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953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泵站和阀组,与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上的拉杆油缸、工程油缸和液压马达控制连接,泵站包括油箱、手动泵、电机、油泵、吸油滤油器和回油滤油器;阀组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组阀、第二组阀和第三组阀。本发明能够在地铁隧道进水时实现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快速安全的关闭;既能满足平时靠电力驱动泵站,操作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还具有当一套泵站失效时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仍能正常开启的特点;还能满足电力供应中断时,既可以在机房操作手动泵完成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启闭,又能在区间采用传统的手动方式操作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启闭共2种模式的操作。
【专利说明】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开立转式防护门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根据我国《人防法》的相关规定,地铁工程建设时必须要兼顾战时人民防空的需要,又根据《地铁设计规范》及《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要求,对下穿河流或湖泊等水域的地铁工程,应在进出水域的两端适当位置设防护密闭兼防淹门或采取其他防淹措施。防淹门系统作为一种防灾设备,是在区间隧道突发事故时阻止江河水涌入地铁车站的有效屏障。
[0003]现有的地铁区间防淹门主要包括平开立转式、升降式和平推式三种结构,其中升降式防淹门需要在门洞上方设置一个大于门洞尺寸的设备机房,机房净空相对较高,在紧急情况下手动控制闸门关闭时,解锁复杂,闸门下落无缓冲,容易损伤轨道和道床,造成维修成本增加;而通常采用的平开立转式防淹门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手工开启方式、电机驱动方式或液压驱动方式,其中手工开启费时费力,而且在大水头压力下去操作设备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电机驱动方式的主要缺点是系统防水处理比较复杂,在水淹状态下的可靠性无法保证,相对来说液压驱动是最科学的一种方式,但是采用液压驱动也存在电力供应切断,泵站机械故障无法启动等风险,从而影响防淹门的启闭。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提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能够阻止或降低地铁因受灾影响运营的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包括泵站和阀组,与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上的拉杆油缸、工程油缸和液压马达控制连接,其特征在于:泵站包括油箱、手动泵、电机、油泵、吸油滤油器和回油滤油器,电机用于驱动油泵,手动泵与油泵并联设置,手动泵和油泵的吸油管路通过吸油滤油器与油箱连通,手动泵和油泵的出油管路与阀组的进油管路连通,阀组的回油管路通过回油滤油器与油箱连通;阀组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组阀、第二组阀和第三组阀,第一组阀、第二组阀和第三组阀分别由一个电磁换向阀和一个手动换向阀并联搭接而成;拉杆油缸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两位两通手动锥阀、第一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和第一组阀与阀组的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连通,第一组阀与阀组的进油管路之间设有第一节流阀;工程油缸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二两位两通手动锥阀、第二叠加式单向节流阀、第二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和第二组阀与阀组的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连通;液压马达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三两位两通手动锥阀和第三组阀与阀组的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连通,第三组阀与阀组的进油管路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阀。
[0006]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内还设置有空气滤清器、液位计、液位继电器和电接点温度i+o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手动泵和油泵的出油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表、压力表开关和压力继电器。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油泵的出油管路与阀组的回油管路之间增设一个电磁换向阀。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手动泵和油泵的出油管路与阀组的回油管路之间增设直动式溢流阀。
[0010]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系统中额外增设一套泵站、阀组以及拉杆油缸、工程油缸和液压马达作为备用液压系统,所述备用液压系统中的泵站和阀组与所述液压系统中的泵站和阀组通过备用手动换向阀连通。
[0011]本发明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能够在地铁隧道进水时实现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快速安全关闭;既能满足平时靠电力驱动泵站,操作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还具有当一套泵站失效时、使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仍能正常开启的特点;还能满足电力供应中断时,既可以在机房操作手动泵完成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启闭,又能在区间采用传统的手动方式操作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启闭共2种模式的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时的俯视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4为图2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5为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闭锁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6为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0018]图7为泵站的示意图。
[0019]图8为阀组的示意图。
[0020]图9为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包括备用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安装在地铁正线区间内,具有密闭隔断功能,能够在地铁隧道进水时实现快速安全的关闭,其包括门扇1、钢门框2、铰页3、启闭装置4、限位装置5和闭锁装置6,钢门框2固定在墙体100中,门扇I通过铰页3连接在钢门框2上,门扇I能够绕铰页3旋转转动;其中,当门扇I转动到与钢门框2贴合时实现所述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关闭,当门扇I转动远离钢门框2时实现所述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开启;所述启闭装置4用于推动门扇I绕铰页3旋转,从而使门扇I与钢门框2贴合或远离以实现开启或关闭;所述限位装置5主要用于门扇I开启状态下将门固定住,限制门的摆动,并通过此装置承担一部分门扇I重力,防止门长时间悬挂变形;所述闭锁装置6用于通过闭锁头运动(插入闭锁孔内或脱离闭锁孔)来实施关锁和开锁,同时驱动门扇I向钢门框2方向平移,压缩钢门框2上的密封胶条,可实现门扇I的开闭要求和门扇与钢门框的密闭要求。
[0023]在图1和图2中,所述启闭装置4包括启闭架前臂41、启闭架后臂42和工程油缸43,启闭架前臂41的前端铰接在门扇I上,启闭架前臂41的后端与启闭架后臂42的前端铰接,启闭架后臂42的后端铰接在墙体100上,工程油缸43能够驱动启闭架前臂41和启闭架后臂42伸展或收缩,从而能够推动门扇I绕铰页3旋转转动;如图2中的状态101所示,工程油缸43驱动启闭架前臂41和启闭架后臂42伸展,启闭装置4推动门扇I绕铰页3旋转与钢门框2贴合,从而实现所述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关闭;如图2中的状态102所示,工程油缸43驱动启闭架前臂41和启闭架后臂42收缩,启闭装置4推动门扇I绕铰页3旋转与钢门框2远离,从而实现所述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开启。
[0024]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装置5包括限位柱51、拉杆油缸52、插销53、联接座54、锁链固定销55和限位柱导套56,拉杆油缸52和限位柱导套56固定在门扇I上;其中,通过将限位柱51插入限位器支座(未示出)中将门固定住以限制门的摆动,拉杆油缸52用于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能量,依靠其活塞杆的伸缩来控制限位柱51的升降,插销53用于将联接座54与锁链固定销55连接在一起,限位柱导套56用于导向限位柱51。所述限位装置5在关门动作下的工作过程如下:液动情况下,安装在门扇I上的拉杆油缸52将限位柱51和锁链固定销55拔出后,发出信号,拉杆油缸52停止工作并闭锁;手动情况下,先将插销53拔出,再手动将限位柱51和锁链固定销55拔出,即可完成解锁限位装置5 ;所述限位装置5的开门动作是关门动作的逆序。
[0025]如图5所示,所述闭锁装置6包括手轮61、链条62、主动链轮63、从动链轮64和液压马达65,液压马达65和手轮61安装在门扇I上,液压马达65通过主动链轮63和链条62带动从动链轮64转动,从而带动手轮64转动以实现门扇I的闭锁和解除闭锁,并同时驱动门扇I向钢门框2方向平移,压缩钢门框2上的密封胶条,可实现门扇I的开闭要求和门扇与钢门框的密闭要求。
[0026]同时,为了实现所述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在地铁隧道进水时能够快速安全的关闭,而且能够同时满足电控操作和手动操作的需求,所述工程油缸43、拉杆油缸52和液压马达65由所述的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驱动。具体地,如图6所示,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包括泵站10和阀组11。
[0027]如图7所示,所述泵站10包括油箱101、手动泵102、电机103、油泵104、吸油滤油器105和回油滤油器106,电机103用于驱动油泵104,手动泵102与油泵104并联设置,手动泵102和油泵104的吸油管路107通过吸油滤油器105与油箱101连通,手动泵102和油泵104的出油管路108与阀组的进油管路116连通,阀组的回油管路117通过回油滤油器106与油箱101连通。
[0028]如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阀组11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组阀111、第二组阀112和第三组阀113,第一组阀111、第二组阀112和第三组阀113分别由一个电磁换向阀114和一个手动换向阀115并联搭接而成。
[0029]其中,拉杆油缸52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两位两通手动锥阀521、第一叠加式液控单向阀522和第一组阀111与阀组11的进油管路116和回油管路117相连通,第一组阀111与阀组11的进油管路116之间设有第一节流阀118。
[0030]其中,工程油缸43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二两位两通手动锥阀431、第二叠加式单向节流阀432、第二叠加式液控单向阀433和第二组阀112与阀组11的进油管路116和回油管路117相连通。
[0031]其中,液压马达65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三两位两通手动锥阀651和第三组阀113与阀组11的进油管路116和回油管路117相连通,第三组阀113与阀组11的进油管路116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阀119。
[0032]在图7中,所述油箱101内还设置有空气滤清器12、液位计13、液位继电器14和电接点温度计15 ;其中,空气滤清器12主要负责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液位计13的作用是观察油箱内油面高度(最高油面和最低油面),液位继电器14用于控制液面的高度,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液位继电器14就会动作以切断电源,电接点温度计15用于对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和报警。同时,在所述手动泵102和油泵104的出油管路108上还设置有压力表16、压力表开关17和压力继电器18 ;其中,压力表16用于显不出油管内压力,压力表开关17主要用于切断压力表16和油路的连接,或调节开口度大小起着阻止作用,减轻压力表16急剧跳动,防止压力表16损坏,压力继电器18用于将油液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当油液压力达到压力继电器18的调定压力时,其能够自动断电以实现对系统的保护。
[0033]进一步地,在所述油泵104的出油管路108与阀组11的回油管路117之间增设电磁换向阀19,电磁换向阀19能够控制油液的流动方向,即控制油液流向执行元件还是直接流回油箱101。在所述手动泵102和油泵104的出油管路108与阀组11的回油管路117之间增设直动式溢流阀20,直动式溢流阀20用于保护执行元件过载,对液压系统进行保护。
[0034]如图9所示,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液压系统同时可以实现电控液压启动操作和手动操作两种模式,手动操作模式可以在电力线路受损时作为备用;优选地,所述液压系统中额外增设一套泵站10、阀组11以及拉杆油缸52、工程油缸43和液压马达65作为备用液压系统120,所述备用液压系统120中的泵站10和阀组11与所述液压系统中的泵站10和阀组11通过备用手动换向阀21连通;这样本发明所述的液压系统存在两套互为备份的子系统,当一套失效时,可以切换到另一套继续驱动工作。
[0035]以上内容对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及其液压系统进行了具体描述,并且结合附图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内容的局限,所以凡依据本发明的技术要点进行的任何改进、等同修改和替换等,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包括泵站和阀组,与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上的拉杆油缸、工程油缸和液压马达控制连接,其特征在于:泵站包括油箱、手动泵、电机、油泵、吸油滤油器和回油滤油器,电机用于驱动油泵,手动泵与油泵并联设置,手动泵和油泵的吸油管路通过吸油滤油器与油箱连通,手动泵和油泵的出油管路与阀组的进油管路连通,阀组的回油管路通过回油滤油器与油箱连通;阀组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组阀、第二组阀和第三组阀,第一组阀、第二组阀和第三组阀分别由一个电磁换向阀和一个手动换向阀并联搭接而成;拉杆油缸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两位两通手动锥阀、第一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和第一组阀与阀组的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连通,第一组阀与阀组的进油管路之间设有第一节流阀;工程油缸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二两位两通手动锥阀、第二叠加式单向节流阀、第二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和第二组阀与阀组的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连通;液压马达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三两位两通手动锥阀和第三组阀与阀组的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连通,第三组阀与阀组的进油管路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内还设置有空气滤清器、液位计、液位继电器和电接点温度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动泵和油泵的出油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表、压力表开关和压力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泵的出油管路与阀组的回油管路之间增设一个电磁换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动泵和油泵的出油管路与阀组的回油管路之间增设直动式溢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中额外增设一套泵站、阀组以及拉杆油缸、工程油缸和液压马达作为备用液压系统,所述备用液压系统中的泵站和阀组与所述液压系统中的泵站和阀组通过备用手动换向阀连通。
【文档编号】E21F17/12GK104454804SQ20141060984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发明者】张瑞龙, 田江泽, 卢屹东, 袁代光, 徐胜, 陈华明, 刘颖, 王淑敬, 郭士博, 景座正, 尚文涛 申请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