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873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芯钻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装置防撞护栏作业时,例如公路、机场、大坝、港口等装置防撞护栏作业时,都需要钻孔取芯,有的采用人工作业,有的采用简单的机械作业。已有技术采用简单机械取芯,其钻杆的取芯采用人工敲击取芯,钻孔深度小,孔径小,效率低,费时费力,不安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取芯效率高的取芯机。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芯效率高的取芯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包括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上设置有安装座和支腿;所述轨道架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均与上板固定联接;所述上板上间隔固定有与所述活塞杆平行的至少一根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联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空心钻杆联接;所述变速箱上设置有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第三活塞杆伸入所述空心钻杆内;所述第三活塞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推渣盘。较佳的,为便于滑板的运动,所述轨道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配合有开环链条;所述开环链条的第一端绕过所述主动链轮后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第二端绕过所述从动链轮后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为便于调节取芯机的水平位置,使取芯机保持平稳,所述支腿为液压支腿。为延长滑板的使用寿命,所述滑板上设置有铜套;所述铜套与所述滑道配合。为提高钻孔精度,所述滑板上固定有导向安装板;所述导向安装板上固定有导向柱;所述上板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的上端穿过所述导向孔。为提高钻孔的精度,所述变速箱外固定有夹头;所述空心钻杆穿过所述夹头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联接。为便于钻头的冷却,所述空心钻杆沿径向设置有第一进水孔;所述夹头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进水孔对应的第二进水孔。较佳的,所述夹头的内壁对应所述第二进水孔处设置有蓄水环槽。为防止冷却水溢出,所述夹头与空心钻杆在所述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两侧分别设置有旋转油封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一次钻孔Im深,保证了孔的垂直度及光洁度,可一次性自动把杂物推出,替代以往人工每次只能打20cm就要需人工敲击取芯;同时,本实用新型钻孔效率高,Im深成孔时间短只需60-120秒,并且成本低,省时省力,一台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可顶替人工15人;另外,本发实用新型成孔直径大,可钻Φ 36mm- Φ 200mm的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装在挖机及装载机上使用,实现一机两用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包括轨道架2,轨道架2上设置有安装座21和液压支腿I。通过安装座21可将取芯机装在挖机或装载机上,通过液压支腿I可调整取芯机的水平位置。轨道架2上设置有滑道7,滑道7上配合有铜套16,铜套16与滑板12固定。滑板12上间隔固定有第一油缸3A和第二油缸3B。第一油缸3A和第二油缸3B的活塞杆均与上板6固定联接,上板6上间隔固定有与活塞杆平行的四根拉杆5,拉杆5的另一端固定联接有支架17。支架17上固定有变速箱9,变速 箱9外固定有夹头23,空心钻杆10穿过夹头23与变速箱9的输出轴联接。变速箱9上设置有第三油缸4,第三油缸4的第三活塞杆4A伸入空心钻杆10内,第三活塞杆4A的端部螺纹连接有推渣盘22。空心钻杆10沿径向设置有第一进水孔15,夹头23上设置与第一进水孔15对应的第二进水孔24。夹头23的内壁对应第二进水孔24处设置有蓄水环槽25。夹头23与空心钻杆10在第一进水孔15和第二进水孔24两侧分别设置有旋转油封27和密封圈26。轨道架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链轮8A和从动链轮8B,主动链轮8A和从动链轮SB上配合有开环链条20。开环链条20的第一端20A绕过主动链轮8A后与滑板12固定连接,第二端20B绕过从动链轮8B后与滑板12固定连接。滑板12上固定有导向安装板28,导向安装板28上固定有导向柱18,上板6上设置有导向孔6A,导向柱18的上端穿过导向孔6A。将取芯机安装在轮式挖机或装载机上,主动链轮8A与第一马达19联接,变速箱9的输入轴与第二马达14联接。取芯机工作时,将钻头11与空心钻杆10联接,调整好取芯机的水平位置。控制第一马达19正转或反转,从而带动滑板12左右移动,使钻头11停在钻孔位置上方,驱动第二马达14,使钻头11旋转,然后通过控制第一油缸3A和第二油缸3B,使支架17向下运动,导向柱18开始导向,钻头开始钻孔,钻孔过程中,可通过第一注水孔15和第二注水孔24向空心钻杆10内注入冷却水。当钻孔到一定深度后,使支架17向上运动,钻头退出钻孔面,取下钻头10,控制第三油缸的活塞杆4A向下运动,从而使推渣盘22将空心钻杆10中的杂物推出。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其特征是包括轨道架(2);所述轨道架(2)上设置有安装座(21)和支腿(I);所述轨道架(2)上设置有滑道(7);所述滑道(7)上设置有滑板(12);所述滑板(1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油缸(3A)和第二油缸(3B);所述第一油缸(3A)和第二油缸(3B)的活塞杆均与上板(6)固定联接;所述上板(6)上间隔固定有与所述活塞杆平行的至少一根拉杆(5);所述拉杆(5)的另一端固定联接有支架(17);所述支架(17)上固定有变速箱(9);所述变速箱(9)的输出轴与空心钻杆(10)联接;所述变速箱(9)上设置有第三油缸(4);第三油缸(4)的第三活塞杆(4A)伸入所述空心钻杆(10)内;所述第三活塞杆(4A)的端部螺纹连接有推渣盘(22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其特征是所述轨道架(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链轮(8A)和从动链轮(8B);所述主动链轮(8A)和从动链轮(8B)上配合有开环链条(20);所述开环链条(20)的第一端(20A)绕过所述主动链轮(8A)后与所述滑板(12)固定连接,第二端(20B )绕过所述从动链轮(SB )后与所述滑板(12 )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其特征是所述支腿(I)为液压支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其特征是所述滑板(12)上设置有铜套(16);所述铜套(16)与所述滑道(7)配合。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其特征是所述滑板(12)上固定有导向安装板(28);所述导向安装板(28)上固定有导向柱(18);所述上板(6)上设置有导向孔(6A);所述导向柱(18)的上端穿过所述导向孔(6A)。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其特征是所述变速箱(9)外固定有夹头(23);所述空心钻杆(10)穿过所述夹头(23)与所述变速箱(9)的输出轴联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其特征是所述空心钻杆(10)沿径向设置有第一进水孔(15);所述夹头(23)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进水孔(15)对应的第二进水孔(2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其特征是所述夹头(23)的内壁对应所述第二进水孔(24)处设置有蓄水环槽(25)。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其特征是所述夹头(23)与空心钻杆(10)在所述第一进水孔(15)和第二进水孔(24)两侧分别设置有旋转油封(27)和密封圈(2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载式全自动取芯机,包括轨道架;轨道架上设置有安装座和支腿;轨道架上设置有滑道;滑道上设置有滑板;滑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均与上板固定联接;上板上间隔固定有与活塞杆平行的至少一根拉杆;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联接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出轴与空心钻杆联接;变速箱上设置有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第三活塞杆伸入空心钻杆内;第三活塞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推渣盘。本实用新型可一次钻孔1m深,保证了孔的垂直度及光洁度,可一次性自动把杂物推出,并且钻孔效率高。
文档编号E21B25/00GK202900115SQ2012202612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任军, 杨发虎, 石迁, 李洁 申请人: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