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0953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属于综采设备的防护装置领域,包括防护栏;防护栏为剪叉机构,剪叉机构的一端与转载机的机尾连接,另一端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具有可伸缩的特点,能够有效防止人员失足踏入转载机,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综采设备的防护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煤矿井下生产综采设备使用过程中,通常机头操作人员和顺槽操作人员需要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点进行生产操作。但是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点有刮板高速运转,如有人员在行走过程中失足踏入转载机,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现有的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为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的一端与转载机的机尾连接,另一端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剪叉机构包括若干剪叉臂,两个所述剪叉臂在各自中部活动铰接形成X形的剪叉单元,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叉单元的相对的所述剪叉臂的端部铰接。通过设置X形的所述剪叉单元,并将所述剪叉单元在相对的所述剪叉臂的端部铰接,使得所述剪叉机构可伸缩,并且结构稳固,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地防止人员失足踏入转载机。
[0007]进一步地,所述剪叉机构包括若干分剪叉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分剪叉机构之间设置有防护板。通过设置所述防护板,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对所述剪叉机构起到加强的作用,更加有效地防止人员失足踏入转载机。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剪叉机构为两个,且为上下并排设置。通过设置上下并排的两个所述剪叉机构,增大了防护的面积,防护效果更好。
[0009]进一步地,上方的所述剪叉机构的下侧与下方的所述剪叉机构的上侧连接。使并排的两个所述剪叉机构相连,形成一个具有上下两排剪叉的剪叉机构,在增大防护面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同步伸缩。
[0010]进一步地,转载机机尾以及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均设置有连接立柱,所述剪叉机构的两端均设置有卡环;
[0011]所述卡环包括相对设置两个弧形部,两个所述弧形部的一端均与所述剪叉机构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0012]两个所述连接立柱在相同高度的位置对应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卡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卡紧。
[0013]通过在所述剪叉机构设置所述卡环,打开所述卡环,并调节所述卡环在不同的所述环形凹槽内卡紧,实现所述剪叉机构所处高度的调节,可根据具体的实际工况,调节所述剪叉机构的高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剪叉机构的下侧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包括多根金属链,所述金属链包括竖向金属链和横向金属链,所述竖向金属链的一端与所述剪叉机构的下侧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相邻的两根所述竖向金属链通过所述横向金属链连接。
[0015]通过设置所述防护网,能够起到阻挡和防护的作用。在转载机停运阶段,人员将浮煤铲入转载机,防止浮煤再次撒出。然后是在转载机开启阶段,防止施工材料、工具、人员等误入转载机。
[0016]进一步地,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剪叉机构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滑轨,靠近所述横杆的所述金属链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使得在所述剪叉机构伸缩时,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滑轨内滑动,进而带动所述金属链运动,防止所述剪叉机构在收缩时所述金属链落到转载机台面上,造成安全事故。
[0017]进一步地,所述剪叉机构的下侧与转载机台面具有间隙。方便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浮煤清理,通过转载机进行运输。
[0018]进一步地,所述剪叉机构上贴有荧光反光材料。井下生产照明仅依靠工人自带矿灯,现场生产光照度较差,通过设置在所述剪叉机构上贴上荧光反光材料,使人员在通行或者是工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人员视觉分辨能力,更加安全可靠。
[0019]本发明通过在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上设置防护栏,防护栏为剪叉机构,将剪叉机构的一端与转载机的机尾连接,另一端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连接,工作时,当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采煤工作面处于割煤前状态时,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的剪叉机构为收缩状态;当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随着割煤向前移动,带动剪叉机构伸开,起到防护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人员失足踏入转载机,此时转载机处于开启阶段,转载机中间双链条高速运转,人员失足踏入转载机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0020]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具有可伸缩的特点,能够有效防止人员失足踏入转载机,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结构;
[0022]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结构;
[0023]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环形凹槽处的连接立柱的横截面剖视结构;
[0024]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剪叉机构的结构;
[0025]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剪叉机构的结构;
[0026]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剪叉机构的结构;
[0027]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结构;
[0028]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横杆的横截面剖视结构。
[0029]附图中,附图标记表示的结构如下所示:
[0030]101-转载机;102-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03-连接立柱;104-环形凹槽;
[0031]201-剪叉机构;202_剪叉臂;203_卡环;204_弧形部;205_金属链;206_竖向金属链;207_横向金属链;
[0032]301-分剪叉机构;302-防护板;
[0033]401-横杆;402_ 滑轨;403_ 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发现,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点处于敞开状态,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失足踏入转载机,而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点有刮板高速运转,人员误入转载机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0035]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想到在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以防止人员误入转载机,为保证防护装置的防护作用,防护装置采用可伸缩的剪叉机构,剪叉机构随着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工作时的运动相应地伸缩,很好地防止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失足踏入转载机,安全可靠。
[003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
[0037]实施例1
[0038]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结构;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该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栏。防护栏为剪叉机构201,剪叉机构201的一端与转载机101的机尾连接,另一端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02连接。剪叉机构201两端分别与转载机101的机尾和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02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直接焊接,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
[0039]工作时,当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02的采煤工作面处于割煤前状态时,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的剪叉机构201为收缩状态;当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02随着割煤向前移动,带动剪叉机构201伸开,起到防护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人员失足踏入转载机101,此时转载机101处于开启阶段,转载机101中间双链条高速运转,人员失足踏入转载机101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0040]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具有可伸缩的特点,能够有效防止人员失足踏入转载机101,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可靠。
[0041]实施例2
[0042]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结构;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该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包含实施例1提供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的全部技术特征,并且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0043]请参阅图2,剪叉机构201包括若干剪叉臂202,两个剪叉臂202在各自中部活动铰接形成X形的剪叉单元,相邻的两个剪叉单元的相对的剪叉臂202的端部铰接。通过设置X形的剪叉单元,并将剪叉单元在相对的剪叉臂202的端部铰接,使得剪叉机构201可伸缩,并且结构稳固,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地防止人员失足踏入转载机101。作为优选,剪叉机构201的铰接处均采用螺栓连接。
[0044]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环形凹槽104处的连接立柱103的横截面剖视结构;请参阅图2和图3,转载机101机尾以及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02均设置有连接立柱103,剪叉机构201的两端均设置有卡环203。卡环203包括相对设置两个弧形部204,两个弧形部204的一端均与剪叉机构201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两个连接立柱103在相同高度的位置对应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104,卡环203在环形凹槽104内卡紧。弧形部204与剪叉机构201的连接可以采用铰接,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只有弧形部204能够绕着与剪叉机构201的连接点转动即可。
[0045]在使用卡环203进行连接时,先打开卡环203,两个弧形部204绕剪叉机构201上的连接点同时相对地向外侧转动,然后将卡环203绕在环形凹槽104处,将两个弧形部204绕剪叉机构201上的连接点同时相对地向内侧转动,再通过螺栓将两个弧形部204远离剪叉机构201的一端连接,使卡环203在环形凹槽104内卡紧。两个卡环203分别卡紧于两个连接立柱103相同高度的环形凹槽104内。
[0046]通过在剪叉机构201设置卡环203,打开卡环203,并调节卡环203在不同高度的环形凹槽104内卡紧,实现剪叉机构201所处高度的调节,可根据具体的实际工况,调节剪叉机构201的高度。
[0047]请参阅图2,剪叉机构201的下侧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包括多根金属链205,金属链205包括竖向金属链206和横向金属链207,竖向金属链206的一端与剪叉机构201的下侧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相邻的两根竖向金属链206通过横向金属链207连接。
[0048]通过设置防护网,能够起到阻挡和防护的作用,并且使得剪叉机构201的下侧与转载机101台面通过防护网产生一定的间隙。在转载机101停运阶段,人员将浮煤铲入转载机101,防止浮煤再次撒出。然后是在转载机101开启阶段,防止施工材料、工具、人员等误入转载机101。
[0049]请参阅图2,剪叉机构201的下侧与转载机101台面具有间隙。方便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浮煤清理,通过转载机101进行运输。
[0050]剪叉机构201上贴有荧光反光材料。井下生产照明仅依靠工人自带矿灯,现场生产光照度较差,通过设置在剪叉机构201上贴上荧光反光材料,使人员在通行或者是工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人员视觉分辨能力,更加安全可靠。
[0051]实施例3
[0052]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剪叉机构201的结构;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该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与实施例2提供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的区别仅在于:
[0053]剪叉机构201包括若干分剪叉机构301,相邻的两个分剪叉机构301之间设置有防护板302。通过设置防护板302,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对剪叉机构201起到加强的作用,更加有效地防止人员失足踏入转载机101。
[0054]实施例4
[0055]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剪叉机构201的结构;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该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与实施例2提供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的区别仅在于:
[0056]剪叉机构201为两个,且为上下并排设置。通过设置上下并排的两个剪叉机构201,增大了防护的面积,防护效果更好。
[0057]实施例5
[0058]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剪叉机构201的结构;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该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与实施例4提供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的区别仅在于:
[0059]上方的剪叉机构201的下侧与下方的剪叉机构201的上侧连接,均在铰接处连接。使并排的两个剪叉机构201相连,形成一个具有上下两排剪叉的剪叉机构201,在增大防护面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同步伸缩。
[0060]实施例6
[0061]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该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与实施例2提供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的区别在于剪叉机构201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02之间通过横杆401连接,而不采用连接立柱103的结构。
[0062]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结构;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转载机机尾设置防护装置的横杆401的横截面剖视结构;请参阅图7和图8,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02上设置有横杆401,横杆401与剪叉机构201连接,横杆401上设置有滑轨402,靠近横杆401的金属链205的一端设置有滑块403,滑块403与滑轨402
滑动连接。
[0063]通过设置滑块403和滑轨402,使得在剪叉机构201伸缩时,滑块403能够在滑轨402内滑动,进而带动金属链205运动,防止剪叉机构201在收缩时金属链205落到转载机101台面上,造成安全事故。
[00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为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的一端与转载机的机尾连接,另一端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包括若干剪叉臂,两个所述剪叉臂在各自中部活动铰接形成X形的剪叉单元,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叉单元的相对的所述剪叉臂的端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包括若干分剪叉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分剪叉机构之间设置有防护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为两个,且为上下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方的所述剪叉机构的下侧与下方的所述剪叉机构的上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载机机尾以及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均设置有连接立柱,所述剪叉机构的两端均设置有卡环; 所述卡环包括相对设置两个弧形部,两个所述弧形部的一端均与所述剪叉机构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两个所述连接立柱在相同高度的位置对应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卡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卡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的下侧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包括多根金属链,所述金属链包括竖向金属链和横向金属链,所述竖向金属链的一端与所述剪叉机构的下侧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相邻的两根所述竖向金属链通过所述横向金属链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剪叉机构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滑轨,靠近所述横杆的所述金属链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的下侧与转载机台面具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机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上贴有荧光反光材料。
【文档编号】E21F11/00GK104295314SQ20141061043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日
【发明者】杨文清, 付二军, 李自雄 申请人:陕西南梁矿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