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765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以拆合的网体、置于网体内的土工布内胆;所述可以拆合的网体包括可折叠或弯曲变形的网围成的两端开口的网筒或网箱;所述网筒或网箱的两端开口具有网盖;所述网筒或网箱两端开口与网盖的连接处具有由网骨构成的网骨架。所述土工布内胆在网筒或网箱的一开口端具有开合盖。本发明方案解决了半刚性护坡不能绿化和生物多样性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柔性护坡安全性相对较低的问题,护坡可以兼具半刚性护坡技术和柔性护坡技术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边坡护理的护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刚性护坡如水泥挡墙、混凝土护坡,砌石护坡,由于表面无绿化,景观效果极差,还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破坏边坡的生态体系。
[0003]于是,出现了半刚性边坡如石笼网护坡、框格护坡等新型的护坡方式,试图解决景观和生态问题。石笼网护坡由于装填石头,本身没有土壤,绿化多采用爬藤植物,虽然没有阻隔地下水的交换,但由于本身无植被,也无法解决生态问题。框格护坡虽然有面积较大的绿化和植被,雨水下易导致表层土壤流失,洪水时易导致框格内植物和土壤被整体冲毁。
[0004]于是,出现了柔性护坡如生态袋护坡,生态袋护坡景观效果良好,植被可有效恢复边坡生态,但是,生态袋护坡只适用于低缓边坡,高陡边坡安全性降低;在面对洪水的瞬时冲刷时,更容易导致整体坍塌。
[0005]而真正实用的护坡,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首先应该是安全的,即边坡结构稳定,能够适应一定范围的沉降,能够抵御洪水的冲刷;
其次应该是生态的,河道不用截弯取直,保持河道原有自然形态,植被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形成小生态群落,促进生态系统平衡,植物根系生长发育成熟后还能巩固边坡稳定性;再次应该是美观的,草本、灌木、乔木自由搭配,所使用的边坡建筑材料可以与框格、廊桥、平台等搭配,提高驳岸(亦即护坡)的亲水性;
最后应该是经济的,减少开挖量,且开挖的土方能就地处理,降低工程费用。


【发明内容】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美观的生态护坡复合箱。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以拆合的网体、置于网体内的土工布内胆;所述可以拆合的网体包括可折叠或弯曲变形的网围成的两端开口的网筒或网箱;所述网筒或网箱的两端开口具有网盖;所述网筒或网箱两端开口与网盖的连接处具有由网骨构成的网骨架,所述土工布内胆在网筒或网箱的一开口端具有开合盖。
[0008]开合盖的与土工布内胆可以连在一块,为了方便起见,开合盖的材料与土工布内胆的材料相同。在土工布内胆中通过填充砂石、土壤等填充物,以便护坡能够更加安全稳定,设置了开合盖后,能够有效的防治土工布内胆当中的砂石和土壤等填充物被雨水所冲刷出来,从而保证生态复合箱结构稳定。
[0009]本发明的土工布内胆由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由聚丙烯(PP)或者聚酯纤维(PET)为原材料加工而成,其尺寸与外箱相同。
[0010]进一步,所述网骨架固设于网筒或网箱的开口端的口沿或/和网盖的边沿上。
[0011]优选的,所述网箱在网体的折叠边处设置有网骨。通过设置网骨能够更好的使复合箱塑形以便复合箱堆叠更加平整,从而使护坡更加安全。
[0012]优选的,所述土工布内胆填充有能够使种子附着的种子基床。种子基床可以是天然椰丝制成的椰膜,天然椰丝降解后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养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也可以是聚乙烯生态膜;也可以是玻璃纤维制成的玻纤毯。所使用的材料根据装填土壤的肥力使用不同的种子基床。在填充料装填完毕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在填充料顶部铺设种子基床,然后将种子均匀播撒到种子基床之上,然后封闭内胆和网体。通过使用种子基床,可以使种子附着其上,防止了因为雨水或泥土砂石的流失而带走填充物中的种子。
[0013]在进行生态复合箱垒砌时,根据设计需要,播种种子的面成为坡体的裸露面。普通的生态护坡多采用表面播种,如抹播或喷播,表面播种需要在边坡施工完成后单独施工,且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如雨水冲刷可能导致种子流失。而生态复合箱在箱内播种,与边坡施工同步,而且可以就地取材,即节省工时,又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简单快速高效。
[0014]通过在复合箱中播种长成,以生态复合箱为载体,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作用,形成多位一体的良性生态体系,从而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促进作用。丰富的水源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生态复合箱内填充的土壤成为种子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选择乔木、灌木、草本等合理搭配,还可营造高低错落的的植物景观,从而使护坡更加美观。
[0015]采用本发明方案,由于生态复合箱兼具刚性护坡和柔性护坡的特点,生态复合箱可以根据岸线的曲度进行垒砌,河道不用截弯取直,保持河道原有自然形态,植被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形成小生态群落,植物根系生长发育成熟后还能巩固边坡稳定性。
[0016]优选的,所述网由钢丝编织构成。还可以使用铁丝或其他强度较高的材料编织构成本发明的网。钢丝编织成的网其本身刚柔结合,如果用于河道护坡,其柔性的结构可以使河道岸线不用截弯取直,使河道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河道岸线得到维护和保持。
[0017]进一步,构成所述的网的钢丝的表层包覆有金属镀层或PVC层。使用金属镀层或PVC层,大大提高了复合箱的耐腐蚀性,抗拉强度,一般可通过使用铝材、锌材、铝锌合金等其他能够防腐蚀的材料镀在或者包覆在钢丝表面。
[0018]优选的,构成所述网的钢丝的直径在2-4_之间。
[0019]优选的,所述网骨的直径在4_8mm之间。
[002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为实现上述目的,使用时将土工布内胆置于网体之中,在内胆内装填块石和土壤或/和砂石等现有材料的填充物,在填充物顶部平铺种子基床,在种子基床之上播种,然后封闭土工布内胆和网体,从而构成了施工过程当中护坡的建筑材料即生态复合箱,最后根据各种地形将装填好的复合箱码放堆叠,构成了边坡的保护结构。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案解决了半刚性护坡不能绿化和生物多样性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柔性护坡安全性相对较低的问题,护坡可以兼具半刚性护坡技术和柔性护坡技术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本发明带网箱的网体的开合图;
图2是本发明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复合箱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种子基床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网丝的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图7中A-A线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2、网骨;3、网箱;4、网盖;5、土工布内胆;6开合盖;7、种子基床;8、钢丝;
9、金属镀层;10、种子;11、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
【发明内容】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24]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包括可以拆合的网I体、置于网I体内的土工布内胆5 ;所述土工布内胆5上具有与土工布内胆5连接在一起的开合盖6 ;所述可以拆合的网体包括可折叠或弯曲变形的网I围成的两端开口的网筒或网箱3 ;所述网筒或网箱3的两端开口具有网盖4 ;所述网筒或网箱3两端开口与网盖4的连接处具有由网骨2构成的网骨架,所述土工布内胆5在网筒或网箱3的一开口端具有开合盖6。所述网骨架固设于网筒或网箱3的开口端的口沿或/和网盖4的边沿上,所述网箱3在网体的折叠边处也设置有网骨2。所述土工布内胆5填充有能够使种子10附着的种子基床7。所述网I由钢丝8编织构成,构成所述的网I的钢丝8的表层包覆有金属镀层9或PVC层。构成所述网I的钢丝8的直径在2-4mm之间;所述网骨2的直径在4_8mm之间。
[0025]在下述实施例方式中网体均为包括网箱3的网体。
[0026]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在平地平置网体,将内胆置于网体内贴紧;
在生态复合箱内胆内装填石头和土壤和砂石等填充物11,视不同工程边坡的要求不同,装填石头和土壤的比例会有所不同,但土壤的装填比例不能低于30%,装填过程中需要不断夯实,使装填土壤和硬石头硬加密实,如果土壤肥力不足,可在土壤中添加肥料或营养齐U。生态复合箱内胆内装填物料至顶部时,在物料上方平铺种子基床7。当装填土壤较为贫瘠时,宜采用生态椰膜;土壤肥力适中时,宜采用玻纤毯;土壤较为肥沃时,宜采用聚乙烯生态膜。在种子基床7上均匀播撒植物种子10。如采用生态椰膜或玻纤毯,可在种子基床7上直接播撒,如采用聚乙烯生态膜时,需要在播撒植物种子10前涂抹粘合液固定种子10。播洒种子10完毕后封闭护坡土工布内胆5的开合盖6和网体的盖体。土工布内胆5封闭不用特殊处理,只需保证内胆顶部完全覆盖种子基床7,外箱封闭时使用绑丝将网体的盖体固定。至此,单个护坡生态复合箱的现场施工即告完成(参见图7、图8)。
[0027]护坡生态复合箱可按设计意图,工厂化生产制作出半成品,施工现场则按设计图进行组装定型,操作简便、受气候干扰小,且适宜于机械化操作,既可保证施工质量又可加快工程进度,而且填充物11可就地取材,方便异常。
[0028]实施例二
参见图9,当边坡平缓时,边坡施工中,准备好若干实施例一当中的护坡生态复合箱,平整边坡斜面,固定好低矮一侧的前几层护坡生态复合箱,然后将其他护坡复合箱紧密堆叠在同一斜面上,最后平整上表面即可;施工过程中,种子基床7均置于上表面。根据坡高和施工要求,可配合锚杆或土工格栅等其他方式使用。
[0029]实施例三
参见图10,当边坡的坡度大于30°时,边坡施工中,准备好若干实施例一当中的护坡生态复合箱,然后对坡面进行修整并夯实,再将生态复合箱至下而上进行压叠垒砌至坡顶。
[0030]为了实现生态复合箱形成上下压叠,根据坡度的不同可以调整生态复合箱的长宽比例。
[0031]在压叠垒砌前,为了不浪费种子10,在护坡生态复合箱压叠的重合部分不必播撒种子10。当坡度为90°时,可以将护坡生态复合箱垂直压叠垒砌。根据坡高和施工要求,可配合锚杆或土工格栅等其他方式使用。
[0032]当边坡为填方边坡时,为了提高边坡的稳定性,还可以结合锚杆或土工格栅使用。
[0033]实施例四
参见图11,当边坡坡度介于30° -45°之间时,还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施工。
[0034]边坡施工中,准备好若干实施例一当中的护坡生态复合箱,不适宜将护坡生态复合箱堆叠与同一坡面时,就需要在边坡上整理出阶梯以放置护坡生态复合箱。施工时,固定好最下层的护坡生态复合箱,将上一层的护坡生态复合箱通过修理阶梯的宽度卡紧在阶梯和护坡生态复合箱之间,然后依次垒砌即可。为了将生态复合箱联结为一体,在相邻的两个生态复合箱的重叠面上,通过绑丝将网骨绑在一起。
【权利要求】
1.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以拆合的网体、置于网体内的土工布内胆(5);所述可以拆合的网体包括可折叠或弯曲变形的网(I)围成的两端开口的网筒或网箱(3);所述网筒或网箱(3)的两端开口具有网盖(4);所述网筒或网箱(3)两端开口与网盖(4)的连接处具有由网骨(2)构成的网骨(2)架;所述土工布内胆(5)在网筒或网箱(3)的一开口端具有开合盖(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坡的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骨(2)架固设于网筒或网箱(3)的开口端的口沿或/和网盖(4)的边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护坡的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3)在网体的折叠边处设置有网骨(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坡的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内胆由聚丙烯或聚酯纤维加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内胆(5)填充有能够使种子(10)附着的种子基床(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护坡的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基床(7)为天然椰丝制成的椰膜或聚乙烯生态膜或玻璃纤维制成的玻纤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坡的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I)由钢丝(8)编织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护坡的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的网(I)的钢丝(8)的表层包覆有金属镀层(9)或PVC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网(I)的钢丝(8)的直径在2-4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坡生态复合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骨(2)的直径在4-8mm之间。
【文档编号】E02D17/20GK104153379SQ201410391388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1日
【发明者】严伟 申请人:重庆威卡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