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4855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方法,尤指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与普通的地下连续墙施工相比,变截面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加工制作、钢筋笼起吊吊点的设计、以及空腔部位混凝土浇筑方法选择等一些列的要求,施工难度较大。其中,在地连墙钢筋笼加工制作中,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由钢筋、型钢柱等组成,型钢柱体量大,加工制作难度大,同时设计要求进行焊缝检测、探伤检测,直接牵制工期的进度,且现场焊接的质量无法保证。在钢筋笼吊点的设计中,现有的扁担梁上滑轮个数为二,钢筋笼垂直起吊后偏心受力,使得钢筋笼呈倾斜状态,难以将钢筋笼放入槽内。在变截面空腔部位混凝土浇筑方法的选择中,空腔范围内如何处理,成为本工程的重难点,若直接浇筑素混凝土与另一侧墙顶相平,增加混凝土材料费用,且增加日后的打凿工程量,若采用侧面封钢板,空腔部位填充沙袋,容易造成墙体倾斜,给工程带来重大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实现了一种成本低且降低后续工程打凿工程量的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具有成本低、工期短、施工质量稳定、施工便捷的特点。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放线;导墙施工;设置泥浆池;地下连续墙槽段引孔;抓斗机取土形成成槽;成槽清孔;钢筋笼吊装准备;钢筋笼吊装;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及方形沉箱的组装及吊运填充。在上述导墙施工步骤中,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外围浇筑导墙;所述导墙的顶端向外延伸。上述地下连续墙槽段引孔步骤进一步包括在预定的地下连续墙的各转角位置开设第一引孔;对各所述第一引孔进行混凝土浇筑;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边缘间隔形成复数个第二引孔;对各所述第二弓I孔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上述抓斗机取土步骤中根据一监测系统控制所述抓斗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的偏差在一预设范围内,取土并形成一成槽;同时通过注入泥浆维持所述导墙之间泥浆液面的稳定。在上述成槽清孔步骤中利用清孔机对所述成槽进行清理,直至所述成槽内的含砂率< 7%,泥浆比重为I. 15 I. 25。上述钢筋笼吊装准备步骤进一步包括设置钢筋笼的吊点,增加扁担梁上滑轮和吊点的个数;将复数条吊筋与钢筋笼的主筋焊接,并在所述钢筋笼上设置复数个U型口 ;在每一所述U型口内插入一方形钢棒。 上述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及方形沉箱的组装及吊运填充步骤进一步包括布置导管;通过所述导管对所述成槽浇筑混凝土,并保持所述导管管口与混凝土面同步上升;直至混凝土浇筑到预设变截面高度后,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取出导管;将复数个塑料管整列布置并绑扎,并将一钢筋托架和一钢筋箍帽通过复数根穿设于所述塑料管内的钢筋焊接固定于所述塑料管的两端,形成方形沉箱;将所述方形沉箱吊装到所述成槽内的变截面预设空腔处;在所述塑料管内填充碎石;再次布置导管;浇筑变截面上部较窄的墙体部分直至预定墙顶标高。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增加了滑轮和吊点的个数,保证了钢筋笼起吊后的受力平衡,使得钢筋笼保持水平状态,从而能够顺利放入成槽内。采用塑料管填充变截面形成的空腔,结构稳定,安全性强,工期短、成本低,且不会增加日后的工程量。实现了一种成本低且降低后续工程打凿工程量的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具有成本低、工期短、施工质量稳定、施工便捷的特点。


图I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导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导墙的变截面吊筋布置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导墙的变截面吊筋布置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导墙的变截面吊筋布置A-A截面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导墙的导管布置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方形沉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测量放线,利用现场周边已知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定出地下连续墙轴线控制点,并引出轴线;然后,导墙I施工,在地下连续墙的外围浇筑导墙I ;导墙I的顶端向外延伸;请参见图2,导墙I起着支护槽口土体作用,根据施工区域地质情况,导墙I做成形现浇钢筋砼结构,内侧净宽度比连续墙宽50mm。导墙I各转角处需向外延伸
200mm,以满足最小开挖槽段及钻孔入岩需要。接着,设置泥浆池;泥浆主要是在地墙挖槽过程中起护壁作用,泥浆护壁技术是地下连续墙工程基础技术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墙的质量与安全。 再进行地下连续墙槽段引孔,进一步包括步骤在预定的地下连续墙的各转角位置开设第一引孔;对各第一引孔进行混凝土浇筑;沿地下连续墙的边缘间隔形成复数个第二引孔;对各第二引孔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后的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共同起到边界定位的作用,防止了挖掘槽体时破坏预设的地下连续墙的墙面的边界,从而确保了施工的质量和精度。引孔应按槽段划分先后顺序施工,首先进行地下连续墙四个转角处引孔施工,直至完成转角处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方可进行中间段连续墙引孔及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地下连续墙宽度为lm,采用Im圆柱吊锤引孔,引孔的数量根据槽段长度确定,引孔孔底深度按设计要求入微风化岩层3D。然后,抓斗机取土形成成槽,根据一监测系统控制抓斗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的偏差在一预设范围内,同时通过注入泥浆维持导墙I之间泥浆液面的稳定。液压抓斗的冲击力和闭合力足以抓起强风化岩以上各层,在成槽过程中,严格控制抓斗的垂直度及平面位置,尤其是开槽阶段。仔细观察监测系统,X,Y轴一方向偏差超过允许值时,立即进行纠偏。抓斗贴临基坑侧导墙I入槽,机械操作要平稳。并及时补入泥浆,维持导墙I中泥浆液面稳定。再利用清孔机对成槽进行清理,直至成槽内的含砂率< 7%,泥浆比重为
I.15 I. 25。然后,请参见图3、图4,设置钢筋笼2的吊点21,增加扁担梁上滑轮和吊点21的个数;变截面地下连续墙总长7000mm、宽1000mm,其中长4000mm墙顶标高为_7. 05m,3000mm墙顶标高为-16. 25m,呈L型,墙顶标高相差9m,且钢筋笼2垂直起吊后偏心受力,钢筋笼2呈倾斜状态,无法将钢筋2笼放入槽内,通过仔细对吊点21的研究、设计,在扁担梁原有的2个滑轮基础上增加一个滑轮,吊点21设计为12点吊装,满足吊装要求。将复数条吊筋22与钢筋笼2的主筋焊接,并在钢筋笼2上设置复数个U型口 ;在每一 U型口内插入一方形钢棒。因钢筋笼2顶标高为-7. 5m,考虑空钻部分的吊装,钢筋笼2设置吊筋22,吊筋22与钢筋笼2中的主筋进行焊接以便于转换,转换时在钢筋笼2上设置U型口内插入方形钢棒。之后,进行钢筋笼2吊装;最后,进行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及方形沉箱的组装及吊运填充,进一步包括请参阅图5,布置导管3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及混凝土浇筑密实度施工的整体质量,混凝土浇筑前,对地下连续墙下导管3位置提前布置,地下连续墙槽段大于4米,考虑浇筑水下混凝土主要采用导管3上下抽动,以密实度要求,故布置2根导管3。通过导管3对成槽浇筑混凝土,并保持导管3管口与混凝土面同步上升;
混凝土浇筑时各导管3应同时进行,同时匀速向上提起,确保混凝土面同步顶升的高度。直至混凝土浇筑到预设变截面高度后,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取出导管3 ;即当混凝土浇筑到-16. 25米变截面处,同时满足500mm浮浆高度后,将标高较低的墙体中的导管3取出,请参阅图6,将复数个塑料管41整列布置并绑扎,并将一钢筋托架42和一钢筋箍帽43通过复数根穿设于塑料管41内的钢筋焊接固定于塑料管41的两端,形成方形沉箱4,塑料管41的底部用钢丝网44包扎,而为了增加方形沉箱4结构的稳定度可在方形沉箱4轴向设置复数个金属箍45;将方形沉箱4吊装到成槽内的变截面预设空腔处;在塑料管41内填充碎石;再次布置导管3 ;浇筑变截面上部较窄的墙体部分直至预定墙顶标高。浇筑变截面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时,应提前将填充的塑料管41绑扎成方形沉箱4,同时在底部焊接钢筋托架42,采用四根比方形沉箱4长200mm的L型钢筋从塑料管41中穿出与塑料沉箱4另一端钢筋箍帽43进行焊接,以满足吊装要求。在取出标闻较低的墙体中的导管3后,应及时将已绑扎完成的方形沉箱4吊入9m的变截面空腔内,为了防止混凝土上返,增加打凿难度,在塑料管41内填充碎石,吊装工作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然后继续浇筑变截面另一侧墙体,直至浇筑-7. 05m的墙顶标高。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测量放线; 导墙施工; 设置泥浆池; 地下连续墙槽段引孔; 抓斗机取土形成成槽; 成槽清孔; 钢筋笼吊装准备; 钢筋笼吊装; 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及方形沉箱的组装及吊运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墙施工步骤中,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外围浇筑导墙;所述导墙的顶端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槽段引孔步骤进一步包括 在预定的地下连续墙的各转角位置开设第一引孔; 对各所述第一引孔进行混凝土浇筑; 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边缘间隔形成复数个第二引孔; 对各所述第二弓I孔进行混凝土浇筑。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抓斗机取土步骤中根据一监测系统控制所述抓斗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的偏差在一预设范围内,取土并形成一成槽;同时通过注入泥浆维持所述导墙之间泥浆液面的稳定。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槽清孔步骤中 利用清孔机对所述成槽进行清理,直至所述成槽内的含砂率< 7%,泥浆比重为I. 15 I. 25。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吊装准备步骤进一步包括 设置钢筋笼的吊点,增加扁担梁上滑轮和吊点的个数; 将复数条吊筋与钢筋笼的主筋焊接,并在所述钢筋笼上设置复数个U型口; 在每一所述U型口内插入一方形钢棒。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及方形沉箱的组装及吊运填充步骤进一步包括 布置导管; 通过所述导管对所述成槽浇筑混凝土,并保持所述导管管口与混凝土面同步上升; 直至混凝土浇筑到预设变截面高度后,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取出导管; 将复数个塑料管整列布置并绑扎,并将一钢筋托架和一钢筋箍帽通过复数根穿设于所述塑料管内的钢筋焊接固定于所述塑料管的两端,形成方形沉箱; 将所述方形沉箱吊装到所述成槽内的变截面预设空腔处; 在所述塑料管内填充碎石;再次布置导管; 浇筑变截面上部较窄的墙体部分直至预定墙顶标高。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放线;导墙施工;设置泥浆池;地下连续墙槽段引孔;抓斗机取土形成成槽;成槽清孔;钢筋笼吊装准备;钢筋笼吊装;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及方形沉箱的组装及吊运填充。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实现了一种成本低且降低后续工程打凿工程量的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具有成本低、工期短、施工质量稳定、施工便捷的特点。
文档编号E02D5/18GK102677653SQ20121018130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付梓, 吴洪章, 崔卓立, 汪少华, 沈广俊, 王继雄, 王荣涛, 邵启雁, 郭青松, 黄明军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