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

文档序号:5347226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铁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地铁轨道交通的日益普及,人们在出行的时候也越来越依赖地铁轨道交通,客流量也不断增长。但由于部分地铁在某些地下特定区段是共线运营,所以涉及共线运营的地下换乘大厅经常出现人流拥堵的情况。当运能已接近饱和,随着日后客流的不断增长,在共线段运能分配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所以必须对于地下换乘大厅进行改造。而在地下换乘大厅的改造过程中,开辟新的换乘通道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改造某些特定的地下换乘大厅时,须要对既有的承轨墙进行开洞处理,以开辟新的换乘通道。 目前搜集到的国内外开洞方法绝大多数都是新建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之间的连接,此过程为正常的土建施工流程,均已预留好接口条件,且车站还在施工过程中,所以并无参考价值。而由于承轨墙上部支承既有整体道床,其作用非常重要,所以如何在既有承轨墙墙体上开洞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地铁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开方法采用临时托换框架作为开洞作业前的道床结构板支撑,使得承轨墙墙体开洞作业得以顺利进行,为之后新增乘客通道的设置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发明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地铁站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用于改造地铁站通道既有承轨墙的墙体,包括既有地铁站通道内顶部的道床结构板和底部的站厅底板,所述既有承轨墙的墙体支承于站厅底板上,并且支承所述道床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洞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工序在所述墙体需要开洞区域的内、外两侧分别架设临时托换框架;所述墙体上开洞区域的开凿; 开凿后的新增门洞框架梁柱的浇注;所述临时托换框架的凿除。所述的临时托换框架为门框架结构,由门柱和过梁组成,两根所述门柱分别连接固定支承所述过梁的两端,所述过梁支承所述道床结构板,所述门柱支承于所述站厅底板上,所述门柱、过梁底面与站厅底板围成一封闭区域,所述开洞区域位于所述封闭区域内部。所述的门柱和所述过梁紧贴于所述墙体不予凿除部分,位于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两个临时托换框架之间通过若干短横梁固定连接成一整体。位于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所述临时托换框架中的门柱、过梁和短横梁为整体浇
筑的一体结构。位于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所述过梁与不予凿除的墙体之间通过横向对穿的钢筋紧固。所述开凿后的新增门洞框架设置于开洞区域内部,采用混凝土浇筑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的临时托换框架结构简单合理、工艺简便、施工周期短、并且能给既有道床结构板提供有效支承,安全系数高;不影响既有轨道交通运营;尽量利用、 而不破坏既有地铁站结构。


图1是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3是本发明中无短横梁处植筋图; 图4是本发明中有短横梁处植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所示,图中标号1-11分别表示为车站1、门柱2、过梁3、通道4、承轨墙5、开洞区域6、短横梁7、站厅底板8、道床结构板9、钢筋10、托换框架11。实施例本实施例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临时托换框架的架设如图1、2所示,在车站1中通道4的既有承轨墙5墙体预开洞区域6的内、外两侧架设托换框架。托换框架11由内、外两侧的门框式结构组成,每个门框式结构都由过梁3及固定于其两端的门柱2构成,且门柱2与过梁3互相垂直。门柱2、过梁3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内、外两侧的两个门框式结构通过设置在门柱2和过梁3上连接孔中的短横梁7固定连接成一整体。短横梁7底面与过梁3的底面平行、侧面与门柱2的侧面平行。过梁3支承通道4上部的道床结构板9,门柱2支承于站厅底板8之上,并且支承其上部的过梁3及道床结构板9。两根门柱2、过梁3以及站厅底板8围成封闭区域,开洞区域6位于上述封闭区域内部。2)墙体开开洞区域开凿对所需的开洞区域进行开凿。当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 实用性等问题时,开洞区域的大小一般都为过梁3底面以下的承轨墙5墙体,但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也可以选择小于上文所述两根门柱2、过梁3以及站厅底板8围成的封闭区域的开洞区域6,但开洞区域6必定在封闭区域内部。3)开凿后的新增门洞框架梁柱的浇注在开凿后的开洞区域6内部新增门洞框架梁柱,门洞框架梁柱的结构可以与托换框架11的门柱2相同,也可以采用其他异型门式结构。新增的门洞框架梁柱的浇筑采用混凝土浇筑,并且与过梁3成一整体。4)临时托换框架的凿除凿除内、外两侧的门柱2以及门柱2之间的短横梁7,过梁3不予凿除。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4所示,为了保证结构承轨墙5两侧的过梁3与原有部分不予凿除的结构墙体成整体,有效承受道床结构板9上部车载,通过横向对穿钢筋 10,连接内、外两侧的过梁3与承轨墙5结构墙体。此时,由于过梁3在开洞作业完成之后不予凿除,两根过梁3之间设置的四根短横梁7也予以保留,所以如图4所示,在有短横梁7 处的墙体结构只需在短横梁7上部墙体植入钢筋10便能使其拥有所需的支承强度;反之, 在过梁3的其他部分,则需要如图3所示,整体对穿钢筋10,使其紧固形成整体结构,才能保证其拥有所需的支承强度。钢筋10的尺寸结构、布置数量、互相之间的间距等参数,都由实际所需的支承强度来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联想到门柱2、过梁3、短横梁7的尺寸、布置位置等结构, 都由施工中功能要求及结构分析决定,对于此类情况采用结构动力分析来完成,结构动力分析主要是分析整个开洞过程以及最终使用阶段的门洞及门框式托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如承轨墙5的结构动力分析、列车的载荷作用对门框式结构的影响等。此外, 门柱2与过梁3组成的门框式结构为倒置的U型门框式结构,此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如拱门式结构等。如图2所示,既有承轨墙5上部支撑道床结构板9,下部由站厅底板8支承,道床结构板9上方即为整体轨道区域。既有车站之间的通道4长度较短,但该范围内地下障碍物众多,且其上方为线路道床板及围墙(上挂众多管线),即承轨墙5的开洞思路为在承轨墙 5内外架设托换框架11、既有承轨墙5开凿、新增框架梁柱浇注、托换框架11的凿除。
权利要求
1.一种地铁站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用于改造地铁站通道既有承轨墙的墙体,包括既有地铁站通道内顶部的道床结构板和底部的站厅底板,所述既有承轨墙的墙体支承于站厅底板上,并且支承所述道床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洞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工序在所述墙体需要开洞区域的内、外两侧分别架设临时托换框架;所述墙体上开洞区域的开凿;开凿后的新增门洞框架梁柱的浇注;所述临时托换框架的凿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站台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临时托换框架为门框架结构,由门柱和过梁组成,两根所述门柱分别连接固定支承所述过梁的两端,所述过梁支承所述道床结构板,所述门柱支承于所述站厅底板上,所述门柱、过梁底面与站厅底板围成一封闭区域,所述开洞区域位于所述封闭区域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站台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柱和所述过梁紧贴于所述墙体不予凿除部分,位于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两个临时托换框架之间通过若干短横梁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站台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所述临时托换框架中的门柱、过梁和短横梁为整体浇筑的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地铁站台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所述过梁与不予凿除的墙体之间通过横向对穿的钢筋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站台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凿后的新增门洞框架设置于开洞区域内部,采用混凝土浇筑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通道承轨墙墙体开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洞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工序在所述墙体需要开洞区域的内、外两侧分别架设临时托换框架;所述墙体上开洞区域的开凿;开凿后的新增门洞框架梁柱的浇注;所述临时托换框架的凿除。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的临时托换框架结构简单合理、工艺简便、施工周期短、并且能给既有道床结构板提供有效支承,安全系数高;尽量利用、而不破坏既有地铁站结构。
文档编号E02D29/055GK102561394SQ2012100752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冯仁麟, 吴跃华, 崔惠明, 邢澄 申请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