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475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全自动自清洁式提升排放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地下生活污水和废水的排放,特别是厕所污水的排放一直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几种常用的做法有:1、在室内地面下方制作一个集水坑,将卫生洁具的污水和废水收集到一起后,用潜污泵提升至室外污水检查井。但在室内地面下方制作的集水坑的密闭性不好,而造成有气味、卫生状况差;另外由于集水坑较浅,根据水位启、停的潜污泵运行不太可靠。2、将卫生洁具的污水和废水自流排入室外地下式污水泵井,再用潜污泵提升排入泵井附近的污水检查井。但在室外建泵井,其深度较深,投资较大,管理也不方便,同时还容易引起雨水倒灌到地下室。3、采用常规的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直接安装在地下室内,卫生洁具的污水和废水流入污水提升设备,通过污水提升设备内的潜污泵直接将污水排放到室外污水检查井。但这种常规的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也存在一些弊端:a、厕所污水中有粪便等固体物质,流入箱体后,长期不清理,易引起堵塞,不易处理山、污水中的纤维、卫生纸巾等经常缠绕潜污泵的叶轮,导致电机烧毁,维修率高;c、自动化程度低,设备内部出现故障以后无法进行自检报警,不能及时将故障告之给用户,造成污水继续流入箱体内,导致污水外溢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卫生、节省土建投资费用,占地面积小,安装操作方便、智能化的污水自清洁式提升排放设备。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包括污水箱、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污水箱内部设有第一潜水泵与第二潜水泵,所述进水管连接有四通式水流装置,所述四通式水流装置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水止回阀与第二进水止回阀;所述第一进水止回阀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固液分离器与第一潜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潜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固液分离器、第一排水止回阀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止回阀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固液分离器与第二潜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二潜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固液分离器、第二排水止回阀与出水管连通;所述污水箱内设有连杆浮球,所述连杆浮球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进行交互式电连接。位于四通式水流装置之前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可控阀门,所述进水可控阀门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进行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报警器。进水可控阀门是为了防止潜水泵产生故障时,污水箱内的污水不能及时被排出,但污水箱的进水口一直有污水流入,增加一个进水可控阀门,当污水箱内部水位超过液位而两潜水泵有故障不工作时,PLC控制器驱动进水可控阀门进行关闭,同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设备故障要进行维修。为了防止负压产生,给管道和污水箱通气,同时在其中一个进水止回阀关闭时,能保证另一个进水止回阀的进水顺畅。所述四通式水流装置上端设有通气分流装置,所述通气分流装置上的通气孔与室外通风管连通。通气孔与室外通风管连通是为了给水管和污水箱进行通气,其臭气也不会散发到地下室。为了将截留在固液分离器内部的杂物一起提升排出出水口。所述第一潜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反冲洗装置与第一固液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二潜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反冲洗装置与第二固液分离器连接。所述污水箱上端设有活动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观察窗。所述污水箱底端设有排污口。为了更好将污水中大杂物进行提升排出,所述第一固液分离器、第二固液分离器均设有自动粉碎装置;所述第一潜水泵与第二潜水泵均为回旋式潜水泵。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地下污水通过进水管自流到四通式水流装置,利用水压打开其左右两边的第一进水止回阀与第一进水止回阀,然后污水通过第一进水止回阀与第二进水止回阀流入与各自连接的带自动粉碎装置的第一固液分离器与第二固液分离器,污水中的颗粒、纤维、卫生纸巾等杂物被拦截,污水再由第一固液分离器与第二固液分离器的出水端分别流入与各自连通的回旋式第一潜水泵与第二潜水泵,最终污水从两潜水泵的叶轮底部流出,进入污水箱中。通过两个潜水泵的交替工作将污水箱中的污水提升至室外污水检查井。当污水箱的水位达到设计水位时,连杆浮球将检测信号发送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启动两个潜水泵交替工作:(I)先启动第一潜水泵强行排出污水,利用排出污水的压力关闭进水管路上第一进水止回阀、打开出水管路上的第一排水止回阀,同时将暂存在第一固液分离器内的杂物随污水一起通过出水管排出;此时,第二进水止回阀为打开状态,进水管继续流入污水并经第二固液分离器进行分离杂物,污水进污水箱进行贮存;(2)当污水箱内的污水排出至设定低水位时,连杆浮球将检测信号发送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潜水泵停止工作,此时第一进水止回阀被打开重新接纳来水、第一排水止回阀关闭,阻止排水管路内的污水回流;(3)当污水箱内的污水再次达到设定高度时,连杆浮球将检测信号发送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启动第二潜水泵强行排出污水,利用排出污水的压力关闭进水 管路上第二进水止回阀、打开出水管路上的第二排水止回阀,同时将暂存在第二固液分离器内的杂物随污水一起排出;此时,第一进水止回阀为打开状态,进水管继续流入污水并经第一固液分离器进行分离杂物,污水进污水箱进行贮存;(4)当污水箱内的污水排出至设定低水位时,连杆浮球将检测信号发送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二潜水泵停止工作,此时第二进水止回阀被打开重新接纳来水、第二排水止回阀关闭,阻止排水管路内的污水回流;PLC控制器控制启动两个潜水泵交替工作,重复进行上述工作。从而不会影响污水继续流入,地下室用水设施可以持续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是一体化设计,环保而卫生。2、本实用新型的固液分离器为设有自动粉碎装置,利用水流压力能够将纤维、卫生纸巾等杂物彻底粉碎,然后随污水进行排出。3、本实用新型的回旋式潜水泵前设有反冲洗装置,能够在潜水泵启动工作时,将污水箱中的污水旋转起来,自动清洗污水箱内壁的粘连物,具有自清洁功能。4、本实用新型设有自防护功能,适应排水过急分流,通气防负压设计,水箱密闭通气防臭气散发。5、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PLC控制器、浮杆连球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转情况,一旦发生故障还可报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图中:1-出水管,2-进水管,3-1-第一排水止回阀,3-2-第二排水止回阀,4-1-第一进水止回阀,4-2-第二进水止回阀,5-边杆浮球,6-观察窗,7-1-第一潜水泵,7-2-第二潜水泵,8-排污口,9-1-第一固液分离器,9-2-第二固液分离器,10-四通式水流装置,11-通气分流装置,12-进水可控阀门,13-1-第一反冲洗装置,13-2-第二反冲洗装置,14-污水箱,15-密封盖,16-PLC控制器,17-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
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包括污水箱
14、进水管2与出水管1,所述污水箱14内部设有第一潜水泵7-1与第二潜水泵7-2,所述进水管2连接有四通式水流装置10,所述四通式水流装置10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水止回阀4-1与第二进水止回阀4-2 ;所述第一进水止回阀4-1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固液分离器9-1与第一潜水泵7-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潜水泵7-1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反冲洗装置13-1、第一固液分离器9-1、第一排水止回阀3-1与所述出水管I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止回阀4-2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固液分离器9-2与第二潜水泵7-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二潜水泵7-2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反冲洗装置13-2、第二固液分离器9-2、第二排水止回阀3-2与出水管I连通;所述污水箱14内设有连杆浮球5,所述连杆浮球5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潜水泵7-1、第二潜水泵7-2进行交互式电连接。位于四通式水流装置10之前的进水管2上设有进水可控阀门12,所述进水可控阀门12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进行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报警器。四通式水流装置10上端设有通气分流装置11,所述通气分流装置11上的通气孔与室外通风管连通给水管和污水箱14进行通气,其臭气也不会散发到地下室。所述污水箱14上端设有活动密封盖15,密封盖15上设有观察窗6,污水箱14底端设有排污口 8。所述第一固液分离器9-1、第二固液分离器9-2均设有自动粉碎装置;所述第一潜水泵7-1与第二潜水泵7-2均为回旋式潜水泵。实施例二:如图4、图5所示,地下污水通过进水管2自流到四通式水流装置10,利用水压打开其左右两边的第一进水止回阀4-1与第二进水止回阀4-2,然后污水通过流入与各自连接的带自动粉碎装置的第一固液分离器9-1与第二固液分离器9-2,污水中的颗粒、纤维、卫生纸巾等杂物被拦截,污水再由第一固液分离器9-1与第二固液分离器9-2的出水端分别流入与各自连通的回旋式第一潜水泵7-1与第二潜水泵7-2,最终污水从两潜水泵的叶轮底部流出,进入污水箱14中,通过两个潜水泵的交替工作将污水箱14中的污水提升至室外污水检查井。当污水箱14的水位达到设计水位时,连杆浮球5将检测信号发送到PLC控制器16,PLC控制器16控制启动两个潜水泵交替工作:(I)先启动第一潜水泵7-1强行排出污水,利用排出污水的压力关闭进水管路上第一进水止回阀4-1、打开出水管路上的第一排水止回阀3-1,同时将暂存在第一固液分离器9-1内的杂物随污水一起通过出水管I排出;此时,第二进水止回阀4-2为打开状态,进水管2继续流入污水并经第二固液分离器9-2进行分离杂物,污水进污水箱14进行贮存;(2)当污水箱14内的污水排出至设定低水位时,连杆浮球5将检测信号发送到PLC控制器16,PLC控制器16控制第一潜水泵7-1停止工作,此时第一进水止回阀4-1被打开重新接纳来水、第一排水止回阀3-1关闭,阻止排水管路内的污水回流;(3)当污水箱14内的污水再次达到设定高度时,连杆浮球5将检测信号发送到PLC控制器16,PLC控制器16启动第二潜水泵7-2强行排出污水,利用排出污水的压力关闭进水管路上第二进水止回阀4-2、打开出水管路上的第二排水止回阀3-2,同时将暂存在第二固液分离器9-2内的杂物随污水一起排出;此时,第一进水止回阀4-1为打开状态,进水管2继续流入污水并经第一固液分离器9-1进行分离杂物,污水进污水箱14进行贮存;(4)当污水箱14内的污水排出至设定低水位时,连杆浮球5将检测信号发送到PLC控制器16,PLC控制器16控制第二潜水泵7-2停止工作,此时第二进水止回阀4_2被打开重新接纳来水、第二排水止回阀3-2关闭,阻止排水管路内的污水回流;PLC控制器16控制启动第一潜水泵7-1与第二潜水泵7-2交替工作,重复进行上述工作。从而不会影响污水继续流入,地下室用水设施可以持续使用。另外,位于四通式水流装置10之前的进水管2上设有进水可控阀门12防止潜水泵产生故障,所述进水可控阀门12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16的输出端进行电连接,PLC控制器16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报警器17。当污水箱14内部水位超过液位而两潜水泵故障不工作时,PLC控制器16驱动进水可控阀门12进行关闭,同时报警器17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设备故障要进行维修。以上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而进行修改或变动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包括污水箱、进水管与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内部设有第一潜水泵与第二潜水泵,所述进水管连接有四通式水流装置,所述四通式水流装置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水止回阀与第二进水止回阀;所述第一进水止回阀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固液分离器与第一潜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潜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固液分离器、第一排水止回阀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止回阀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固液分离器与第二潜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二潜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固液分离器、第二排水止回阀与出水管连通;所述污水箱内设有连杆浮球,所述连杆浮球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进行交互式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四通式水流装置之前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可控阀门,所述进水可控阀门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进行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报警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式水流装置上端设有通气分流装置,所述通气分流装置上的通气孔与室外通风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潜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反冲洗装置与第一固液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二潜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反冲洗装置与第二固液分离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上端设有活动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观察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底端设有排污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液分离器、第二固液分离器均设有自动粉碎装置;所述第一潜水泵与第二潜水泵均为回旋式潜水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包括污水箱、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连接有四通式水流装置,所述四通式水流装置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水止回阀与第二进水止回阀;所述第一进水止回阀、第二进水止回阀的出水端分别通过第一固液分离器、第二固液分离器与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的进水端连接;通过设于污水箱内连杆浮球与PLC控制器来交替控制两个潜水泵进行提升排水。本实用新型是一体化设计,能将纤维、卫生纸巾等杂物彻底粉碎后排出,通气防负压设计,并具有自动清洗污水箱内壁的粘连物,具有自动、清洁、环保卫生优点。
文档编号E02F5/22GK202936829SQ20122066589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汪守飞 申请人:安徽特威达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