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592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基础,基础的顶面和底面相互平行并通过竖直设置的立柱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基础顶面设有折页板,折页板与基础顶面的侧边设有相匹配的水平销孔,销孔中设置轴销。和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简化了整体结构,减少了部件数量,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具有更优的承载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抢修塔底座,具体讲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
【背景技术】
[0002]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能源,且具有即时性的特性,一旦输电线路发生破坏,输电中断,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当输电杆塔在极端天气下发生倒塌破坏,或者线路需要改造,或者线路跨越地区道路建筑物建设等情况下,为减少经济损失,需要通过临时支撑结构,即抢修塔,支撑输电线路,确保在短时间内尽快恢复供电或保持不中断供电,如图1示意所示。为满足地形条件多变、不同高度以及施工时间短的要求,抢修塔多采用质量较轻的铝合金材质,构件模块化,以保证设备能快速运抵倒塔现场,并快速组装。通常,在地面放置好基础和底座后,在地面水平组装一定高度的塔身,并使其与底座连接固定,然后树立起来,再通过拉线固定。因此,这个结构一般通过铰接支座的形式,实现水平组装的塔身树立在基础上面。
[0003]输电抢修塔通常高度很高,一般高达几十米,甚至可能达到一百多米。模块化的塔身通过螺栓连续连接,直至满足高度要求,并通过拉线对抢修塔进行固定。这种长细结构承受较大的压荷载,要求抢修塔具有足够的抗弯几何属性,具备尽可能大的失稳临界荷载,才能具备尽可能大的承载能力。
[0004]目前采用的抢修塔底座基本上都属于铰接支座,即在抢修塔的下端近似于铰接约束。此种底座的组成部件数目较多,约束效果不好,影响抢修塔整体在轴压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简化了整体结构,减少了部件数量,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具有更优的承载性能。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基础2,所述基础2的顶面和底面相互平行并通过竖直设置的立柱连接,所述基础底面四角设有固定孔,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基础2顶面设有折页板1,所述折页板I与基础2顶面的侧边设有相匹配的水平销孔,所述销孔中设置轴销3。
[0008]其中,所述折页板I围绕轴销3转动并与基础2顶面形成的夹角为0°?90°。
[0009]其中,所述基础2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所述基础2顶面的面积小于底面的面积。
[0010]其中,所述基础2顶面剩余的三个侧边设有竖直圆孔。
[0011]其中,所述折页板I设有与基础2顶面相对应的竖直圆孔。
[0012]其中,所述折页板I和基础2顶面的竖直圆孔中设有螺栓5。
[0013]其中,所述折页板I上设有基座并与抢修塔塔身4连接。[0014]其中,所述基座与抢修塔塔身4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中设有螺栓。
[0015]其中,制备所述底座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i 0.38%, Cu 0.12%, Mg:
3.2 ?4.1%,Zn 0.27%, Mn:0.18 ?0.66%, Ti..( 0.14%, Cr:0.05 ?0.23%, Fe:0.000 ?0.400 %,余量为 Al。
[0016]其中,制备所述底座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i:0.35%, Cu:0.10%, Mg:3.8%,Zn:0.22%, Mn:0.47%, T1:0.08%, Cr:0.15%, Fe:0.250%,余量为 Al。
[0017]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8]1、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简化了整体结构。相比铰接结构的上下支座及加强肋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直接简化为平板状,球铰简化为轴销,加工成本,结构质量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0019]2、减少了部件数量,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可靠性。本发明提供的基础结合替代了传统的铰接下支座加基础的功能,减少了部件数量。
[0020]3、组装完成后的结构下端约束为固定端约束,针对长细承压结构,具有更优的承载性能。
[0021]4、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结构承载的抢修塔的高度比传统结构承载的高度更高。
[0022]5、采用的材料配比,坚固耐用,提高了底座的承载性能,并且延长了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抢修塔的应用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1、折页板;2、基础;3、轴销;4、塔身;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本实施例以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为例,如图2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点包括:折页板1、基础2、轴销3、塔身4、螺栓5。将基础2水平安装在地面,通过基础2底面四角的固定孔固定,将折页板I与基础2顶面的销孔对接后插入轴销3,打开折页板1,使折页板I与基础2顶面的夹角保持在90°,将水平放置的抢修塔塔身4与折页板I的基座对接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树立抢修塔塔身4,折页板I围绕轴销3转动直至与基础2顶面贴合,此时折页板I与基础2顶面的夹角为0°,在折页板I和基础2顶面的相对应的通孔中安装螺栓5并紧固,至此抢修塔塔身4树立在底座上。
[0029]本发明提供的抢修塔底座折页式连接结构与传统铰接连接的区别在于,折页式结构在满足树立和放倒塔身的功能要求的同时,大大简化了部件的结构形式,而且,减少了部件的数量,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能。另一方面,抢修塔树立完成后,整塔结构的下端约束方式有所不同,传统的铰接连接近似于铰接连接,而本发明提供的折页式连接结构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为固定约束连接,针对长细结构承压的特征,本发明提供的折页式连接结构更有利于提闻整体结构的承压临界荷载。[0030]应用欧拉公式表示细长受压结构的临界荷载:
【权利要求】
1.一种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基础(2),所述基础(2)的顶面和底面相互平行并通过竖直设置的立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2)顶面设有折页板(1),所述折页板(I)与基础(2)顶面的侧边设有相匹配的水平销孔,所述销孔中设置轴销(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板(I)围绕轴销(3)转动并与基础(2)顶面形成的夹角为0°~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2)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所述基础(2)顶面的面积小于底面的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2)顶面剩余的三个侧边设有竖直圆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板(I)设有与基础(2)顶面相对应的竖直圆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板(I)和基础(2)顶面的竖直圆孔中设有螺栓(5)。
7.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板(I)上设有基座并与抢修塔塔身(4)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抢修塔塔身(4)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中设有螺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底座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1:≤ 0.38%, Cu:≤ 0.12%, Mg:3.2 ~4.1%,Zn..( 0.27%, Mn:0.18 ~0.66%, Ti S 0.14%, Cr:0.05 ~0.23%, Fe:0.000 ~0.400%,余量为 Al。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电线路抢修塔底座,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底座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i:0.35%, Cu:0.10%, Mg:3.8%, Zn:0.22%, Mn:0.47%, Ti:0.08%, Cr:0.15%, Fe:0.250%,余量为 Al。
【文档编号】E02D27/42GK103982078SQ201410224768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发明者】胡晓光, 杨靖波, 韩军科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