的板构成,这可在图5中更加容易地看到。每个基准装置23包括扁平的腿24,该腿将被插入细长缝隙22中;以及外基准部25,该外基准部包括齿26,该齿与腿24共面但相对于腿24横向突出。基准部25及其齿26的边缘25a和26a用作基准构件,基准构件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抵靠在两块上层砖中一块的内部腔15的内表面上,如本说明书中在下面更加详细地说明的。在形成挡土墙W时,使用由一块砖的接收在毗邻砖的相应凹槽21中的肋或凸起20 所提供的基准,通过将一块砖B横向放置在另一块砖旁边而形成砖的水平排F。如在平面图中所示出的特定的梯形构造的砖不仅可使得各块砖并排布置且前表面13在同一平面中对准,而且使得这些砖相对地转动某一角度,以便可能形成弯曲的挡土墙。一块砖存在肋或凸起20和相应凹槽21以及存在任何其他基准装置是本发明优选的特征,但是并不是限制性特征。在平面图中的挡土墙结构的远处,可用本发明的砖形成的挡土墙的竖直延伸部可呈现各种形式,这取决于基准装置23的构造。在第一种构造中,基准装置23的腿24均插入砖B的相应的细长缝隙22中,以使得相应基准部分25的从上支撑表面11突出的齿26都朝向砖的前表面13,如图6中清楚地示出的。在该第一构造中,基准部分25的边缘25a朝向砖的后面并且与内腔15的后内部侧面16对准。然而,齿26的边缘26a以对应于基准部分25的宽度的尺寸朝着前表面13移置。在该第一构造中,可能形成挡土墙W的可见表面的竖直延伸部的两种不同的变型。在图7中示意性图示出第一种变型。在这种情况下,砖BO的后内部侧面16布置为抵靠在两块下层砖B3、B4的两个基准装置23的边缘25a上,以便允许这些砖竖直对准,尤其是从而形成竖直的可见前侧面。在图8中示意性图示出第二种变型。仍旧在基准装置的第一构造23中,可能形成具有宽阶梯的可见前侧面。阶梯之间的预定距离D可简单地通过使得上层砖的前内部侧面17抵靠在齿26的前边缘26a上而获得。在具有墙W的可见表面的宽阶梯的第二种变型中,贯通开口 15的一部分即使在墙W组装好时也是易于出入的,从而使得可能通过用土以及可选地用庄稼、灌木等(图9)来填充这些腔而形成绿化墙。在第二种构造中,基准装置23的腿24均插入砖B的相应的细长缝隙22中,以使得相应基准部分25的从上支撑表面11突出的齿26都朝着砖的后面14,如图10中清楚地示出的。在第二种构造中,齿26的边缘26a朝着砖的后面,并且相对于内腔15的后内部侧面16向后设置。但是,基准部分25的边缘25a朝着前表面13。在第二种构造中,可能形成墙W的可见表面的竖直延伸部的第三种变型,其中,砖BO的后内部侧面16与两块下层砖B3、B4的边缘26a抵接,以便形成具有小阶梯的可见前侧面,其中叠放的砖使得它们的前表面偏移一距离D’ (图11),该距离对应于基准装置23的齿26的宽度。
对于不同系列基准装置23的制造或者就地供应可制定规定每个基准装置具有不同宽度的齿26,以便在形成具有不同深度阶梯的可见表面时提供另外的变型。在简化的实施方式中,没有齿26的基准装置23就地制造或者供给;由此,当确保形成挡土墙W的可见表面的两种变型(竖直或具有宽阶梯)的可能性时,降低了将基准装置沿错误方向安装到砖的缝隙22中的风险。根据一种可能的变型,基准装置23与砖制成单件,在这种情况下,还简化了砖的组装,同时确保形成挡土墙W的可 见表面的两种变型的可能性,一种变型是凸起25与前内部抵接侧面17抵接,以用于形成宽阶梯的可见表面,而另一种变型是凸起25与后内部抵接侧面16抵接,以用于竖直的可见表面。尽管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准装置23从砖的上表面突出,但是,当建筑要求使得其可行或者更加适当时,可能形成具有从下表面突出的基准装置23的砖。而且,可形成分开的隔墙、中间墙或者类似的结构元件,它们将宽的开口细分为两个或更多个较小开口,只要后抵接内墙16的各部分和前抵接内墙17的各部分通过与一个或多个下层砖的基准装置23抵接而保持基准功能有效即可。每个过程的砖可以平直序列对准,或者还可形成为具有弯曲平面的墙。再者,变化的细长缝隙22可设置在每块砖上,以不同于横向对准于前表面的角度定向,以便获得墙阶梯的可能的不同结构。自然,本发明的原理保持相同,实施方式和结构细节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相对于所描述和图示的那些实施方式和结构细节而广泛地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挡土墙的砖,所述砖包括前表面(13)和支撑表面(11 ),所述前表面用于形成挡土墙的可见侧面的一部分,所述支撑表面用于在形成可见侧面时支撑和承载至少一块同样的上层砖,所述支撑表面(11)相对于所述前表面(13)具有角度,并且被至少一个贯通开口(15)穿过,所述贯通开口限定出设置在离前表面第一预定距离处的至少一个内部抵接面(16、17),基准装置(23)在离所述前表面至少第二预定距离处从所述支撑表面突出,以便在使用时抵靠在所述同样的上层砖的至少一个内部抵接面上,从而在横向于所述前表面的两个方向中的仅仅一个方向上阻止所述上层砖移位,所述基准装置(23 )包括至少一个扁平接合部(24),在横向于所述前表面的方向上细长的至少一个缝隙(22)设置在所述支撑表面(11)上,以接收基准装置的相应的扁平接合部,从而形成具有从可见侧面的至少两种可能构造中选出的一种可见侧面构造的挡土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挡土墙的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包括单个贯通开口(15),所述单个贯通开口占据所述支撑表面(11)的大部分表面积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挡土墙的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开口(15)限定出两个内部抵接面(16、17),所述两个内部抵接面设置在离前表面的两个相应预定距离处,用于通过使得所述基准装置(23)与所述两个内部抵接面中的一个或另一个相抵接而形成具有不同可见侧面构造的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挡土墙的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装置(23)包括至少一个凸出部(25),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在横向于前表面的方向上加宽。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挡土墙的砖,其中,所述基准装置(23)能够选择性地移动,以便呈现至少两种不同的抵接构造,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抵接构造中,所述基准装置在离所述前表面至少两个预定距离处从所述支撑表面突出,从而使得能够改变叠放砖的相对位置,并且因而能够改变挡土墙的可见侧面的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挡土墙的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装置(23)是能拆除的。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挡土墙的砖,其特征在于,能拆除的所述基准装置(23)是L形的。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挡土墙的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装置(23)包括一对构件,所述一对构件从所述支撑表面突出,并且在平行于前表面(11)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9.一种用于形成挡土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多块根据权利要求I到8中任一项所述用于挡土墙的砖,其中每块砖的贯通开口限定出设置在离前表面两个相应预定距离处的两个内部抵接面(16、17), -形成前表面基本上邻接的彼此并排的第一水平排的砖, -选择所有砖的两个上述内部抵接面(16、17)中的要与下层砖的基准装置相抵接的一个内部抵接面,以便形成具有从可见侧面的至少两种可能构造中选出的一种可见侧面构造的挡土墙, -形成第二水平排的上层砖,所述上层砖承载在第一水平排的砖上,以使得从第一水平排的砖的支撑表面突出的基准装置抵靠在第二水平排的上层砖的所选择的内部抵接面上,从而在第二水平排的砖的前表面与第一水平排的砖的前表面之间限定出预定距离,并且在横向于前表面的两个方向中的仅仅一个方向上阻止所述上层砖移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形成挡土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块砖的基准装置(23)包括至少一对凸起(25),将第二水平排的砖相对于第一水平排的砖偏置,以使得每个贯通腔(15)接收两块不同下层砖的至少两个凸起。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用于形成挡土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每块砖的基准装置(23)能够选择性地移动,以使得在至少一个内部抵接面(16、17)上呈现至少两种不同的抵接构造,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选择所有砖的基准装置的至少两种抵接构造中的一种抵接构造,使得所有砖的基准装置与上层砖的同样的至少一个内部抵接面相抵接,以形成具有从可见侧面的至少两种可能构造中选出的一种可见侧面构造的挡土墙。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挡土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地面钢筋网锚固在两排砖之间,并且在与可见侧面相对的侧面上延伸到地面中。
13.—种挡土墙,所述挡土墙包括多排根据权利要求I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砖,所述砖彼此并排设置成叠放的水平排。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挡土墙,所述挡土墙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挡土墙,其中,可见面形成阶梯,每块砖的贯通腔(15)至少部分地用土填充,以便形成绿化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挡土墙的砖,该砖包括前表面(13)和支撑表面(11),该前表面用于形成挡土墙的可见侧面的一部分,该支撑表面在形成可见侧面时支撑和承载至少一块同样的上层砖。该支撑表面(11)相对于前表面(13)成角度,并且被至少一个贯通开口(15)穿过,所述贯通开口限定出设置在离前表面第一预定距离处的至少一个内部抵接面(16、17)。基准装置(23)至少在离前表面第二预定距离处从支撑表面突出,以便在使用时抵靠在同样的上层砖的至少一个内部抵接面上,从而在横向于前表面的两个方向中的仅仅一个方向上阻止上层砖移位。基准装置(23)包括至少一个扁平接合部(24)。在横向于前表面的方向上细长的至少一个缝隙(22)设置在支撑表面(11)上,以接收基准装置(23)的相应的扁平接合部。
文档编号E02D29/02GK102859077SQ201180016495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8日
发明者F·费拉约洛 申请人:奥菲奇内·马卡费里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