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1285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包括防喷管、天滑轮、连接件、地滑轮、支撑组件及钢丝绳;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滑套、底部紧固卡瓦、紧固螺栓、卡紧支撑件、动滑轮及转轴;天滑轮通过连接件设在防喷管上端,地滑轮通过支撑组件设在防喷管一侧,钢丝绳绕过天滑轮与地滑轮连接;滑套套在防喷管上,支撑架一端与滑套连接,另一端夹在地滑轮两侧,地滑轮通过转轴与支撑架连接,底部紧固卡瓦套在防喷管上,位于滑套底端,底部紧固卡瓦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动滑轮设在卡紧支撑件上,卡紧支撑件在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能减少钢丝绳的脱槽的情况的发生,能在钢丝绳意外跳槽后有效防止地滑轮因受力不平衡而翻倒、扭转或旋转。
【专利说明】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测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不断加剧,石油开采是我国原油的来源之一。在油田测井时,钢丝绳在快速下井的过程中容易遇阻或跳槽,引起地滑轮的翻倒和扭转,严重影响测井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能对地滑轮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减少钢丝绳脱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包括防喷管、天滑轮、连接件、地滑轮、支撑组件及钢丝绳;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滑套、一对底部紧固卡瓦、一对紧固螺栓、卡紧支撑件、动滑轮及转轴;所述的天滑轮通过所述的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的防喷管的上端,所述的防喷管竖直设置在井口内,所述的地滑轮通过所述的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防喷管的一侧,所述的钢丝绳的一端位于所述的防喷管内,所述的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的天滑轮与所述的地滑轮连接;所述的滑套同轴套在所述的防喷管上,所述的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的滑套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架的另一端分叉呈“Y”形,所述的支撑架的另一端夹在所述的地滑轮的两侧,所述的地滑轮通过所述的转轴与所述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的地滑轮以所述的转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的地滑轮、支撑架及滑套沿所述的防喷管纵向移动;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是半圆形的柱状结构,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分别套在所述的防喷管上,形成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设置在所述的滑套的底端,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卡紧支撑件是四分之一圆弧结构,所述的动滑轮设置在所述的卡紧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的卡紧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架的底部,所述的卡紧支撑件紧贴在所述的地滑轮的外圈,所述的动滑轮与所述的地滑轮外切;所述的地滑轮的外壁中央设有一圈钢丝绳凹槽,所述的钢丝绳凹槽内设有钢丝绳卡扣,所述的钢丝绳卡扣与所述的钢丝绳相适配,所述的钢丝绳卡扣的外端还设有钢丝绳入口。
[0006]上述的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的上端面分别设有半圆形的旋转凹槽,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上的旋转凹槽拼接形成一个圆环形结构,所述的滑套的底端嵌入在所述的旋转凹槽内。
[0007]上述的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的旋转凹槽的内壁上等间隔设有多个止动凸起,所述的止动凸起是半球形结构。
[0008]上述的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撑架与所述的滑套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环套,所述的加强环套套在所述的支撑架上。[0009]本实用新型能减少钢丝绳的脱槽的情况的发生,能在钢丝绳意外跳槽后有效防止地滑轮因受力不平衡而翻倒、扭转或旋转,保护地滑轮和钢丝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的地滑轮的纵向剖视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的底部紧固卡瓦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4]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包括防喷管1、天滑轮2、连接件3、地滑轮4、支撑组件及钢丝绳5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6、滑套7、一对底部紧固卡瓦8、一对紧固螺栓9、卡紧支撑件10、动滑轮11及转轴12 ;所述的天滑轮2通过所述的连接件3设置在所述的防喷管I的上端,所述的防喷管I竖直设置在井口内,所述的地滑轮4通过所述的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防喷管I的一侧,所述的钢丝绳5的一端位于所述的防喷管I内,所述的钢丝绳5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的天滑轮2与所述的地滑轮4连接;所述的滑套7同轴套在所述的防喷管I上,可在防喷管I的外部旋转,所述的支撑架6的一端与所述的滑套7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架6的另一端分叉呈“Y”形,所述的支撑架6的另一端夹在所述的地滑轮4的两侧,为地滑轮4提供两侧的支撑力,可有效防止地滑轮4扭转和翻倒,所述的地滑轮4通过所述的转轴12与所述的支撑架6连接,所述的地滑轮4以所述的转轴12为中心转动,所述的地滑轮4、支撑架6及滑套7沿所述的防喷管I纵向移动,安装时,通过滑套7调整地滑轮4的高度,固定地滑轮4在井口,钢丝绳脱槽时,地滑轮4通过滑套7绕防喷管I转动,以缓冲地滑轮4的受力,减少翻倒和扭转损坏;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8是半圆形的柱状结构,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8分别套在所述的防喷管I上,形成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8设置在所述的滑套7的底端,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8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紧固螺栓9固定连接,底部紧固卡瓦8用于控制和固定滑套7的高度,从而控制地滑轮4的位置;所述的卡紧支撑件10是四分之一圆弧结构,所述的动滑轮11设置在所述的卡紧支撑件10的一端,所述的卡紧支撑件10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架6的底部,所述的卡紧支撑件10紧贴在所述的地滑轮4的外圈,所述的动滑轮11与所述的地滑轮4外切,动滑轮11和地滑轮4将钢丝绳5夹在中间,减少钢丝绳5的意外脱槽,动滑轮11随着钢丝绳5的移动而转动,不影响钢丝绳5的上下移动;所述的地滑轮4的外壁中央设有一圈钢丝绳凹槽13,所述的钢丝绳凹槽13内设有钢丝绳卡扣14,钢丝绳5卡在钢丝绳卡扣14内,钢丝绳卡扣14的内壁紧贴钢丝绳5,起到保护作用,可防止钢丝绳断裂而发生意外,所述的钢丝绳卡扣14与所述的钢丝绳5相适配,所述的钢丝绳卡扣14的外端还设有钢丝绳入口 15,钢丝绳5通过钢丝绳入口 15卡入钢丝绳卡扣14内。
[0015]请参见附图3所示,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8的上端面分别设有半圆形的旋转凹槽16,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8上的旋转凹槽16拼接形成一个圆环形结构,所述的滑套7的底端嵌入在所述的旋转凹槽16内,滑套7被限制在旋转凹槽16的范围内旋转,便于控制滑套7、支撑架6和地滑轮4的转动,地滑轮4在滑套7的带动下慢慢减速、停止。
[0016]所述的旋转凹槽16的内壁上等间隔设有多个止动凸起17,所述的止动凸起17是半球形结构,可用于为转动的滑套7提供阻力,达到减速的目的,从而在钢丝绳5跳槽后达到阻止地滑轮4在井口旋转的目的。
[0017]所述的支撑架6与所述的滑套7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环套18,所述的加强环套18套在所述的支撑架6上,可加强支撑架6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地滑轮4的扭转。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减少钢丝绳的脱槽的情况的发生,能在钢丝绳意外跳槽后有效防止地滑轮因受力不平衡而翻倒、扭转或旋转,保护地滑轮和钢丝绳。
【权利要求】
1.一种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喷管、天滑轮、连接件、地滑轮、支撑组件及钢丝绳;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滑套、一对底部紧固卡瓦、一对紧固螺栓、卡紧支撑件、动滑轮及转轴;所述的天滑轮通过所述的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的防喷管的上端,所述的防喷管竖直设置在井口内,所述的地滑轮通过所述的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防喷管的一侧,所述的钢丝绳的一端位于所述的防喷管内,所述的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的天滑轮与所述的地滑轮连接;所述的滑套同轴套在所述的防喷管上,所述的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的滑套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架的另一端分叉呈“Y”形,所述的支撑架的另一端夹在所述的地滑轮的两侧,所述的地滑轮通过所述的转轴与所述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的地滑轮以所述的转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的地滑轮、支撑架及滑套沿所述的防喷管纵向移动;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是半圆形的柱状结构,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分别套在所述的防喷管上,形成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设置在所述的滑套的底端,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卡紧支撑件是四分之一圆弧结构,所述的动滑轮设置在所述的卡紧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的卡紧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架的底部,所述的卡紧支撑件紧贴在所述的地滑轮的外圈,所述的动滑轮与所述的地滑轮外切;所述的地滑轮的外壁中央设有一圈钢丝绳凹槽,所述的钢丝绳凹槽内设有钢丝绳卡扣,所述的钢丝绳卡扣与所述的钢丝绳相适配,所述的钢丝绳卡扣的外端还设有钢丝绳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的上端面分别设有半圆形的旋转凹槽,所述的一对底部紧固卡瓦上的旋转凹槽拼接形成一个圆环形结构,所述的滑套的底端嵌入在所述的旋转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凹槽的内壁上等间隔设有多个止动凸起,所述的止动凸起是半球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测井用地滑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与所述的滑套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环套,所述的加强环套套在所述的支撑架上。
【文档编号】E21B49/00GK203715159SQ20142011242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3日
【发明者】范光辉, 汪浩, 何淑兰, 孟庆伟, 徐新河, 罗娜, 王燕萍 申请人:范光辉, 汪浩, 何淑兰, 孟庆伟, 罗娜, 王燕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