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6940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盾构井井内周圈的围护桩、设置在所述围护桩顶部的首层平面框架支撑结构以及多层设置在围护桩腰部的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施工二次衬砌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利用混凝土围护桩和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形成用于盾构正常始发施工的盾构井围护结构。
【专利说明】盾构井混凝土围护粧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始发井围护结构,特别是一种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盾构法施工在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和山区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及市政管网等工程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盾构法施工需要提供始发和接收工作井,城市地铁工程一般结合明挖法车站提供盾构始发和接收条件,但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单独设置盾构井的情况,由于盾构始发对平面和空间尺寸都有较大的要求,为了保证盾构井结构的安全稳定,常规做法,需要在盾构始发井二次衬砌施工完成后,在它的保护下实现盾构始发施工。但对于独立设置的盾构井往往没有后期使用功能要求,这就造成盾构井二次衬砌结构的工程浪费,同时造成施工工期的延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该组合支撑结构能够使盾构井不施工二次衬砌。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盾构井井内周圈的围护桩、设置在所述围护桩顶部的首层平面框架支撑结构以及多层设置在围护桩腰部的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
[0005]所述首层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由冠梁及斜支撑I组成,所述冠梁施建在所述围护桩的顶端,所述斜支撑I拉设在所述冠梁的内部。
[0006]所述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由围囹及斜支撑II组成,所述围囹的外侧与所述围护桩的内侧固接,所述斜支撑II拉设在所述围囹的内部。
[0007]所述围囹与所述围护桩之间采用植筋连接,在所述围囹底部设有托架,所述托架与所述围护桩固接。
[0008]所述冠梁、所述围囹、所述斜支撑I和所述斜支撑II均为钢筋混凝土封闭框架结构,且它们的断面均为矩形。
[0009]所述冠梁与所述围护桩采用钢筋相连,并浇筑为整体。
[0010]所述围护桩为钢筋混凝土圆柱体结构。
[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混凝土围护桩和多层平面框架组合的支撑结构,形成空间立体的盾构井围护结构,具备较大的平面净空及竖向净空,满足盾构机具的上下吊装及渣土和管片的水平运输尺寸要求;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无需进行盾构井二次衬砌施工即可进行盾构始发施工,节省了土建工程量及施工工期,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各种盾构法施工的地铁、城市道路、公路和市政管线等隧道工程中需要独立设置盾构井的情况。[0012]综上,本实用新能够在不施工二次衬砌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利用混凝土围护桩和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形成用于盾构正常始发施工的盾构井围护结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首层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围护桩与围囹之间连接示意图。
[0017]图中:1、围护桩;2、冠梁;3、斜支撑I ;4、围囹;5、植筋;6、托架;7、斜支撑II。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9]请参阅图1?图4,一种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盾构井井内周圈的围护桩1、设置在所述围护桩I顶部的首层平面框架支撑结构以及多层设置在围护桩腰部的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护桩I为钢筋混凝土圆柱体结构。所述首层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由冠梁2及斜支撑I 3组成,所述冠梁I施建在所述围护桩I的顶端,所述斜支撑I 3拉设在所述冠梁2的内部。所述冠梁2与所述围护桩I采用钢筋相连,并浇筑为整体。所述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由围囹4及斜支撑II 7组成,所述围囹4的外侧与所述围护桩I的内侧固接,所述斜支撑II 7拉设在所述围囹4的内部。所述围囹4与所述围护桩I之间采用植筋5连接,在所述围囹4底部设有托架6,所述托架6与所述围护桩I固接。所述冠梁2、所述围囹4、所述斜支撑I 3和所述斜支撑II 7均为钢筋混凝土封闭框架结构,且它们的断面均为矩形。
[0021]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
[0022]一)首先在地面施工混凝土围护桩I ;
[0023]二)围护桩I施工完成后,开挖盾构井基坑至首层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的底标高处;
[0024]三)施工桩顶冠梁2及斜支撑I 3,冠梁2与围护桩I采用钢筋相连;
[0025]四)待首层平面框架支撑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继续开挖基坑至腰部第一层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的底标高处,在围护桩I上施工托架6及植筋5,如图4所示,之后绑扎围囹4、斜支撑I 3的钢筋,整体浇筑围囹4和斜支撑I 3的混凝土,完成第一层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的施工;
[0026]五)待第一层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继续开挖基坑至第二层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的底标高处,重复之前第一层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的施工步骤,直至施工完最下一层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
[0027]六)待最下一层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基坑到基坑底设计标高,盾构井结构完成。可以进行盾构始发施工了。
[0028]腰部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的层数由盾构井的具体深度及盾构井周边水文地质情况决定。[0029]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盾构井井内周圈的围护桩、设置在所述围护桩顶部的首层平面框架支撑结构以及多层设置在围护桩腰部的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层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由冠梁及斜支撑I组成,所述冠梁施建在所述围护桩的顶端,所述斜支撑I拉设在所述冠梁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内平面框架支撑结构由围囹及斜支撑II组成,所述围囹的外侧与所述围护桩的内侧固接,所述斜支撑II拉设在所述围囹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囹与所述围护桩之间采用植筋连接,在所述围囹底部设有托架,所述托架与所述围护桩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所述围囹、所述斜支撑I和所述斜支撑II均为钢筋混凝土封闭框架结构,且它们的断面均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与所述围护桩采用钢筋相连,并浇筑为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井混凝土围护桩及多层平面框架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桩为钢筋混凝土圆柱体结构。
【文档编号】E21D1/08GK203476337SQ201320516167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周作顺, 李学峥, 王焰华, 董雪, 边可, 颜莓, 张鸽平, 王小宝 申请人: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