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527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包括至少两个腰梁、一个压顶梁和若干个呈并排布置的灌注桩,所述腰梁安装在所述灌注桩上,所述压顶梁架设在灌注桩的顶部;在每个所述腰梁上设有若干个锚索,所述锚索倾斜向下延伸,其头部固定在腰梁上,其末段固定于灌注桩后侧的土层中,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每个锚索从两个灌注桩之间穿过。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应力锚索桩板墙,采用水泥搅拌桩构成的板墙,在淤泥地层可保证6m以内的基坑安全,土层或软岩可保证12m以内的基坑或边坡安全;采用灌注桩构成的板墙,在淤泥地层可保证9m以内的基坑安全,土层或软岩可保证12m以内的基坑或边坡安全。
【专利说明】预应力锚索粧板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属应用于基坑以及斜坡处的混凝土地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深基坑、高边坡支护有采用内支撑、桩挡墙、锚杆、喷锚等,内支撑造价高、施工速度慢,桩挡墙及桩挡墙锚杆组合有达不到支护要求,预应力锚索施工特别是在松软地层有其难度。同样的基坑或边坡支护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大都采用内支撑,或其它方法,造价高,施工速度也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在的松软地层环境中,板墙难度较大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桩板墙。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0005]一种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包括至少两个腰梁、一个压顶梁和若干个呈并排布置的灌注桩,所述腰梁安装在所述灌注桩上,所述压顶梁架设在灌注桩的顶部;在每个所述腰梁上设有若干个锚索,所述锚索倾斜向下延伸,其头部固定在腰梁上,其末段固定于灌注桩后侧的土层中,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每个锚索从两个灌注桩之间穿过。
[0006]所述锚索的向下倾斜的角度为0-45度之间的任意值。
[0007]优选的,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cm ;
[0008]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40cm ;
[0009]更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0cm ;
[0010]更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0cm ;
[0011]更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cm。
[0012]优选的,在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布网,并在网上喷砼;或者不布网,直接在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喷砼。
[0013]所述锚索为拉力型锚索,包括自由段和锚固段,所述自由段位于前段植入土层中并可自由滑动,所述锚固段位于末段植入并锚固于土层中。
[0014]所述锚索为压力型锚索,即全长为自由段,不做锚固段。
[0015]所述腰梁为工字梁或其他钢结构型材或钢筋混凝土梁。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应力锚索桩板墙,采用水泥搅拌桩构成的板墙,在淤泥地层可保证6m以内的基坑安全,土层或软岩可保证12m以内的基坑或边坡安全;采用灌注桩构成的板墙,在淤泥地层可保证9m以内的基坑安全,土层或软岩可保证12m以内的基坑或边坡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7]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结构图。
[0019]图2是实施例的正面结构图;
[0020]图3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图中省略了压顶梁);
[0021]图4是布网喷砼实施例的正面结构图;
[0022]图5是布网喷砼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图中省略了压顶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包括至少两个腰梁2、一个压顶梁4和若干个呈并排布置的灌注桩1,所述腰梁2安装在所述灌注桩I上,所述压顶梁4架设在灌注桩I的顶部;在每个所述腰梁2上设有若干个锚索3,所述锚索3倾斜向下延伸,其头部固定在腰梁2上,其末段固定于灌注桩I后侧的土层中,相邻两个灌注桩I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每个锚索3从两个灌注桩I之间穿过。
[0024]所述锚索的向下倾斜的角度为0-45度之间的任意值。
[0025]优选的,相邻两个灌注桩I之间的距离为50cm ;
[0026]或者,相邻两个灌注桩I之间的距离为40cm ;
[0027]或者,相邻两个灌注桩I之间的距离为30cm ;
[0028]或者,相邻两个灌注桩I之间的距离为20cm ;
[0029]或者,相邻两个灌注桩I之间的距离为10cm。
[0030]优选的,如图4至5所示,在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布网13,并在网上喷砼;或者不布网,直接在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喷砼。
[0031]所述锚索3为拉力型锚索,包括自由段31和锚固段32,所述自由段31位于前段植入土层中并可自由滑动,所述锚固段32位于末段植入并锚固于土层中。
[0032]所述锚索为压力型锚索,即全长为自由段,不做锚固段。
[0033]所述腰梁2为工字梁或其他钢结构型材或钢筋混凝土梁。
[0034]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应力锚索桩板墙,采用水泥搅拌桩构成的板墙,在淤泥地层可保证6m以内的基坑安全,土层或软岩可保证12m以内的基坑或边坡安全;采用灌注桩构成的板墙,在淤泥地层可保证9m以内的基坑安全,土层或软岩可保证12m以内的基坑或边坡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腰梁、一个压顶梁和若干个呈并排布置的灌注桩,所述腰梁安装在所述灌注桩上,所述压顶梁架设在灌注桩的顶部;在每个所述腰梁上设有若干个锚索,所述锚索倾斜向下延伸,其头部固定在腰梁上,其末段固定于灌注桩后侧的土层中,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每个锚索从两个灌注桩之间穿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的向下倾斜的角度为0-45度之间的任意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40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0c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0c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cm。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布网,并在网上喷砼;或者不布网,直接在相邻两个灌注桩之间喷砼。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为拉力型锚索,包括自由段和锚固段,所述自由段位于前段植入土层中并可自由滑动,所述锚固段位于末段植入并锚固于土层中;或者,所述锚索为压力型锚索,即全长为自由段,不做锚固段。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为工字梁或钢筋混凝土梁。
【文档编号】E02D17/04GK203411972SQ201320398935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5日
【发明者】郭红标 申请人:郭红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