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205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支护工程中支撑结构构件,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坑支护结构中,钢支撑轴力预加通常是采用活络头与液压千斤顶配合使用,即在活络头处通过液压千斤顶加载轴力至预设值后,再用钢楔块对活络端头进行固定。这种钢支撑轴力预加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钢支撑轴力预加时,液压千斤顶设置在钢支撑两侧,加载时钢支撑偏心受压,导致钢支撑构件容易产生两侧受力不均匀;加载后使用钢楔块对活络头进行楔紧固定,当钢楔块发生变形或滑脱时,会导致钢支撑卸载;液压千斤顶装拆不方便,在钢支撑加载后使用过程中,再对其轴力进行调整很困难;在拆除钢支撑时,钢支撑所受荷载瞬间卸除,易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解决传统的基坑支护结构中钢支撑预紧轴力预加和调整困难、拆除中容易出现瞬间卸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包括连接接头、连接在所述连接接头左端的左基座、连接在所述连接接头右端的活动套筒、连接在所述活动套筒右端的右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右基座中的轴力计;所述连接接头包括一凸环、一第一螺杆以及一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设置于所述凸环两侧;所述第一螺杆表面、第二螺杆表面均分布有梯形螺纹,且第一螺杆表面的螺纹与所述第二螺杆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凸环外壁上分布有复数个圆形凸块;所述左基座包括左基板和左基座套筒;所述左基板开设有复数个螺栓孔,该左基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左基座套筒上,所述左基座套筒内壁分布有梯形螺纹,所述左基座套筒内壁的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表面的螺纹相匹配;所述左基座套筒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活动套筒包括圆筒、中心十字肋板以及圆形加载板;所述圆筒的内壁分布有梯形螺纹,所述圆筒的内壁的梯形螺纹与所述第二螺杆表面的螺纹相匹配;所述圆筒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中心十字肋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圆筒内部,且位于所述圆筒的端口 ;所述中心十字肋板中部开设有一让位槽,该让位槽恰能容纳所述右基座的定位圆筒;所述圆形加载板焊接固定在所述让位槽上,所述圆形加载板的直径与所述轴力计的直径相匹配,且圆形加载板中心与所述圆筒中心为同心;所述右基座包括右基座面板、右基座圆筒以及轴力计定位装置;所述右基座面板与所述的右基座圆筒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右基座圆筒开设有第一导线孔,所述轴力计定位装置垂直设置于所述右基座面板上,且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轴力计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圆环、定位圆筒、四组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以及至少四个紧固螺栓;所述定位圆筒焊接固定在所述定位圆环上,所述定位圆环内径与所述轴力计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定位圆筒的外径与定位圆环的外径相同,且定位圆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定位圆环的内径;所述定位圆环的圆心、定位圆筒的圆心与所述右基座圆筒的圆心为同心;所述定位圆筒周侧开设有第二导线孔,该第二导线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导线孔相对应;所述定位圆筒中心十字周侧位置开设至少四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壁设有螺纹,该螺纹与所述紧固螺栓表面螺纹相匹配;所述紧固螺栓螺旋设置于所述螺纹孔中;所述轴力计安放在所述定位圆环内,并通过所述定位圆筒上的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轴力计定位装置中;所述四组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分布于所述定位圆筒四周,所述活动套筒的圆筒套在所述右基座圆筒内且所述中心十字肋板套在所述的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的间隙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为空心螺杆或者实心螺杆。进一步地,所述左基座还包括至少四个的左基座加强板;该四个左基座加强板分 布于所述左基座套筒四周,且设置于所述左基板和左基座套筒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右基座还包括至少四个的右基座加强板;该四个右基座加强板分布于所述右基座面板四个角上,且设置于所述右基座面板和右基座圆筒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右基座面板上设有至少四个螺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基坑支护工程中钢支撑轴力预加的可调式加载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拆方便、操作灵活、加快施工进度、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装置与钢支撑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成为钢支撑的一部分,降低施工成本;采用螺杆加载,可施加轴向压力,无需钢楔块,不会导致钢支撑的卸荷;方便对钢支撑轴力进行调节,并确保给钢支撑提供轴向预加力,尤其是在钢支撑工作过程中,对钢管支撑轴向力的增减进行调整;在定位圆环内安装轴力计可随时测量出钢支撑的轴力、能够对钢支撑的轴力进行准确控制与调整,增加基坑支护结构钢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加载装置设在钢支撑的轴心上,加载中钢支撑是轴向受力,钢支撑两侧受力均匀;在拆除钢支撑过程中可实现缓慢卸荷。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左基座的正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心十字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活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活动套筒的正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右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右基座的正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轴力计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轴力计定位装置的正视图。[0025]图12是本实用新型在基坑支护工程中进行实施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在基坑支护工程中进行实施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包括连接接头I、连接在所述连接接头I左端的左基座2、连接在所述连接接头I右端的活动套筒
3、连接在所述活动套筒3右端的右基座4以及安装在所述右基座4中的轴力计5 ;所述连接接头I包括一凸环11、一第一螺杆12以及一第二螺杆13 ;所述第一螺杆12和第二螺杆13设置于所述凸环11两侧;所述第一螺杆12表面、第二螺杆13表面均分布有梯形螺纹,且第一螺杆12表面的螺纹与所述第二螺杆13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凸环11外壁上分布有复数个圆形凸块111 ;凸块111能便于钢支撑连接时,操作人员利用小空心钢管棍套在凸块111上进行旋转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 ;所述左基座2包括左基板21和左基座套筒22 ;所述左基板21开设有复数个螺栓孔211,钢支撑与该螺栓孔211可以通过螺栓24 (参见图I)进行固定连接;该左基板21垂直设置于所述左基座套筒22上,所述左基座套筒22内壁分布有梯形螺纹(未图示),所述左基座套筒22内壁的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12表面的螺纹相匹配;所述左基座套筒22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杆12上;其中,所述左基座2还包括至少四个的左基座加强板23 ;该四个左基座加强板23分布于所述左基座套筒22四周,且设置于所述左基板21和左基座套筒22之间;该左基座加强板23用于加强左基板21和左基座套筒22之间的连接。所述活动套筒3包括圆筒31、中心十字肋板32以及圆形加载板33 ;所述圆筒31的内壁分布有梯形螺纹,所述圆筒31的内壁的梯形螺纹与所述第二螺杆13表面的螺纹相匹配;所述圆筒31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13上;所述中心十字肋板32焊接固定在所述圆筒31内部,且位于所述圆筒31的端口 ;所述中心十字肋板32中部开设有一让位槽321,该让位槽321恰能容纳所述右基座4的定位圆筒;所述圆形加载板33焊接固定在所述让位槽321上,所述圆形加载板33的直径与所述轴力计5的直径相匹配,且圆形加载板33中心与所述圆筒31中心为同心;所述右基座4包括右基座面板41、右基座圆筒42、至少四个右基座加强板43以及轴力计定位装置44 ;所述右基座面板41与所述的右基座圆筒42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右基座圆筒42开设有第一导线孔421,所述轴力计定位装置44垂直设置于所述右基座面板41上,且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轴力计定位装置44包括定位圆环441、定位圆筒442、四组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443以及至少四个紧固螺栓444 ;所述定位圆筒442焊接固定在所述定位圆环441上,所述定位圆环441内径与所述轴力计5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定位圆筒442的外径与定位圆环441的外径相同,且定位圆筒442的内径大于所述定位圆环441的内径;所述定位圆环441的圆心、定位圆筒442的圆心与所述右基座圆筒42的圆心为同心;所述定位圆筒442周侧开设有第二导线孔4421,该第二导线孔442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导线孔421相对应;所述定位圆筒442中心十字周侧位置开设至少四个螺纹孔(未图示),螺纹孔内壁设有螺纹,该螺纹与所述紧固螺栓444表面螺纹相匹配;所述紧固螺栓444螺旋设置于所述螺纹孔中;所述轴力计5安放在所述定位圆环441内,并通过所述定位圆筒442上的紧固螺栓444固定在所述轴力计定位装置44中;所述四组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443分布于所述定位圆筒442四周,所述活动套筒3的圆筒31套在所述右基座圆筒42内且所述中心十字肋板32套在所述的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443的间隙中,这样在支撑杆旋转过程中,可以防止活动套筒3做旋转运动。其中,四个右基座加强板43分布于所述右基座面板41四个角上,且设置于所述右基座面板41和右基座圆筒42之间,该右基座加强板43用于加强右基座面板41和右基座圆筒42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螺杆12、第二螺杆13为空心螺杆或者实心螺杆。所述右基座面板41上设有至少四个螺孔411 ;该螺孔411便于与基坑型钢腰梁进行螺栓(未图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先把轴力计5放入在右基座4中的轴力计定位圆环441内,使轴力计5的中心线与右基座4的中心线重合,拧紧定位圆筒442上的定位螺栓444 ;在安装轴力计5时,把轴力计5上的导线(未图示)通过定位圆筒442上的第二导线孔4421和右基座圆筒42上的第一导线孔421引出到右基座4外,便于将轴力计5与采集仪(未图示)连接采集预加轴 力大小;然后将左基座2、连接接头I、活动套筒3、右基座4组装在一起,用螺栓24将左基座2与钢支撑6连接固定,用螺栓将右基座4与基坑型钢腰梁7连接固定(参见图12),或将右基座4支在支护冠梁侧面的钢牛腿8上并抵至支护冠梁9侧面(参见图13),并在右基座4两侧的支护冠梁9侧面上焊接竖向角钢(未图示)限位,防止右基座4转动或水平移位;旋转连接接头I给钢支撑施加轴向压力,通过控制旋转速度,可控制加载的速度,以不同的方向旋转可调整轴向压力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连接在钢支撑中,为钢支撑提供预加轴力,并且自身作为钢支撑的一部分与它共同承受荷载,在预加轴力过程中,随时可采集到钢支撑所受的轴力大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接头、连接在所述连接接头左端的左基座、连接在所述连接接头右端的活动套筒、连接在所述活动套筒右端的右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右基座中的轴力计; 所述连接接头包括一凸环、一第一螺杆以及一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设置于所述凸环两侧;所述第一螺杆表面、第二螺杆表面均分布有梯形螺纹,且第一螺杆表面的螺纹与所述第二螺杆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凸环外壁上分布有复数个圆形凸块; 所述左基座包括左基板和左基座套筒;所述左基板开设有复数个螺栓孔,该左基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左基座套筒上,所述左基座套筒内壁分布有梯形螺纹,所述左基座套筒内壁的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表面的螺纹相匹配;所述左基座套筒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杆上; 所述活动套筒包括圆筒、中心十字肋板以及圆形加载板;所述圆筒的内壁分布有梯形螺纹,所述圆筒的内壁的梯形螺纹与所述第二螺杆表面的螺纹相匹配;所述圆筒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中心十字肋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圆筒内部,且位于所述圆筒的端口 ;所述中心十字肋板中部开设有一让位槽,该让位槽恰能容纳所述右基座的定位圆筒;所述圆形加载板焊接固定在所述让位槽上,所述圆形加载板的直径与所述轴力计的直径相匹配,且圆形加载板中心与所述圆筒中心为同心; 所述右基座包括右基座面板、右基座圆筒以及轴力计定位装置;所述右基座面板与所述的右基座圆筒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右基座圆筒开设有第一导线孔,所述轴力计定位装置垂直设置于所述右基座面板上,且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轴力计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圆环、定位圆筒、四组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以及至少四个紧固螺栓;所述定位圆筒焊接固定在所述定位圆环上,所述定位圆环内径与所述轴力计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定位圆筒的外径与定位圆环的外径相同,且定位圆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定位圆环的内径;所述定位圆环的圆心、定位圆筒的圆心与所述右基座圆筒的圆心为同心;所述定位圆筒周侧开设有第二导线孔,该第二导线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导线孔相对应;所述定位圆筒中心十字周侧位置开设至少四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壁设有螺纹,该螺纹与所述紧固螺栓表面螺纹相匹配;所述紧固螺栓螺旋设置于所述螺纹孔中;所述轴力计安放在所述定位圆环内,并通过所述定位圆筒上的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轴力计定位装置中;所述四组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分布于所述定位圆筒四周,所述活动套筒的圆筒套在所述右基座圆筒内且所述中心十字肋板套在所述的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的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为空心螺杆或者实心螺杆。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基座还包括至少四个的左基座加强板;该四个左基座加强板分布于所述左基座套筒四周,且设置于所述左基板和左基座套筒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基座还包括至少四个的右基座加强板;该四个右基座加强板分布于所述右基座面板四个角上,且设置于所述右基座面板和右基座圆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基座面板上设有至少四个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钢支撑轴力预加装置,包括连接接头、连接在连接接头左端的左基座、连接在连接接头右端的活动套筒、连接在活动套筒右端的右基座以及安装在右基座中的轴力计;右基座包括右基座面板、右基座圆筒以及轴力计定位装置;该轴力计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圆环、定位圆筒、四组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以及至少四个紧固螺栓;轴力计安放在定位圆环内,并通过定位圆筒上的紧固螺栓固定在轴力计定位装置中;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分布于定位圆筒四周;所述活动套筒的圆筒套在右支座圆筒内且中心十字肋板套在中心十字肋板定位组件的间隙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拆方便、操作灵活、使用安全、质量可靠、可随时调整钢支撑轴力的优点。
文档编号E02D17/04GK202730777SQ20122041731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周继忠, 郑莲琼, 蔡雪峰, 陈小成, 陈建发, 许小燕 申请人: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