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733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常规应用双层油管进行水平井冲砂洗井作业时,采用全部或部分双层油管或同心油管进行作业,不具备防止或减少地层漏失的功能,冲砂液体的漏失直接降低了冲砂液的工作效率,更对地层造成各种污染,使地层的产油能力降低。一种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包括通过双层油管管串结构连通的两个相同的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分别为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本实用新型在水平井冲砂等作业中,当非流动隔离空间长度大于射孔井段长度的情况下,随着管柱不断深入井底,被隔离的射孔段越多,则其防漏失功能越明显,工作循环液体的效率和利用率越高。
【专利说明】一种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井冲砂装置,尤其是一种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常规的应用双层油管进行水平井冲砂洗井作业时,一般采用全部或部分双层油管或同心油管进行作业,与其配合的封隔器只在最下端配合冲砂钻头的施工,不具备防止或减少地层漏失的功能。在这类施工中,由于水平井的射孔段有上百米甚至上千米之多,其每个射孔段均参与冲砂作业的液体循环,因此地层的漏失量十分可观。冲砂液体的漏失,不仅直接降低了冲砂液的工作效率,更对地层造成各种污染,使地层的产油能力降低,且较难恢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水平井冲砂作业中防止地层大量漏失冲砂液的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包括通过双层油管管串结构连通的两个相同的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分别为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
[0005]所述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包括同轴套设的不同管径的外管、内管和油管接箍,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双层油管环空,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油管接箍;双层油管环空包括通过喇叭状接头形成的封闭端和连通端,所述喇叭状接头是空腔管体,其大端与外管的管壁端部密闭连接且其端部与外管端部相平齐,小端与内管密闭连接;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上套设有与其外壁紧贴的自封胶套,自封胶套的两端设置有隔环,靠近封闭端的隔环侧部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上设置有过流通道,限位套下方的外管管壁上设置有与过流通道对应的通孔;
[0006]所述双层油管管串结构由数个依次连通的双层油管组成,每个双层油管的外管和内管管径与上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管径相同,其两端分别设置有接箍,所述接箍包括管状的内管滑动接头和外管接箍,所述外管接箍通过丝扣连接在外管外壁上部,内管滑动接头的外壁设置有止动环,相邻双层油管的外管之间通过外管接箍连通,其内管之间通过内管滑动接头密封滑动连通;
[0007]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双层油管环空的连通端分别通过外管接箍和内管滑动接头连通位于双层油管管串顶端和底端的双层油管;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外管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分别通过丝扣与外管接箍丝扣连接,其内管通过内管滑动接头连接;内管滑动接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伸入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内管的内腔中与其内壁形成可密封滑动的活塞结构。
[0008]所述双层油管管串结构中每个双层油管的内管通过设置在其外壁端部的内管挂箍悬挂在外管管体的入口端;内管挂箍通过丝扣拧紧在内管外壁端部的丝扣上,在内管挂箍上方设置有防止内管挂脱扣的挂箍备帽,挂箍备帽通过丝扣拧紧在内管外壁丝扣上;所述内管挂箍包括环形紧固件和直角三角形悬挂件,直角三角悬挂件的一个直角边与环形紧固件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环形紧固件的顶端相平齐,其斜边与外管的油管本体入口处内壁接触。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水平井内进行洗井或冲砂作业,可以使油套环空中形成特定的非流动隔离空间;当井底射孔段进入该非流动隔离空间后,即可被隔离出现有的液体循环体系,从而杜绝或减少该射孔段的地层漏失,进而减少地层污染,并使现有工作循环液体的利用效率保持不降;在水平井冲砂等作业中,当非流动隔离空间长度大于射孔井段长度的情况下,随着管柱不断深入井底,被隔离的射孔段越多,则其防漏失功能越明显,工作循环液体的效率和利用率越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与双层油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内管挂箍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挂箍备帽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双层油管管串结构;2.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3.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4.外管;5.内管;6.双层油管环空;7.喇叭状接头;8.封闭端;9.连通端;10.自封胶套;11.隔环;12.限位套;13.过流通道;14.通孔;15.油管接箍;16.内管滑动接头;17.内管挂箍;18.挂箍备帽;19.止动环;20.环形紧固件;21.直角三角形悬挂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7]参见图1,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包括通过双层油管管串结构连通的两个相同的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分别为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2和下双层油管隔尚转向接头3 ;
[0018]参见图2,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包括同轴套设的不同管径的外管4、内管5和油管接箍,外管4和内管5之间形成双层油管环空6,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油管接箍;双层油管环空6包括通过喇叭状接头7形成的封闭端8和连通端9,所述喇叭状接头是空腔管体,其大端与外管的管壁端部密闭连接且其端部与外管端部相平齐,小端与内管密闭连接;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上套设有与其外壁紧贴的自封胶套10,自封胶套10的两端设置有隔环11,靠近封闭端的隔环侧部设置有限位套12,所述限位套上设置有过流通道13,限位套12下方的外管4管壁上设置有与过流通道13对应的通孔14 ;
[0019]双层油管管串结构由数个依次连通的双层油管组成,每个双层油管的外管和内管管径与上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管径相同,其两端分别设置有接箍,所述接箍包括管状的内管滑动接头16和外管接箍,所述外管接箍通过丝扣连接在外管外壁上部使相邻双层油管的外管连通,内管滑动接头16的外壁设置有止动环,相邻双层油管的内管之间通过内管滑动接头连通,形成密封滑动的活塞结构;止动环的外径大于内管内径。
[0020]参见图1和图3,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2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3的双层油管环空6的连通端9分别通过外管接箍15和内管滑动接头16连通位于双层油管管串顶端和底端的双层油管;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外管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分别通过丝扣与外管接箍丝扣连接,其内管通过内管滑动接头16连接;内管滑动接头1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伸入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2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3的内管的内腔中与其内壁形成可密封滑动的活塞结构。
[0021]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油管管串结构中每个双层油管的内管通过对称设置在其外壁端部的内管挂箍17悬挂在外管管体的入口端;内管挂箍17通过丝扣拧紧在内管外壁端部的丝扣上,在内管挂箍17上方设置有防止内管挂箍17脱扣的挂箍备帽18,参见图4,挂箍备帽18通过丝扣拧紧在内管外壁丝扣上;所述内管挂箍包括环形紧固件20和直角三角形悬挂件21,参见图5,直角三角悬挂件21的一个直角边与环形紧固件20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环形紧固件20的顶端相平齐,其斜边与外管的管体入口处内壁接触。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从油套环空泵注冲砂液,液体遇到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的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后,在自封胶套的阻挡下,冲砂液转向从限位套及其对应的外管管壁上的过流通孔进入到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的双层油管环空内,继续下行,到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的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处,从其外管的过流通孔及其对应的限位套通孔上流出,到达油套环空,在自封胶套的隔离作用下,液流将继续下行到所连接的其他装置,在此过程中,该装置达到防止地层大量漏失冲砂液的目的。
[0023]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中的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是用双层油管和其两端接头上的自封胶套配合,形成一段封闭的套管环形空间,从而使水平井部分射孔段被隔离出冲砂液循环体系,达到防止地层大量漏失冲砂液的目的。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中双层油管管串中的双层油管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法用普通油管组合而成(成本低),也可采用特制同心油管(成本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双层油管管串结构连通的两个相同的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分别为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2)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3); 所述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包括同轴套设的不同管径的外管(4)、内管(5)和油管接箍,外管(4)和内管(5)之间形成双层油管环空(6),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油管接箍;双层油管环空(6)包括通过喇叭状接头(7)形成的封闭端(8)和连通端(9),所述喇叭状接头是空腔管体,其大端与外管的管壁端部密闭连接且其端部与外管端部相平齐,小端与内管密闭连接;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上套设有与其外壁紧贴的自封胶套(10),自封胶套(10)的两端设置有隔环(11),靠近封闭端的隔环侧部设置有限位套(12),所述限位套上设置有过流通道(13),限位套(12)下方的外管(4)管壁上设置有与过流通道(13)对应的通孔(14); 所述双层油管管串结构由数个依次连通的双层油管组成,每个双层油管的外管和内管管径与上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管径相同,其两端分别设置有接箍,所述接箍包括管状的内管滑动接头(16)和外管接箍,所述外管接箍通过丝扣连接在外管外壁上部使相邻双层油管的外管连通,内管滑动接头(16)的外壁设置有止动环,止动环的外径大于内管内径,相邻双层油管的内管之间通过内管滑动接头连通,形成密封滑动的活塞结构; 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2)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3)的双层油管环空(6)的连通端(9)分别通过外管接箍(15)和内管滑动接头(16)连通位于双层油管管串顶端和底端的双层油管;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外管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分别通过丝扣与外管接箍丝扣连接,其内管通过内管滑动接头(16)连接;内管滑动接头(1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伸入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2)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3)的内管的内腔中与其内壁形成可密封滑动的活塞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油管管串结构中每个双层油管的内管通过对称设置在其外壁端部的内管挂箍(17)悬挂在外管管体的入口端;内管挂箍(17)通过丝扣拧紧在内管外壁端部的丝扣上,在内管挂箍(17)上方设置有防止内管挂箍(17)脱扣的挂箍备帽(18),挂箍备帽(18)通过丝扣拧紧在内管外壁丝扣上;所述内管挂箍包括环形紧固件(20)和直角三角形悬挂件(21),直角三角悬挂件(21)的一个直角边与环形紧固件(20)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环形紧固件(20)的顶端相平齐,其斜边与外管的管体入口处内壁接触。
【文档编号】E21B21/00GK204060576SQ201420347031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景忠峰, 姚春林, 韦明, 杨君, 李玉萍, 李泰余, 魏江伟, 高贵斌, 贾品元, 周丹, 郭亮, 同松, 张鑫程, 朱云翔, 刘艺, 李伟锋, 张世勤, 李宜林 申请人:西安中孚凯宏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景忠峰, 朱云翔, 李泰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