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117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隧道的盾构区间在贯通运营后的后期沉降不可避免,特别是轨道交通隧道由于列车的行驶将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引起隧道变形。而隧道变形一旦达到一定量,原隧道防水就会失败,引起隧道漏水,使得隧道周围土体固结,又加剧隧道变形,如此恶性循环将最终危及已建隧道及地铁运营的安全。因此,隧道结构防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隧道长期运营的安全。盾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如接缝处错台、接缝张开量超标等原因,易造成接缝处漏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更为有效的防水措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结构简单的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包括相拼接的管片,管片接缝面设有防水密封垫,所述的管片接缝的边缘设有内侧防水组件。所述的内侧防水组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预埋钢板、止水带、止水条和压板,所述的预埋钢板与管片连接,所述的止水带设在预埋钢板上,所述的压板将止水条压在止水带上,所述的压板、预埋钢板和管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止水带为可 卸式Ω形止水带。所述的止水条设有两个,分别设在止水带两侧。所述的止水条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所述的压板设有两个,分别压在止水带两侧的止水条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管片接缝的边缘设置了内侧防水组件,在管片接缝面的防水密封垫失效、接缝面有漏水的情况下,通过接缝边缘的封闭,在管片内侧进行止水,以确保电力隧道内不漏水,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防水效果好,结构简单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包括相拼接的管片1,管片I接缝面设有防水密封垫2,所述的管片I接缝的边缘设有内侧防水组件。所述的内侧防水组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预埋钢板3、止水带4、止水条5和压板6,所述的预埋钢板3与管片I连接,所述的止水带4设在预埋钢板3上,所述的压板6将止水条5压在止水带4上,所述的压板
6、预埋钢板3和管片I通过螺栓7连接。所述的止水带4为可卸式Ω形止水带。所述的止水条5设有两个,分别设在止水带5两侧。所述的止水条5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所述的压板6设有两个,分别压在止水带两侧的止水条5上。在管片接缝面有漏水的情况下,通过接缝边缘的封闭,在管片内侧进行止水,以确保电力隧道内不漏水,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
权利要求1.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包括相拼接的管片,管片接缝面设有防水密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片接缝的边缘设有内侧防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防水组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预埋钢板、止水带、止水条和压板,所述的预埋钢板与管片连接,所述的止水带设在预埋钢板上,所述的压板将止水条压在止水带上,所述的压板、预埋钢板和管片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水带为可卸式Ω形止水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水条设有两个,分别设在止水带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水条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设有两个,分别压在止水带 两侧的止水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防水管片连接结构,包括相拼接的管片,管片接缝面设有防水密封垫,所述的管片接缝的边缘设有内侧防水组件。所述的内侧防水组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预埋钢板、止水带、止水条和压板,所述的预埋钢板与管片连接,所述的止水带设在预埋钢板上,所述的压板将止水条压在止水带上,所述的压板、预埋钢板和管片通过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效果好、结构简单等优点。
文档编号E21D11/38GK203161245SQ20132015073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陆小龙, 杨文威, 何真珍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上海市电力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