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442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涉及轮式装载机的一种工作装置,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工程机械施工中的重要机械设备,主要用于对松散物料的铲、装、运、挖等作业,随着工矿的多样性,有些工况对装载机的普通连杆机构不再适用。例如在堆积松散、密度较小物料且堆积高度要求较高时,传统连杆机构无法达到此作业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连杆机构在装卸松散、密度较小的物料时,无法达到要 求的堆积高度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包括动臂甲和动臂乙,动臂甲和动臂乙之间焊接有横梁,横梁上焊接有支撑板甲,摇臂甲的中部铰接在支撑板甲上,摇臂甲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动臂甲和动臂乙之间焊接有前梁。所述动臂甲和动臂乙上分别焊接有收斗限位。所述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设有支撑板乙和摇臂乙,支撑板乙焊接在横梁上,摇臂乙和摇臂甲之间设有肋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前梁增加了动臂甲和动臂乙之间强度,防止动臂甲和动臂乙的变形;将收斗限位分别焊接在动臂甲和动臂乙上,减轻动臂甲和动臂乙的重量,使卸载高度有效提升,能有效满足用户需求。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A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在图中,I、动臂甲;2、横梁;3、支撑板甲;4、摇臂甲;5、肋板;6、连杆;7、收斗限位;8、前梁;9、动臂乙;10、支撑板乙;11、摇臂乙;12、工作机具;13、转斗油缸;14、动臂油缸;15、装载机前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7]一种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包括动臂甲I和动臂乙9,动臂甲I和动臂乙9之间焊接有前梁8和横梁2,横梁2上焊接有支撑板甲3、支撑板乙10,摇臂甲4和摇臂乙11的中部分别铰接在支撑板甲3和支撑板乙10上,摇臂甲4和摇臂乙11的一端与连杆6的一端铰接;所述动臂甲I和动臂乙9上分别焊接有收斗限位7 ;摇臂乙11和摇臂甲4之间设有肋板5。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动臂甲I和动臂乙9的一端铰接在装载机前车架15上,另一端铰接在工作机具12底部的动臂铰接板上,中间部位分别与装载机前车架15上的动臂油缸14铰接;摇臂甲4和摇臂乙11的另一端铰接装载机前车架15上的转斗油缸13 ;连杆6的另一端与工作机具15 —侧的中铰接板连接,用以控制工作机具15的翻转。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可根据装载机型号配套生产。使用时,根据所用装载机型号来确定,动臂甲I、动臂乙9及连杆6的长度根据用户所需卸载的高度确定,保证满足用户高卸载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动臂油缸2和转斗油缸3的伸缩带动本实用新型运动,从而实现装载机的铲装、运输、卸料的工作全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臂甲(I)和动臂乙(9),动臂甲(I)和动臂乙(9)之间焊接有横梁(2),横梁(2)上焊接有支撑板甲(3),摇臂甲(4)的中部铰接在支撑板甲(3)上,摇臂甲(4)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动臂甲(I)和动臂乙(9)之间焊接有前梁⑶。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甲(I)和动臂乙(9)上分别焊接有收斗限位(7)。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撑板乙(10)和摇臂乙(11),支撑板乙(10)焊接在横梁(2)上,摇臂乙(11)和摇臂甲(4)之间设有肋板(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其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连杆机构在装卸松散、密度较小的物料时,无法达到要求的堆积高度的缺陷。其主要包括动臂甲和动臂乙,动臂甲和动臂乙之间焊接有横梁,横梁上焊接有支撑板甲,摇臂甲的中部铰接在支撑板甲上,摇臂甲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动臂甲和动臂乙之间焊接有前梁;所述动臂甲和动臂乙上分别焊接有收斗限位;所述装载机用高卸连杆机构设有支撑板乙和摇臂乙,支撑板乙焊接在横梁上,摇臂乙和摇臂甲之间设有肋板。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装载机。
文档编号E02F3/38GK202543989SQ2012200674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8日
发明者杨辉, 汪贞伟, 王晓龙 申请人: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