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矿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6501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溜矿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溜矿槽车。
背景技术
在矿区井巷中的井下运输矿道和下放沙石材料的集中溜井中,经常采用放矿漏斗进行多中段作业。为了便于上下井巷的联通,现有的集中溜矿井或放料井大多为倒段接力设计,但根据井下岩壁结构不同,在上下井口设立时往往会错开一定距离,运矿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人工或矿车倒运作业,人工驾驶矿车需要驾驶员实时调控方向,易触碰岩壁,发生危险事故。如果下放大量物料,会因此长时间占用生产运输轨道,作业效率低。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溜矿槽车,能够快速方便地将矿物从上中段集中溜井转移到下中段集中溜井中,节省人力,安全方便,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溜矿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滚轮的溜矿槽车体,所述溜矿槽车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水平面呈30 60°夹角的盛接板;在所述盛接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护板,盛接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矿料闸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溜矿槽车能够稳定地溜槽中行进,不需要人员调节方向,节省人力。并且该溜矿槽车能够快速方便地将矿物从上中段集中溜井转移到下中段集中溜井中,且结构合理,灵活机动、投资较少,特别适合集中溜井进行多中段作业的情况,能够大大减少运搬时间和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另外安装该放矿设施不需施工任何掘进工程,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施工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滚轮6的溜矿槽车体3,所述溜矿槽车体3的顶部设置有与水平面呈30 60°夹角的盛接板3-1。在所述盛接板3-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护板3-2,盛接板3-1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矿料闸门3-3。所述护板3-2和矿料闸门3-3共同围城一个盛矿箱。使用时,在巷道地面上安装轨道座8,所述轨道座8上安装有轨道7,该轨道7的走向与巷道走向一致,该轨道7的基本坡度为28 35°。所述盛接板3-1倾斜角度同上中段溜井I的放矿漏斗以及下中段溜井5的倾斜角度相适应。从上中段集中溜井向位置相对的下中段集中溜井转移矿料时,将本溜矿槽车在轨道7上推动至上中段集中溜井I的放矿漏斗2下方,打开矿料闸门3-3和放矿漏斗2的闸门,便可使矿料快速沿溜矿槽车的盛接板3-1通过卸矿格筛4下卸到下中段溜井5中即可。从上中段集中溜井向位置相错的下中段集中溜井转移矿料时,将本溜矿槽车在轨道7上推动至上中段集中溜井I的放矿漏斗2下方,打开打开矿料闸门3-3和放矿漏斗2的闸门,使矿料快速沿溜矿槽车的盛接板3-1进入到由护板3-2和矿料闸门3-3共同围城的盛矿箱中。然后沿轨道7继续推动本溜矿槽车至下中段溜井5的上方,通过卸矿格筛4下卸到下中段溜井5中即可。在放矿放料过程中可配套有洒水降尘装置,减少粉尘污染。当放矿放料完毕后关闭放矿漏斗2的闸门,推走沿轨道7方向退走溜矿槽车,便可进行正常运输作业,形成新的作业循环。为便于接上中段接矿和向下中段泄矿,将盛接板3-1的上口宽度控制为2. Om左右,下口宽度控制为I. 5m左右;护板3-2和矿料闸门3-3的高度为0. 5 0. 8m。采用溜矿槽车方案在寺庄矿区等中段的集中溜井地点投入使用,应用方便灵活,通过与以前放矿周转使用时间进行对比,可节省工作时间2/3以上,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同时使用安全可靠,并可一车多用,仅需在同一中段放置一台设施即可满足放矿周转需求。
权利要求1.溜矿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滚轮(6)的溜矿槽车体(3),所述溜矿槽车体(3)的顶部设置有与水平面呈30 60°夹角的盛接板(3-1);在所述盛接板(3-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护板(3-2 ),盛接板(3-1)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矿料闸门(3-3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溜矿槽车,包括带有滚轮(6)的溜矿槽车体(3),所述溜矿槽车体(3)的顶部设置有与水平面呈30~60°夹角的盛接板(3-1);在所述盛接板(3-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护板(3-2),盛接板(3-1)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矿料闸门(3-3)。本溜矿槽车能够稳定地溜槽中行进,不需要人员调节方向,节省人力。并且该溜矿槽车能够快速方便地将矿物从上中段集中溜井转移到下中段集中溜井中,且结构合理,灵活机动、投资较少。
文档编号E21F13/00GK202531234SQ20122016053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于斌, 商继红, 张忠辉, 王大为, 王文海, 程全民, 范作鹏, 董金奎, 邱俊刚, 陈桢宇 申请人: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