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1331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喷浆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遂道及地下工程喷浆作业用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建筑物喷浆作业的有两种方式,一种作业方式是用于建筑物外表饰面的大型工程的喷浆作业,其主要依赖于大型喷浆车去完成。现有的喷浆车有江苏徐州建工集团公司生产的HPC30型喷浆车,徐州海格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HLPJ-30型喷浆车,湖北神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神鹰牌YG5160TPJHD4G1型喷浆车,以及上海通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PM500PC型喷浆车。另一种作业方式是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喷浆作业,作业时需用人工上料和人工添加速凝剂,将倾倒于地面的喷浆料铲入喷浆机内,通过喷浆机将物料喷射至建筑物防护面,故劳动强度大。现行采用此作业方式喷浆作业的机具有河南耿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PZ-5、PZ-7型系列喷浆机,山东恒旺工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PZ-3、PZ-5型系列喷浆机,山东中煤集团喷浆公司生产的PZ-6、PZ-7型系列喷浆机。综上所述的喷浆方式,其大型喷浆车作业需较大的空间,并需配置较多的辅助设备,故成本高。遂道及地下工程喷浆作业单纯使用的喷浆机虽简单,但材料浪费大,需较多人工,且施工进度慢,工效差,移动、安装时给施工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结合综上所述的两种不同方的喷浆作业,尤其是遂道及地下工程喷浆作业用的喷浆机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一种设置有喷浆机与配套使用的干、湿两用喷浆设施,集多种机电于一体,能自动上料、添加速凝剂、喷衆,结构紧凑,成本低,使用方便,工效高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设置有底盘,底盘上分别设置有发动机、驾驶室、车架。车架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爬梯,车架前端一侧设置有工具箱、另一侧设置有电控操作箱,电控操作箱通过导线分别与喷浆部分、盛料部分、液压部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的喷浆部分至少由两台喷浆机与风水分离器构成。左、右喷浆机分别设置于驾驶室的座椅后端两侧,并分别通过管道与风水分离器连接,风水分离器设置于底盘上。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的盛料部分,由料斗、料斗振动器、干式速凝料斗、干凝粉振动器、液体速凝箱、液体计量泵、坡梯构成。料斗的前端通过销轴与底盘前端的支架连接,料斗的后端通过升降油缸与底盘后端的横梁铰接,料斗振动器设置于料斗的两个出料口之间,该两个出料口上分别设置有干式速凝料斗,干式速凝料斗上设置有干凝粉振动器。液体速凝箱设置于底盘两侧的纵梁上,液体计量泵设置于液体速凝箱上,坡梯通过销轴与底盘后端的横梁连接。[0009]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的液压部分,由液压总成、升降油缸、支承油缸、液压油箱、液压操作阀构成。液压总成设置于底盘的中端,液压油箱设置于驾驶室的座椅背后。升降油缸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底盘的后梁连接,升降油缸的另一端紧固于料斗上,支承油缸分别紧固于底盘两侧的纵梁上,液压操作阀设置于车架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能独立行驶,实现自动上料、添加速凝剂、干湿两用、喷浆为一体,彻底消除了喷浆作业工序中的人工混料、上料产生灰尘污染环境的难题。它能激活液压总承、自动控制喷浆机和喷浆车上的各设施的电动机及振动器的运行,结构紧凑,成本低,使用方便,节省劳力,工效高,喷浆防护面质量好。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结构的主视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结构的后视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结构的左视图;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结构的右视图;图5,系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举升料斗状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的具体实施式作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的实例,包括有底盘12、发动机1、驾驶室3、车架2及电控操作箱9、喷浆部分、盛料部分、液压部分。底盘12上分别设置有发动机1、驾驶室3、车架2,车架2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爬梯20,车架2前端的一侧设置有工具箱10、另一侧设置有电控操作箱9,电控操作箱9通过导线分别与喷浆部分、盛料部分、液压部分连接。电控操作箱9采用常规的逻辑电路的控制技术,它能激活液压总成7,控制喷浆机4,液压总成7带动支承油缸8支承车体和料斗5,并能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喷浆车上使用的各设施的电动机及振动器的运行。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的喷浆部分至少由两台喷浆机4与风水分离器14构成(风水分离器14系成熟技术,于2013年01月02日授予中国专利权)。左、右喷浆机4分别设置于驾驶室3的座椅后端两侧,并分别通过管道与风水分离器14连接,风水分离器14设置于底盘12上,它将过滤后的风排入喷浆机4内,在风压下将喷浆料经外接的喷浆管道喷射至建筑物防护面。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的盛料部分,由料斗5、料斗振动器13、干式速凝料斗6、干凝粉振动器15、液体速凝箱18、液体计量泵19、坡梯11构成。料斗5的前端通过销轴与底盘12前端的支架连接,料斗5的后端通过升降油缸16与底盘12后端的横梁铰接,料斗振动器13设置于料斗5的两个出料口之间,该两个出料口上分别设置有干式速凝料斗6,干式速凝料斗6上设置有干凝粉振动器15。液体速凝箱18设置于底盘12两侧的纵梁上,液体计量泵19设置于液体速凝箱18上。当外接的管道与液体计量泵19的出口套接后能将速凝剂输送至料斗5,并同时喷射至建筑物的防护面。坡梯11通过销轴与底盘12后端的横梁连接,提供倾倒喷浆料的运输车辆爬行,喷浆车驶离时将坡梯11置于料斗5内。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的液压部分,由液压总成7、升降油缸16、支承油缸8、液压油箱17、液压操作阀21构成。液压总成7设置于底盘12的中端,液压油箱17设置于驾驶室3的座椅背后。升降油缸16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底盘12的后梁连接,升降油缸16的另一端紧固于料斗5上,支承油缸8分别紧固于底盘12两侧的纵梁上。液压操作阀21设置于车架2的一侧,它与各液压油管连接,液压油管与本实用新型的喷浆车上的各液压元器件连接,液压操作阀21通过各液压油管自动控制各液压元器件。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操作时,首先启动液压总成7,同时操纵液压操作阀21,四支支承油缸8自动伸出,并支撑、平衡车体。卸去料斗5底部的卡扣,将料斗5降至最低位置,启动坡梯11,使运输物料车辆爬行,并将物料卸入料斗5内,再通过液压操作阀21自动将料斗5举升至最高位置后将物料倾倒入喷浆机4的振动筛网内,然后启动各个振动器,同时操纵电控操作箱9,即开始喷浆作业。建筑物防护面需干喷时,启动干式速凝料斗6的阀门和干凝粉振动器15,并在物料中添加速凝粉,确保喷浆回弹率。建筑物防护面需湿喷时,启动液体速凝箱18的阀门和液体计量泵19,在物料中添加液体速凝剂,确保喷浆回弹率。喷浆机4停止工作后,启动液压总成7,将料斗5降至行车位置,并将料斗5内的残渣清理干净,再操纵液压操作阀21,四支支承油缸8自动收缩至原位后即可驶离施工现场。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设置有底盘(12),底盘(12)上分别设置有发动机(I)、驾驶室(3)、车架(2),车架(2)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爬梯(20),车架(2)前端的一侧设置有工具箱(10)、另一侧设置有电控操作箱(9),其特征在于电控操作箱(9)通过导线分别与喷浆部分、盛料部分、液压部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浆车,其特征在于喷浆部分至少由两台喷浆机(4)与风水分离器(14)构成,左、右喷浆机(4)分别设置于驾驶室(3)的座椅后端两侧,并分别通过管道与风水分离器(14)连接,风水分离器(14)设置于底盘(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浆车,其特征在于盛料部分的料斗(5)的前端通过销轴与底盘(12)前端的支架连接,料斗(5)的后端通过升降油缸(16)与底盘(12)后端的横梁铰接,料斗振动器(13)设置于料斗(5)的两个出料口之间,该两个出料口上分别设置有干式速凝料斗(6),干式速凝料斗(6)上设置有干凝粉振动器(15),液体速凝箱(18)设置于底盘(12)两侧的纵梁上,液体计量泵(19)设置于液体速凝箱(18)上,坡梯(11)通过销轴与底盘(12)的后端横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浆车,其特征在于液压部分的液压总成(7)设置于底盘(12)的中端,液压油箱(17)设置于驾驶室(3)的座椅背后,升降油缸(16)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底盘(12)的后梁连接,升降油缸(16)的另一端紧固于料斗(5)上,支承油缸(8)分别紧固于底盘(12)两侧的纵梁上,液压操作阀(21)设置于车架(2)的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干湿两用喷浆车,包括有底盘、发动机、驾驶室、车架、电控操作箱、喷浆部分、盛料部分、液压部分。车架的一侧设置有电控操作箱,电控操作箱通过导线与喷浆部分、盛料部分、液压部分连接。它能激活液压总成,带动支承油缸支承车体和料斗,自动控制喷浆机和喷浆车上的各设施的电动机及振动器的运行。该车能独立行驶,实现自动上料、添加速凝剂、干湿两用、喷浆为一体,彻底消除了喷浆作业工序中的人工混料、上料产生灰尘污染环境的难题。它结构紧凑,成本低,使用方便,节省劳力,工效高,喷浆防护面质量好。
文档编号E21D11/10GK203161253SQ20132017762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0日
发明者李飞 申请人:李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