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全面降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2346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井全面降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热害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矿井全面降温装置。它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制冷机组和第二制冷机组,第一制冷机组和第二制冷机组的进水口端分别经冷却水管道与冷却塔相连,第一制冷机组的出水口端经第一冷冻水管道与设置在井口房一侧的井口空气换热机组相连,第二制冷机组的出水口端经第二冷冻水管道穿过井筒与设置在井下巷道的高低压换热器进水口端相连。它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安装与维护,通用性强,可以适用于各类的矿井,既能够降低井下采掘面的温度和湿度,还能降低井底车场与井下巷道的温度和湿度,实现矿井全面降温降湿,冷损耗低,降温降湿效果明显,大大缓解了矿井热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矿井全面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热害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矿井全面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
[0002]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采范围的扩大和开采强度的增加,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矿井高温热害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开采深度的决定性因素,一般认为,矿井内工作面的空气干球温度超过301:就称为高温工作面,矿井内出现终年的持续高温高湿的危害并影响到采掘工作的正常进行,称为矿井热害。
[0003]目前,矿井热害治理技术主要有地面集中制冷降温、井下集中制冷降温、地面和井下联合集中制冷降温以及井下局部移动式降温四种,此四种技术均属于针对井下采掘面的局部降温。地面集中制冷降温按照冷媒的不同可分为水输冷和冰输冷两种类型,水输冷需要安装井下高低压换热装置,该装置一次侧压力高,安全性要求高,初期投资高,且供冷管道长、冷损大,冰输冷需要实现地面制冰、片冰、地面及井下输冰、融冰、井下输冷等功能,系统复杂、投资高;井下集中制冷降温由于需在井下设置较大的制冷硐室,对制冷机组要求严格,设置井下制冷机组供电系统,投资高,且安装、维护、管理和操作不方便;地面和井下联合集中制冷降温设备及管道系统复杂、投资高,且不便管理维修;井下局部移动式降温系统制冷量较小,不适用于总制冷量大于1000X1的矿井。
[0004]上述四种降温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仅针对井下采掘面进行局部降温,无法改善井底车场和井下巷道的工作环境,无法实现对矿井进行全面降温,整体降温效果差。


【发明内容】

: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井全面降温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安装与维护,资金投入少,管理与操作方便,通用性强,可以适用于各类的矿井,既能够降低井下采掘面的温度和湿度,还能降低井底车场与井下巷道的温度和湿度,实现矿井全面降温降湿,冷损耗低,降温降湿效果明显,显著改善井下整体工作环境,大大缓解了矿井热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冋题。
[0006]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矿井全面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制冷机组和第二制冷机组,第一制冷机组和第二制冷机组的进水口端分别经冷却水管道与冷却塔相连,第一制冷机组的出水口端经第一冷冻水管道与设置在井口房一侧的井口空气换热机组相连,第二制冷机组的出水口端经第二冷冻水管道穿过井筒与设置在井下巷道的高低压换热器进水口端相连,高低压换热器的出水口端经低压侧冷冻水管道与设置在进风巷道内的空冷器相连。
[0008]所述第一制冷机组和第二制冷机组为离心式热泵、螺杆式热泵或涡旋式热泵。
[0009]所述井口空气换热机组为空调风柜。
[0010]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安装与维护,资金投入少,管理与操作方便,通用性强,可以适用于各类的矿井,第一制冷机组和第二制冷机组集中设置于地面,空间充足,不需要井下设备防尘、防火及防爆等要求,设备维护保养费用低;既向井下输送降温除湿后的冷风,又向井下输送冷冻水,既能够降低井下采掘面的温度和湿度,还能降低井底车场与井下巷道的温度和湿度,实现矿井全面降温降湿,冷损耗低,降温降湿效果明显,大大缓解了矿井热害,长期运行将打破井下围岩吸放热平衡,使井下热害逐年减轻,显著改善井下整体工作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第一制冷机组;2、第二制冷机组;3、冷却水管道;4、冷却塔;5、第一冷冻水管道;6、井口房;7、井口空气换热机组;8、第二冷冻水管道;9、井筒;10、井下巷道;11、高低压换热器;12、低压侧冷冻水管道;13、进风巷道;14、空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
[0013]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14]如图中所示,一种矿井全面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制冷机组1和第二制冷机组2,第一制冷机组1和第二制冷机组2的进水口端分别经冷却水管道3与冷却塔4相连,第一制冷机组1的出水口端经第一冷冻水管道5与设置在井口房6 —侧的井口空气换热机组7相连,第二制冷机组的2出水口端经第二冷冻水管道8穿过井筒9与设置在井下巷道10的高低压换热器11进水口端相连,高低压换热器11的出水口端经低压侧冷冻水管道12与设置在进风巷道13内的空冷器14相连。
[0015]所述第一制冷机组1和第二制冷机组2为离心式热泵、螺杆式热泵或涡旋式热泵。
[0016]所述井口空气换热机组7为空调风柜。
[0017]本装置的第一制冷机组1和第二制冷机组2集中设置于地面,空间充足,不需要井下设备防尘、防火及防爆等要求,设备维护保养费用低。装置在运行时,冷却塔4将一部分冷却的水通过冷却水管道3输送至第一制冷机组1内,经第一制冷机组1制冷后制备出温度为7度的冷冻水,7度的冷冻水经第一冷冻水管道5输送至井口空气换热机组7,将井口房6室内温度降至15度至20度,并通过设置在井口房6内的井筒9向井底车场、井下巷道10以及进风巷道13送风,直接对井底车场以及井下巷道10进行降温,间接的对井下采掘面进行降温。与此同时,冷却塔4将另一部分冷却的水通过冷却水管道3输送至第二制冷机组2内,经第二制冷机组2制冷后制备出温度为2.5度的冷冻水,2.5度的冷冻水经第二冷冻水管道8沿井口房6内的井筒9输送至设置在井下巷道10的高低压换热器11内,通过换热将冷却至5-6度的冷却水通过低压侧冷冻水管道12输送至位于采掘面进风巷道13的空冷器14内,对采掘面进行风流冷却,对采掘面进行直接降温。既向井下输送降温除湿后的冷风,又向井下输送冷冻水,双重降温,既能够降低井下采掘面的温度和湿度,还能降低井底车场与井下巷道10的温度和湿度,实现矿井全面降温降湿,冷损耗低,降温降湿效果明显,大大缓解了矿井热害,长期运行将打破井下围岩吸放热平衡,使井下热害逐年减轻,显著改善井下整体工作环境。
[0018]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19]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矿井全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制冷机组和第二制冷机组,第一制冷机组和第二制冷机组的进水口端分别经冷却水管道与冷却塔相连,第一制冷机组的出水口端经第一冷冻水管道与设置在井口房一侧的井口空气换热机组相连,第二制冷机组的出水口端经第二冷冻水管道穿过井筒与设置在井下巷道的高低压换热器进水口端相连,高低压换热器的出水口端经低压侧冷冻水管道与设置在进风巷道内的空冷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全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机组和第二制冷机组为离心式热泵、螺杆式热泵或涡旋式热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井全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空气换热机组为空调风柜。
【文档编号】E21F3/00GK104500126SQ201510005348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6日
【发明者】曹丰平, 刘海东, 王仁栋, 郭国秋, 陈国 , 马明明 申请人:济南国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