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止旋转的软岩悬吊-组合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229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逆止旋转的软岩悬吊-组合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能可靠逆止锚杆在拧杆体时整体旋转的锚杆。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在地下工程和矿山巷道支护以及边坡、隧道、坝体的加固方面普遍采用。锚杆支护属主动支护,充分利用巷道围岩自承能力,将岩层束缚在一起,使围岩形成加固拱或组合梁或起悬吊作用来实现对岩石的加固以支护巷道。通常,在实际使用时要求无树脂多锚点锚杆外径与钻孔直径最佳耦合,即锚杆既能顺利插入钻孔又能在初次拧螺母,而锚杆不发生整体旋转。但在实际中,按照目前矿山普遍采用的打钻方式,打巷道帮孔时因钻机气腿(或液压腿)顶力与钻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导致巷道帮孔打不直,且孔越深越不直,需对钻孔进行适当修直后无树脂多锚点锚杆才可顺利插入,修正后钻孔变直但孔径变大,锚杆外径小于钻孔直径。不能满足锚杆与钻孔的最佳耦合,导致拧螺母或杆体时,锚杆就会整体旋转,无法拧紧,影响锚杆的锚固效果,因此,无树脂多锚点锚杆插入钻孔后能否有效地逆止锚杆整体旋转就成为此种锚杆使用成败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锚杆在插入钻孔后初次拧螺母2时整体旋转,影响锚固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初次紧固逆止锚杆整体旋转的可逆止旋转多锚点锚杆。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逆止旋转的软岩悬吊-组合锚杆,在杆体的一端加工有螺纹,其穿过托板上的安装孔将托板套设在杆体上,通过与螺纹适配的螺母将托板和杆体联接,在杆体上还套设有至少一节的单元膨胀管,单元膨胀管包括依次联接的左旋螺母和胀箍管、右旋螺母,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与胀箍管联接的一端呈楔形,分别延伸至胀箍管的两端内侧,与胀箍管通过螺纹联接,在胀箍管的两端口上均开设有U型槽口,在左旋螺母与右旋螺母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阻止杆体旋转的逆止键。上述逆止键是螺旋形的毛刺或者是刀刃形的花键。上述花键最好是3飞个,沿轴向设置在左旋螺母或者右旋螺母的外壁上,等分外壁圆周。上述单元膨胀管是依次设置的2飞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杆体上的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的外壁上加装能够防锚杆整体旋转的逆止键,不影响锚杆插入时逆止键与钻孔壁的轴向摩擦阻力,同时,能够有效逆止锚杆整体旋转,达到可靠的初始锚固效果,加工简单,安装方便。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逆止旋转的软岩悬吊-组合锚杆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可逆止旋转的软岩悬吊-组合锚杆由杆体1、螺母2、托板3、逆止键4、左旋螺母5、胀箍管6、右旋螺母7联接构成。在杆体I的一端外壁上加工有螺纹且在末端加工为六方结构,其穿过托板3中部开设的安装孔,延伸至托板3的另一侧,将托板3套设在杆体I上,通过与螺纹适配的六角螺母2将托板3与杆体I固定。在托板3的另一侧杆体I外壁上依次设置有两节单元膨胀管,每节单元膨胀管都是由依次联接的左旋螺母5、胀箍管6和右旋螺母7组成,胀箍管6的两端口处开设有U形槽口,左旋螺母5与右旋螺母7与胀箍管6联接的一端呈倒楔形,并分别延伸至胀箍管6两端的内侧并通过螺纹联接,当转动杆体I时,左旋螺母5向左旋进,右旋螺母7向右旋进,将胀箍管6撑开,实现锚固。在左旋螺母5与右旋螺母7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防止锚杆整体逆转的逆止键4,即螺旋形倒装毛刺,这样既不影响锚杆伸入钻孔,又能够当初始拧紧杆体I时防止锚杆整体旋转。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每个膨胀单元管的左旋螺母5和右旋螺母7外壁的逆止键4是3个逆止花键,逆止花键是均匀分布在左旋螺母5或者右旋螺母7的外围,其前端加工成锥形,外沿加工成刀刃形,以减小锚杆插入时逆止花键与钻孔壁的轴向摩擦阻力,逆止花键的高度要适中,既能起到逆止作用,又不影响锚杆插入钻孔。其他的部件及其联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f 2中,单元膨胀管是I节,单元膨胀管的结构与对应的实施例的相同,其它的部件及其联接方式与对应的实施例相同。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f 2中,单元膨胀管是5节,第一节单元膨胀管的前端正对着托板3设置,第一节单元膨胀管的后端与第二节单元膨胀管的前端正对,第二节单元膨胀管的后端与第三节单元膨胀管的前端正对,重复设置,其中每节单元膨胀管的结构与对应的实施例相同。其他的部件及其联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可逆止旋转的软岩悬吊-组合锚杆,在杆体(I)的一端加工有螺纹,其穿过托板(3)上的安装孔将托板(3)套设在杆体(1)上,通过与螺纹适配的螺母(2)将托板(3)和杆体(1)联接,其特征在于在杆体(1)上还套设有至少一节的单元膨胀管,单元膨胀管包括依次联接的左旋螺母(5)和胀箍管(6)、右旋螺母(7),左旋螺母(5)和右旋螺母(7)与胀箍管(6)联接的一端呈楔形,分别延伸至胀箍管(6)的两端内侧,与胀箍管(6)通过螺纹联接, 在胀箍管(6 )的两端口上均开设有U型槽口,在左旋螺母(5 )与右旋螺母(7 )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阻止杆体(I)旋转的逆止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止旋转的软岩悬吊-组合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键(4)是螺旋形的毛刺或者是刀刃形的花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逆止旋转的软岩悬吊-组合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是:Γ5个,沿轴向设置在左旋螺母(5)或者右旋螺母(7)的外壁上,等分外壁圆周。
4.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逆止旋转的软岩悬吊-组合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膨胀管是依次设置的2飞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逆止旋转的软岩悬吊-组合锚杆,通过在杆体上套设有至少一节的单元膨胀管,单元膨胀管包括依次联接的左旋螺母和胀箍管、右旋螺母,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与胀箍管联接的一端呈楔形,分别延伸至胀箍管的两端内侧,与胀箍管通过螺纹联接,在胀箍管的两端口上均开设有U型槽口,在左旋螺母与右旋螺母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阻止杆体旋转的逆止键,能够防锚杆整体旋转的逆止键,不影响锚杆插入时逆止键与钻孔壁的轴向摩擦阻力,同时,能够有效逆止锚杆整体旋转,达到可靠的初始锚固效果,加工简单,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E21D21/00GK202882967SQ20122054941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贠东风, 苏普正, 杜强, 王之宇, 刘志远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