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油水井通井刮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1490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油水井通井刮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式油水井通井刮削装置,包括通井壳体,以及设置在通井壳体上的刮削刀片、楔形块和固定挡块,所述通井壳体的顶部外侧设置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表面设置有粗糙层,螺旋凹槽的顶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通井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料道,输送料道内设置有提升叶轮,提升叶轮连接有旋转电机,输送料道与通井壳体的接口位于螺旋凹槽的内部,接口的宽度与螺旋凹槽的底部的宽度之比为4∶5。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小了刮削刀片在使用过程中与大体积硬质杂质的摩擦撞击几率,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体式油水井通井刮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体式油水井通井刮削装置。【背景技术】
[0002]在对油气井进行洗井操作时,需要用到专业的工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321442U公开了一种井下作业多功能套管通刮器,实现了洗井工具的一体化,提高了洗井效率。虽然这种套管通刮器内外均有较大的通道,可以防止流通面积变化时杂质沉淀造成卡钻,但是这些大体积的硬质杂质会对刮削刀片造成强烈的摩擦和冲击,即使刮削刀片使用了高硬度的材料制作,但是其寿命也仅仅能满足单次的使用,这就大大提高了洗井的成本。
[0003]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式油水井通井刮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小了刮削刀片在使用过程中与大体积硬质杂质的摩擦撞击几率,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一体式油水井通井刮削装置,包括通井壳体,以及设置在通井壳体上的刮削刀片、楔形块和固定挡块,所述通井壳体的顶部外侧设置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表面设置有粗糙层,螺旋凹槽的顶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通井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料道,输送料道内设置有提升叶轮,提升叶轮连接有旋转电机,输送料道与通井壳体的接口位于螺旋凹槽的内部,接口的宽度与螺旋凹槽的底部的宽度之比为4:5。
[0007]作为优选,所述刮削刀片的上下两个表面对称设置有倾斜设置的副刀片。
[0008]作为优选,所述刮削刀片与通井壳体刚性连接。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刮削刀片磨损过快的问题。体积较大的硬质杂质通过螺旋凹槽汇集后进入输送料道排出,这就避免了其与刮削刀片的刚性碰撞和摩擦。通过在刮削刀片上设置副刀片,可以提高通井壳体在每次单向运动中对刮削刀片上下两侧的清理效果,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井壳体上下循环运动一次的清理工作,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单独的一次下钻过程即可完成,这就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循环工作相当于现有技术的两次循环工作量,效率提高了一倍。由于设置了硬质杂质的排出通路,所以本申请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护刮削刀片而是用的刀片弹簧,实现了刮削刀片的刚性连接,从而提高了刮削刀片的刮削力,增强了其清理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引用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井下作业多功能套管通刮器的基础上,进行了上述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套管通刮器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接口部分的剖视图。[0012]图中:1、通井壳体;2、刮削刀片;3、楔形块;4、固定挡块;5、螺旋凹槽;6、粗糙层;
7、输送料道;8、提升叶轮;9、旋转电机;10、接口 ;11、副刀片;12、锥形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帖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0014]参照图1-2,本实施例包括通井壳体1,以及设置在通井壳体I上的刮削刀片2、楔形块3和固定挡块4,所述通井壳体I的顶部外侧设置有螺旋凹槽5,螺旋凹槽5表面设置有粗糙层6,螺旋凹槽5的顶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通井壳体I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料道7,输送料道7内设置有提升叶轮8,提升叶轮8连接有旋转电机9,输送料道7与通井壳体I的接口 10位于螺旋凹槽5的内部,接口 10的宽度与螺旋凹槽5的底部的宽度和螺旋凹槽5的顶部宽度之比为4:5:6。体积较大的硬质杂质通过螺旋凹槽5汇集后进入输送料道7排出,这就避免了其与刮削刀片2的刚性碰撞和摩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刮削刀片2磨损过快的问题,可以将刮削刀片2的使用寿命由单次使用更换延长至可重复使用5-6次。接口 10的顶部设置有锥形口 12,锥形口 12可以加快硬质杂质的流入速度,同时减小硬质杂质在接口处卡死的可能性。所述刮削刀片2的上下两个表面对称设置有倾斜设置的副刀片11,副刀片11与刮削刀片2的夹角为30°,副刀片11连接于刮削刀片2靠外侧的2/3位置,副刀片11的外侧边与刮削刀片2的外侧边的刮削深度相同。可以提高通井壳体I在每次单向运动中对刮削刀片2上下两侧的清理效果,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井壳体上下循环运动一次的清理工作,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单独的一次下钻过程即可完成,这就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循环工作相当于现有技术的两次循环工作量,效率提高了一倍。由于设置了硬质杂质的排出通路,所以本申请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护刮削刀片2而是用的刀片弹簧,实现了刮削刀片2与通井壳体I的刚性连接,从而提高了刮削刀片2的刮削力,增强了其清理效果O
[001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体式油水井通井刮削装置,包括通井壳体(1),以及设置在通井壳体(I)上的刮削刀片(2)、楔形块(3)和固定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井壳体(I)的顶部外侧设置有螺旋凹槽(5),螺旋凹槽(5)表面设置有粗糙层(6),螺旋凹槽(5)的顶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通井壳体(I)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料道(7),输送料道(7)内设置有提升叶轮(8),提升叶轮(8 )连接有旋转电机(9 ),输送料道(7 )与通井壳体(I)的接口( 10 )位于螺旋凹槽(5 )的内部,接口(10)的宽度与螺旋凹槽(5)的底部的宽度之比为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油水井通井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刀片(2)的上下两个表面对称设置有倾斜设置的副刀片(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油水井通井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刀片(2)与通井壳体(I)刚性连接。
【文档编号】E21B37/02GK203796228SQ201420220767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李祖光, 唐闻强, 孙孟来, 刘志英, 张雷, 黄仁杰, 谭福俊 申请人:李祖光, 唐闻强, 孙孟来, 刘志英, 黄仁杰, 谭福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