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578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它埋于建筑物各个地基桩柱(6)下面并分别支承各个地基桩柱,它包括:一底端封口的下筒体(2);一置于下筒体里的弹簧组件(3);一上端封口、内径比下筒体外径大、套装在下筒体上且由伸出下筒体上端口的弹簧组件支承的上筒体(1);一固定在上筒体上面且上表面形成内凹式圆孤面(9)的支承座(4),其中,地基桩柱通过球形万向滚轮(7)支承在支承座的内凹式圆孤面上。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冲地震产生的横波和纵波的振动,从而可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大大降低地震的破坏力度,有效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安全保护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
ο
[0002]已知技术中,专利号CN200920056384.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抵抗地震横波纵波振动的装置,包括中空筒状的座体,所述座体的中空筒状内腔中设有具有缓冲地震纵波振动的弹簧,被支承物的桩柱紧密地嵌套于座体内腔内且与弹簧相接触,座体外周上对称设置具有缓冲地震横波振动的多个弹簧组。它埋藏于深地下与房屋基地桩柱相支承,使房屋基地桩柱嵌套于座体内腔内且被弹簧相支承,且在座体外周设置具有缓冲地震横波振动的多组弹簧组,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有效抵抗了地震产生的横波或纵波的振动,增强了房屋的地震抗震能力,大大降低地震的破坏力度,从而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最大的保障。
[0003]由于该装置中缓冲地震横波纵波的机构均采用弹簧,不但结构复杂,制造麻烦,而且由于地震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缓冲地震横波的机构也采用弹簧,缓冲效果不尽理想。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地震横波纵波效果理想、防震抗震效果好的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它埋于建筑物各个地基桩柱下面并分别支承各个地基桩柱,它包括:
[0006]一底端封口的下筒 体;
[0007]一置于下筒体里的弹簧组件;
[0008]一上端封口、内径比下筒体外径大、套装在下筒体上且由伸出下筒体上端口的弹簧组件支承的上筒体;
[0009]一固定在上筒体上面且上表面形成内凹式圆孤面的支承座,其中,地基桩柱通过球形万向滚轮支承在支承座的内凹式圆孤面上。
[0010]上述中,弹簧组件由多层压力弹簧同心套装而成,该支承座与上筒体通过焊接连为一体,该支承座边缘部分有向上的限位折边。
[0011]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0012]本实用新型的抗震防震装置埋藏于地下分别与建筑物的地基桩柱相对应,每个地基桩柱分别由对应的抗震防震装置支承。本实用新型中置于下筒体里的弹簧组件通过弹力可有效缓冲地震产生的纵波的振动,而地基桩柱通过球形万向滚轮支承在支承座的内凹式圆孤面上,该内凹式圆孤面一方面提供地基桩柱带动球形万向滚轮摆动的平台,另一方面利用内凹式圆孤面自身孤度对球形万向滚轮产生的阻力限制球形万向滚轮的运动,可有效缓冲地震产生的横波的振动,从而可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大大降低地震的破坏力度,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防震抗震效果好,便于推广应用。【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承座的立体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承座的剖视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地基桩柱与球形万向滚轮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它埋于建筑物各个地基桩柱6下面并分别支承各个地基桩柱6,它包括:
[0020]一下筒体2,由钢板制成,底端由钢板封口,钢板的板厚和筒体内径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
[0021 ] 一弹簧组件3,置于下筒体2里,弹簧组件3的上端伸出下筒体2上端口,伸出的高度也可根据需要而定,该弹簧组件3由多层压力弹簧8同心套装而成,压力弹簧8的层数和弹力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022]一上筒体1,由钢板制成,上端由钢板封口,内径比下筒体2外径大,套装在下筒体2上且由伸出下筒体上端口的弹簧组件3支承,钢板的板厚和筒体内径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上筒体I的内径大小与下筒体2外径大小有关,只要能保证在压力作用下上筒体I能上下活动即可。
[0023]一固定在上筒体I上面且上表面形成内凹式圆孤面9的支承座4,由钢质材料制成,该支承座4边缘部分有向上的限位折边5,其中,地基桩柱6通过球形万向滚轮7支承在支承座4的内凹式圆孤面9上,图6所示球形万向滚轮7有三个。内凹式圆孤面9大小只要能保证地基桩柱6带动球形万向滚轮7摆动时有足够的位置则可,而内凹式圆孤面9孤度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当孤度大时地基桩柱6带动球形万向滚轮7摆动受到的阻力就大,反之相反。
[0024]本实用新型根据地震时产生的横波和纵向对建筑物的造成破坏,利用置于下筒体里的弹簧组件可有效缓冲地震产生的纵波的振动,支承座中的内凹式圆孤面可有效缓冲地震产生的横波的振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它埋于建筑物各个地基桩柱(6)下面并分别支承各个地基桩柱(6),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底端封口的下筒体(2); 一置于下筒体里的弹簧组件(3); 一上端封口、内径比下筒体(2 )外径大、套装在下筒体(2 )上且由伸出下筒体上端口的弹簧组件(3)支承的上筒体(I); 一固定在上筒体(I)上面且上表面形成内凹式圆孤面(9)的支承座(4),其中,地基桩柱(6 )通过球形万向滚轮(7 )支承在支承座(4 )的内凹式圆孤面(9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组件(3)由多层压力弹簧(8)同心套装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承座(4)与上筒体(I)通过焊接连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承座(4)边缘部分有向上的限位折边(5 )。
【文档编号】E02D31/08GK203383247SQ201320441875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黎宗圣, 李家业 申请人:黎宗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