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山高中段直溜井井壁支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1922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地下矿山高中段直溜井井壁支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地下矿山高中段直溜井井壁支护装置,锚杆的间、排距均为500mm,用锚杆固定H型钢,锰钢板挂于H型钢上;每块锰钢板上面均设有上下两个挂耳,并对每一层锰钢板进行编号;锰钢板靠上挂耳的上方设有孔眼;悬挂时在每个锰钢板孔眼后面串一根Φ12U伸入混凝土中钢筋,钢筋两端深入混凝土中;另外使用一根直径Φ12U串联锰钢板钢筋把每一层的锰钢板连成一圈;靠下挂耳为杯把型,不留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锰钢板和H钢以及混凝土之间的结构参数和连接方式,增加H型钢和锰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整体性,另外一个是增加锰钢板与锰钢板之间的整体性,减少单个锰钢板掉落的频率以及运行检修的难易程度,从而提高主溜井井壁的支护强度。
【专利说明】地下矿山高中段直溜井井壁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地下矿山高中段直溜井井壁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各矿山的平均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应用主溜井的地下矿山也越来越多,使用主溜井的矿山一般能承担矿山50%以上的矿石提伸运输任务,主溜井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证矿山持续稳定生产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在主溜井掘进和永久支护的过程中,采用合理适用的主溜井支护技术就变的尤为重要。其中使用合理结构参数的锰钢板加钢筋混凝土支护,能有效的提高锰钢板与混凝土的整体性,并有效防止单个锰钢板掉落等问题,为采出矿过程中生产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溜井支护技术,克服原有主溜井支护技术中锰钢板与混凝土之间,以及锰钢板与锰钢板之间整体性差,在出矿的过程中锰钢板容易脱落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地下矿山高中段直溜井井壁支护装置,包括锰钢板、伸入混凝土中钢筋、串联锰钢板钢筋、H型钢、挂耳、锚杆和混凝土 ;所述混凝土内衬所述锰钢板支护,所述锰钢板采用悬挂式,所述H型钢作悬挂体,所述锚杆的间、排距均为500mm,用所述锚杆固定所述H型钢,所述锰钢板挂于所述H型钢上;每块锰钢板上面均设有上下两个挂耳,并对每一层锰钢板进行编号;所述锰钢板靠上挂耳的上方设有孔眼;悬挂时在每个锰钢板孔眼后面串一根Φ12υ伸入混凝土中钢筋,钢筋两端深入所述混凝土中;另外使用一根直径Φ12υ串联锰钢板钢筋把每一层的锰钢板连成一圈;靠下挂耳为杯把型,不留孔。
[0005]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中段直溜井支护装置,通过改变锰钢板和H钢以及混凝土之间的结构参数和连接方式,增加H型钢和锰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整体性,另外一个是增加锰钢板与锰钢板之间的整体性,减少单个锰钢板掉落的频率以及运行检修的难易程度,从而提高主溜井井壁的支护强度。充分利用价值工程中“投资型”方式即产品成本有较少提高,但产品功能有较大幅度提高的原理,使主溜井的价值系数更为合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矿山高中段直溜井井壁支护装置,包括锰钢板1、伸入混凝土中钢筋2、串联锰钢板钢筋3、H型钢4、挂耳5、锚杆6和混凝土 7。
[0009]加固过程为混凝土内衬锰钢板支护,锰钢板I采用悬挂式,H型钢4作悬挂体,每块锰钢板上面设有上下两个挂耳5,并对每一层锰钢板进行编号。挂耳5的水平间距500mm,H型钢4圈梁间距500mm,锚杆6的间、排距均为500mm,用锚杆6固定H型钢4,并在锰钢板挂耳后增加一个孔眼,悬挂时在每个锰钢板孔眼后面串一根Φ 12U伸入混凝土中钢筋2,钢筋两端深入混凝土 7中;另外使用一根直径Φ 12U串联锰钢板钢筋3把每一层的锰钢板连成一圈。
[0010]锰钢板I为长方体,长990mm,宽366mm,厚50mm ;H型钢4为弧形,弧长2000mm,宽200mm,边厚100mm;锚杆6的规格为Φ 30mm x 1200mm。它的施工特点是,在加工时即对锰钢板I进行编号,主溜井掘进完后,先按500m的排距和间距布置锚杆6,再把H型钢4固定在锚杆6上,然后把锰钢板I挂于H型钢4上,锰钢板I靠上挂耳5上方留孔(孔径宽12mm,长24mm),靠下挂耳5 (杯把型,长30mm,宽10mm、缝隙10mm)不留孔,见图1,再在猛钢板耳后串上伸入混凝土中钢筋2和串联锰钢板钢筋3,最后进行壁厚混凝土注浆浇筑。
[0011]使用时,在每次矿石倒入主溜井过程中,矿石往返的冲击主溜井井壁锰钢板,给锰钢板的挂耳和H型钢向下的拉力,通过在挂耳后面增加一根钢筋(2),并伸入混凝土中,使原本只有H型钢承受竖向方面的力,变为由H型钢和伸入混凝土中的钢筋一起承受矿石冲击竖向方面的压力。另外通过增加钢筋(3)使锰钢板与锰钢板之间形成一个圆形的整体后,当矿石冲击主溜井井壁一边时,其它地方也能分解一部分竖向方向受力,只要钢筋(3)不被拉断,就能有效防止单个锰钢板的脱落。
[0012]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一是解决锰钢板与混凝土的整体性问题,即减缓H型钢变形和掉落的程度;二是解决锰钢板与锰钢板之间整体性问题,即有效防止单个锰钢板的掉落;三是解决在运行时即使有锰钢板掉落,也能通过编号快速的查询锰钢板脱落的位置,便于以后的加固维护。已达到提高较小的成本提高主溜井的稳固程度,减少后期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的目的,使主溜井的价值系数更为合理。
[0013]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矿山高中段直溜井井壁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锰钢板、伸入混凝土中钢筋、串联锰钢板钢筋、H型钢、挂耳、锚杆和混凝土 ;所述混凝土内衬所述锰钢板支护,所述锰钢板采用悬挂式,所述H型钢作悬挂体,所述锚杆的间、排距均为500mm,用所述锚杆固定所述H型钢,所述锰钢板挂于所述H型钢上;每块锰钢板上面均设有上下两个挂耳,并对每一层锰钢板进行编号;所述锰钢板靠上挂耳的上方设有孔眼;悬挂时在每个锰钢板孔眼后面串一根Φ12υ伸入混凝土中钢筋,钢筋两端深入所述混凝土中;另外使用一根直径012U串联锰钢板钢筋把每一层的锰钢板连成一圈;靠下挂耳为杯把型,不留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矿山高中段直溜井井壁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的水平间距500mm,所述H型钢4圈梁间距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矿山高中段直溜井井壁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锰钢板为长方体,长990mm,宽366mm,厚50mm ;所述H型钢为弧形,弧长2000mm,宽200mm,边厚10mm ;所述锚杆的规格为Φ30ι?πι x 1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矿山高中段直溜井井壁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锰钢板靠上挂耳的孔眼直径为12臟,长为24mm ;靠下挂耳的长为30臟,宽为10mm、缝隙为10mnin
【文档编号】E21D20/00GK204002837SQ20142044558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朱天平, 蔡曙光, 张成珍, 彭福军 申请人: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