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2004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一种用于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属基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由通过高强钢绳(7)、金属连接环(2)及橡胶通气管套管(10)依次连接为一体的上部管、中部管和下部管组成。与现有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消耗管材少,节约大量资源。2、接头安装简单适用,接头内管平整无凸起。3、吊装简单,不会扭转变形破坏。4、用途多样,能作为缺陷观测通道和缺陷处理的通道。5、长度规格多样,工地适用性强,运输费用低。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基粧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一种用于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属基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建桥梁或路基抗滑桩,根据交通运输部相关规定都必须对其基桩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以确保通车之后桥梁和路基边坡能安全运营。目前在建桥梁或路基抗滑桩施工质量检测时通常是采用超声波检测仪进行检测,在检测前需在基桩内部埋设声测管,声测管的作用是作为超声波探头进入基桩内部的通道。声测管的埋设质量好坏,能直接影响超声波检测数据的采集,对基桩等级评判有重大影响。虽然现在声测管的种类多种多样,安装工艺也各有不同,但在工地现场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0003]1、消耗管材多,资源浪费巨大。基桩超声波法检测中埋设的声测管采用透波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常用的管子有钢管、钢质波纹管、塑料管3种。但是因为管子一旦埋入基桩后就无法取出再利用,所以不管使用任何材料埋入的管子都将作为一种只能使用一次的消耗品,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0004]2、接头安装质量差,常卡死超声波探头。声测管接头安装要满足以下的要求:每段之间的接头可采用反螺纹套筒连接、套筒焊接连接、钳压连接等方案。连接方案都必须保证在较高静水压力下接口不漏浆,内管保持平整,无焊渣、无毛刺、无凸起物。但是在实际工地现场无论哪一种连接方式都需要动用专业的技术工人和机械设备。接头连接安装质量较差时,会造成接头脱落、漏浆堵管、超声波探头卡死等情况。
[0005]3、吊装困难,容易扭转变形破坏。声测管随钢筋笼分段安装,可直接固定在钢筋笼内侧上,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或绑扎,管子之间应保持平行。钢筋笼放入桩孔时应防止扭曲。但是在实际工地现场钢筋笼吊装时,声测管发生扭转变形破坏情况很多,对超声波透射法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发生较大影响,有个别基桩甚至于无法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
[0006]4、作用单一,不能作为缺陷观测和处理的通道。声测管主要有底管、中管以、接头管、连接头、防尘盖(封口作用)等几部分构成。底管是一端封口,一端开口的管子;中管是两头都开口的空心管。但是在实际工地现场因为声测管安装好后,处于全封闭状态,所以不能直接作为缺陷观测通道和注浆处理通道使用。
[0007]5、长度固定,工地适用性差,运输费用高。声测管通常采用6米长,内径是50毫米的钢管。但是在实际工地现场因为桩基长度不同,6米管子需要分割使用,会造成浪费。金属具有一定质量,桩基施工中声测管用量很大,运入工地需要支付高额运输费。
[0008]为克服现有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的不足,提供本实用新型。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
[0010]本实用新型的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由通过高强钢绳(7)、金属连接环
(2)及橡胶通气管套管(10)依次连接为一体的上部管、中部管和下部管组成;其中:
[0011]a.上部管由一根中间包裹高强钢绳(7)和橡胶通气管(I)的橡胶棒(5),套在橡胶棒(5)上端的金属薄壁管(4),套在金属薄壁管(4)上端的橡胶上部封口盖(3),分别固定在高强钢绳(7)上端和下端的金属连接环(2),安装在橡胶通气管(I)下端的橡胶通气管套管
(10),固定在金属薄壁管(4)下端左侧的金属固定环(6),套在橡胶棒(5)下端右侧的设有一道纵向活动开口的金属接头套管(9),固定在金属接头套管(9)中间左侧的金属固定环
(6),安装在金属接头套管(9)纵向开口处的金属锁扣(8)构成;
[0012]b.中部管由一根中间包裹高强钢绳(7)和橡胶通气管(I)的橡胶棒(5),分别固定在高强钢绳(7)上端和下端的金属连接环(2),分别安装在橡胶通气管(I)上端和下端的橡胶通气管套管(10),分别套在橡胶棒(5)上端和下端的金属接头套管(9),固定在金属接头套管(9)中间左侧的金属固定环(6),安装在金属接头套管(9)纵向开口的开口处的金属锁扣(8)构成;
[0013]c.下部管由一根中间包裹高强钢绳(7)和橡胶通气管(I)的橡胶棒(5),分别固定在高强钢绳(7)上端和下端的金属连接环(2),安装在橡胶通气管(I)上端的橡胶通气管套管(10),套在橡胶棒(5)上端的金属接头套管(9),固定在金属接头套管(9)中间左侧的金属固定环(6 ),安装在金属接头套管(9 )纵开口处的金属锁扣(8 ),套在橡胶棒(5 )下端的金属下部封口盖(11),固定在金属下部封口盖(11)中间左右两侧的金属固定环(6)构成。
[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市场购买的产品及材料按常规方法改装或制备。
[0015]与现有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6]1、消耗管材少,节约大量资源。传统声测管一旦埋入基桩混凝土后就无法取出再利用,只能作为消耗品,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为节约建设资金减少不必要浪费,本实用新型采用橡胶棒模筑成孔,具体方法是在基桩混凝土中预埋橡胶棒,在混凝土达到终凝后抽出橡胶棒,橡胶棒抽出后留下的孔道就能作为超声波检测用孔。橡胶棒抽出后能重复使用多次,能大大降低管材的消耗,能节约大量建设资金。
[0017]2、接头安装简单适用,探头内管平整无凸起。传统声测管接头安装采用反螺纹套筒连接、套筒焊接连接、钳压连接等方案。但是由于工地现场客观条件影响,接头常在较高静水压力下漏浆,接头内管不平整,有焊渣、毛刺、凸起物等,常出现超声波探头卡死的情况,严重影响检测工作。为提高接头安装质量,本实用新型接头采用金属接头套管包裹橡胶棒的方法,橡胶棒能有效抵抗静水压力,防止漏浆,接头内管不出现焊渣、毛刺、凸起物等,提闻接头安装质量。
[0018]3、吊装简单,不会扭转变形破坏。在实际工地现场钢筋笼吊装时,传统声测管发生扭转变形破坏情况很多,如发生扭转变形破坏情况将对超声波透射法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发生较大影响,有个别基桩甚至于无法进行检测。因本实用新型采用橡胶棒模筑成型声测管,橡胶棒的特性能消除扭转变形力,能有效解决声测管发生扭转变形破坏的问题。
[0019]4、用途多样,能作为缺陷观测通道和缺陷处理的通道。传统声测管处于全封闭状态,只能作为超声波探头进入基桩内部的通道使用,因为有金属管壁的阻隔,不能直接作为缺陷观测通道和注浆处理通道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橡胶棒模筑成型声测管,无金属管壁阻隔,能直接作为缺陷观测通道和注浆处理通道使用。
[0020]5、长度规格多样,工地适用性强,运输费用低。传统声测管通常采用6米长,内径是50毫米的钢管,不能适应工地现场基桩的长度变化,管材切割会造成材料浪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橡胶棒为广2米,能根据工地现场情况自由组合连接成不同长度。橡胶棒能重复多次使用,在减少管材消耗的同时,还能节约大量管材的运输费用。
[0021]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声测管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声测管上部管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声测管上部管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声测管上部管的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声测管中部管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声测管中部管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声测管下部管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声测管下部管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声测管下部管的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由通过高强钢绳7、金属连接环2及橡胶通气管套管10依次连接为一体的上部管、中部管和下部管组成;其中:
[0033]a.上部管由一根中间包裹高强钢绳7和橡胶通气管I的橡胶棒5,套在橡胶棒5上端的金属薄壁管4,套在金属薄壁管4上端的橡胶上部封口盖3,分别固定在高强钢绳7上端和下端的金属连接环2,安装在橡胶通气管I下端的橡胶通气管套管10,固定在金属薄壁管4下端左侧的金属固定环6,套在橡胶棒5下端右侧的设有一道纵向活动开口的金属接头套管9,固定在金属接头套管9中间左侧的金属固定环6,安装在金属接头套管9纵向开口处的金属锁扣8构成;
[0034]b.中部管由一根中间包裹高强钢绳7和橡胶通气管I的橡胶棒5,分别固定在高强钢绳7上端和下端的金属连接环2,分别安装在橡胶通气管I上端和下端的橡胶通气管套管10,分别套在橡胶棒5上端和下端的金属接头套管9,固定在金属接头套管9中间左侧的金属固定环6,安装在金属接头套管9纵向开口的开口处的金属锁扣8构成;
[0035]c.下部管由一根中间包裹高强钢绳7和橡胶通气管I的橡胶棒5,分别固定在高强钢绳7上端和下端的金属连接环2,安装在橡胶通气管I上端的橡胶通气管套管10,套在橡胶棒5上端的金属接头套管9,固定在金属接头套管9中间左侧的金属固定环6,安装在金属接头套管9纵开口处的金属锁扣8,套在橡胶棒5下端的金属下部封口盖11,固定在金属下部封口盖11中间左右两侧的金属固定环6构成。
[0036]本实用新型采用市场购买的产品及材料按常规方法改装或制备。
[00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8]1、连接上部管、中部管和下部管三部分,连接方式为上部管、中部管和下部管的高强钢绳7通过金属连接环2连接,上部管、中部管和下部管的橡胶通气管I通过橡胶通气管套管10连接,打开金属接头套管9右侧的纵向活动开口,把上部管、中部管和下部管的连接部位包裹在金属接头套管9中间,关闭金属接头套管9右侧的纵向活动开口,用安装在活动开口处的金属锁扣8固定活动开口,使活动开口不能打开。中部管的使用数量根据工地现场的基桩长度决定。在连接工作完成后,把橡胶上部封口盖3套在上部管上端,把金属下部封口盖11套在下部管下端。
[0039]2、把连接好的本实用新型声测管通过金属固定环6固定在钢筋笼上,在固定工作完成后,烧筑基桩混凝土。
[0040]3、在基桩混凝土达到终凝时间后打开橡胶上部封口盖3,通过上部管上端的金属连接环2取出所有橡胶棒。在橡胶棒的取出过程中橡胶通气管I能防止管底出现真空情况,有效减小大气压力,便于橡胶棒的顺利取出。
[0041]4、检测工作开始前通过上部管上端的金属薄壁管4注入清水。如在检测工作结束后发现混凝土缺陷,能通过声测孔对缺陷类型进行进一步分析评判(可采用钻孔电视等其他检测仪器),能通声测孔对缺陷进行注浆处理,过不需另外钻孔,能大大节约检测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
[0042]实际应用表明,本实用新型完全达到设计目的和检测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的声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通过高强钢绳(7)、金属连接环(2)及橡胶通气管套管(10)依次连接为一体的上部管、中部管和下部管组成;其中: a.上部管由一根中间包裹高强钢绳(7)和橡胶通气管(I)的橡胶棒(5),套在橡胶棒(5)上端的金属薄壁管(4),套在金属薄壁管(4)上端的橡胶上部封口盖(3),分别固定在高强钢绳(7)上端和下端的金属连接环(2),安装在橡胶通气管(I)下端的橡胶通气管套管(10),固定在金属薄壁管(4)下端左侧的金属固定环¢),套在橡胶棒(5)下端右侧的设有一道纵向活动开口的金属接头套管(9),固定在金属接头套管(9)中间左侧的金属固定环(6),安装在金属接头套管(9)纵向开口处的金属锁扣(8)构成; b.中部管由一根中间包裹高强钢绳(7)和橡胶通气管(I)的橡胶棒(5),分别固定在高强钢绳(7)上端和下端的金属连接环(2),分别安装在橡胶通气管(I)上端和下端的橡胶通气管套管(10),分别套在橡胶棒(5)上端和下端的金属接头套管(9),固定在金属接头套管(9)中间左侧的金属固定环(6),安装在金属接头套管(9)纵向开口的开口处的金属锁扣(8)构成; c.下部管由一根中间包裹高强钢绳(7)和橡胶通气管(I)的橡胶棒(5),分别固定在高强钢绳(7)上端和下端的金属连接环(2),安装在橡胶通气管(I)上端的橡胶通气管套管(10),套在橡胶棒(5)上端的金属接头套管(9),固定在金属接头套管(9)中间左侧的金属固定环出),安装在金属接头套管(9)纵开口处的金属锁扣(8),套在橡胶棒(5)下端的金属下部封口盖(11),固定在金属下部封口盖(11)中间左右两侧的金属固定环(6)构成。
【文档编号】E02D33/00GK204080882SQ20142049311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邹磊, 粟海涛, 严圆, 杨敏, 陈丽筠, 邓旭东, 陈旭丹, 王俊杰, 黄宗财, 陈黎, 姜男, 王云, 赵文仓, 陈瑜, 赵跃文, 李国辉, 赵晓荣, 王清清, 杨晓林, 江琦, 江临翔 申请人: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