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式煤矿用移动注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0042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轮式煤矿用移动注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式煤矿用移动注浆装置,它主要由泵送系统、料斗总成、机架总成,外壳内的防爆电控系统、主动力系统、液压系统构成,特点在于液压系统由主液压回路、摆动液压回路、搅拌液压回路构成。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紧凑,各组成部分均被整合至专用机架上,移动方便快速、注浆能力强、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等优点,装置出口流量可达50m3/h,出口压力7MPa,最大输送浆液骨料粒径可达50mm。
【专利说明】一种滚轮式煤矿用移动注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浆装置,尤其是涉及煤矿预防性注浆防灭火【技术领域】的滚轮式煤矿用移动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预防性注浆防灭火技术是我国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注浆防灭火是将注浆材料细粒化后加水制备成浆,用水力输送到煤矿井下,注入需防灭火区域内,封堵漏风通道、包裹煤岩阻止氧化、冷却煤岩温度而预防或扑灭矿井火灾,同时也是煤矿安全规程推荐的技术措施。注浆防灭火技术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已被我国煤矿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灭火效果,具有材料来源广泛、工艺系统简单和防灭火效果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在煤矿中已作为一种常备传统的防灭火技术和装备。
[0003]现阶段,我国煤矿预防性注浆防火主要分为地面固定式注浆与井下移动式注浆两种方式,其中,地面固定式注浆主要装置是在矿井地面布置的制浆站,每座制浆站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制浆设备厂房,内有值班室、配电室和泵房;泵房内有水泵,配电机、灰渣泵;二是水源井(可利用井下废水),由水泵房抽取作为制浆水源;三是贮土池及配浆池;最后将注浆管路铺设至井下使用地点,其具有注浆能力大、输送距离远等优点,但系统构成复杂,一次性投资较大,浆液输送过程易致管路堵塞,只能用于井下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且受煤层赋存与生产技术条件影响较大,使用面较窄。井下移动式注浆装置主要是煤矿井下布置的小流量、出口压力较低的移动式注浆装置,其具有移动方便,使用灵活等特点,既可用于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又可用于巷道顶板冒高处背板灌浆充填等方面,但该类型装置泵送均为螺杆泵,故普遍流量较小,一般仅为12m3/h,出口压力为1.2MPa左右且对浆材有较高要求,其能力显然无法满足防火注浆量要求较高的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需求,另外,现有煤矿井下移动式注浆装备用途较为单一,一般情况下仅能用于预防性注浆防火。
[0004]现阶段,我国煤矿井下高温火区或隐患点进行密闭以及通风设施施工作业时缺乏相应技术装备,通常仅靠人工作业,效率低同时危险性较大,不能满足井下应急救援现场需要,现有装置无法完成大骨料材料的远距离输送。
[0005]综上所述,针对采空区注浆防火以及煤矿井下施工作业实际需求,开发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采空区预防性注浆同时还可用于井下应急救援工程施工的大流量可移动式注浆装备,对于提升我国煤矿注浆防火技术装备水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地面固定式制浆站系统构成复杂、投资大、注浆管路易堵塞以及井下移动式注浆装置流量较小无法满足大流量注浆防火要求的实际情况,结合井下应急救援通风设施如密闭等施工作业实际需求,提供一种采用滚轮移动方式,注浆流量较大且浆材适应性强,多功能既可用于采空区预防性注浆防火也可用于煤矿井下应急救援作业如构筑密闭墙、井下巷道硬化路面施工等的注浆装置。[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轮式煤矿用移动注浆装置,它主要由泵送系统、料斗总成、机架总成,外壳内的防爆电控系统、主动力系统、液压系统构成,特点在于液压系统由主液压回路、摆动液压回路、搅拌液压回路构成。
[0008]其中:主液压回路由带有主吸油滤油器的油箱通过高压胶管顺序连接主油泵、主液压回路阀组、主油缸、散热器、带有回油滤油器的油箱构成,摆动液压回路由带有吸油滤油器的油箱通过高压胶管顺序连接恒压泵、摆动液压回路阀组、摆动油缸、油箱构成,搅拌液压回路由带有吸油滤油器的油箱通过高压胶管顺序连接齿轮泵、搅拌液压回路阀组、液压马达、油箱构成。
[0009]其中:泵送系统由输送缸通过水箱中的连接杆连接主油缸构成。
[0010]其中:防爆电控系统由地面装置电控系统防爆设计改进形成。
[0011]其中:料斗总成由眼睛板换位接触切割环,切割环连接带出料口的料斗内的S管构成。
[0012]其中:机架总成由机架及固定在机架底盘上的轮对构成。
[0013]其中:主动力系统为矿用防爆三相异步电动机。
[0014]其中:主油泵为恒功率变量柱塞泵。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紧凑,各组成部分均被整合至专用机架上,移动方便快速、注浆能力强、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等优点,装置出口流量可达50m3/h,出口压力7MPa,最大输送浆液骨料粒径可达50mm。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爆电控系统原理示意图。
[0020]图中:1.料斗总成,2.摆动油缸,3.油箱,4.摆动液压回路阀组,5.散热器,6.主油泵,7.矿用防爆三相异步电动机,8.机架总成,9.主油缸,10.液压马达,25.输送缸,26.轮对,27.主液压回路阀组,28.齿轮泵,29.恒压泵,30.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21]参见图1、图2、图3,一种滚轮式煤矿用移动注浆装置,它主要由泵送系统、料斗总成1、机架总成8,外壳内的防爆电控系统、主动力系统、液压系统构成,特点在于液压系统由主液压回路、摆动液压回路、搅拌液压回路构成。
[0022]其中:主液压回路由带有主吸油滤油器的油箱3通过高压胶管顺序连接主油泵6、主液压回路阀组27、主油缸9、散热器5、带有回油滤油器的油箱3构成,摆动液压回路由带有吸油滤油器的油箱3通过高压胶管顺序连接恒压泵29、摆动液压回路阀组4、摆动油缸2、油箱3构成,搅拌液压回路由带有吸油滤油器的油箱3通过高压胶管顺序连接齿轮泵28、搅拌液压回路阀组、液压马达10、油箱3构成。[0023]其中:泵送系统由输送缸25通过水箱中的连接杆连接主油缸9构成。
[0024]其中:防爆电控系统由地面装置电控系统防爆设计改进形成。
[0025]其中:料斗总成I由眼睛板换位接触切割环,切割环连接带出料口 30的料斗内的S管构成。
[0026]其中:机架总成8由机架及固定在机架底盘上的轮对26构成。
[0027]其中:主动力系统为矿用防爆三相异步电动机7。
[0028]其中:主油泵6为恒功率变量柱塞泵。
[0029]为方便理解简单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两只输送缸活塞分别与主油缸活塞杆连接,在主油缸液压油作用下,作往复运动,一缸前进,则另一缸后退;输送缸出口与料斗连通,S管阀一端接出料口,另一端能过花键轴与摆臂连接,在摆动油缸作用下,可以左右摆动。
[0030]泵送动作时,在主油缸作用下,一只输送缸活塞前进,另一只输送缸活塞后退,同时在摆动油缸作用下,S管阀与输送缸连通,另一只输送缸与料斗连通。这样输送缸活塞后退,便将料斗内的浆液吸入输送缸,另一只输送缸活塞前进,将输送缸内浆液送入S管阀泵出。
[0031]当输送缸活塞后退至行程终端时,触发水箱中的换向装置,主油缸换向,同时摆动油缸换向,使S管阀与输送缸连通,输送缸与料斗连通,这时活塞后退,前进。依次循环,从而实现连续泵送。
【权利要求】
1.一种滚轮式煤矿用移动注浆装置,它主要由泵送系统、料斗总成、机架总成,外壳内的防爆电控系统、主动力系统、液压系统构成,特征在于液压系统由主液压回路、摆动液压回路、搅拌液压回路构成,主液压回路由带有主吸油滤油器的油箱通过高压胶管顺序连接主油泵、主液压回路阀组、主油缸、散热器、带有回油滤油器的油箱构成,摆动液压回路由带有吸油滤油器的油箱通过高压胶管顺序连接恒压泵、摆动液压回路阀组、摆动油缸、油箱构成,搅拌液压回路由带有吸油滤油器的油箱通过高压胶管顺序连接齿轮泵、搅拌液压回路阀组、液压马达、油箱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式煤矿用移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泵送系统由输送缸通过水箱中的连接杆连接主油缸构成,防爆电控系统由地面装置电控系统防爆设计改进形成,料斗总成由眼睛板换位接触切割环,切割环连接带出料口的料斗内的S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轮式煤矿用移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力系统为矿用防爆三相异步电动机,主油泵为恒功率变量柱塞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滚轮式煤矿用移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总成由机架及固定在机架底盘上的轮对构成。
【文档编号】E21F5/02GK203756219SQ201320737363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发明者】王刚, 罗海珠, 梁运涛, 于贵生, 唐辉, 王振伟, 袁洪军, 崔杰, 张卫亮, 曲晓明, 王福厚, 王大强 申请人: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