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作用压缩式坐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071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试油试气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作用压缩式坐封机构。



背景技术:

封隔器是低渗透油藏储层改造比不可少的井下工具,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并缩短作业周期,对储层进行更加有效的改造,开展了直井、水平井多级分层压裂工具的研究。随着施工层段数及老井施工工况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对封隔器坐封的稳定性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使用的压缩式封隔器包含有机械坐封以及液压坐封,对于机械坐封的压缩式封隔器而言,一般采用单向卡瓦支撑实现坐封,而当单向卡瓦向下滑移时,封隔器密封效果则会下降甚至失效 。

水平井常规油管拖动双封单卡分段压裂工艺是低渗透油井重复改造作业最常用的工艺手段。最常见的双封单卡工艺管柱中多采用K344型封隔工具。然而,这种K344型双封单卡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面临并且无法解决诸如坐封排量高、“负压卡钻”、可靠验封等施工难题。而应用双Y型封隔器可以解决以上施工难题,但进行分段压裂时,上封隔器所需坐封力无法有效保证。

同时,目前的找水、找漏工艺常采用Y211封隔器,由于试压时管柱的上顶力过大,封隔器的可靠坐封常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压缩式封隔器依靠单一坐封方式,无法有效保证封隔器的可靠坐封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作用压缩式坐封机构,包括封隔器,封隔器尾端设置有锚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上部还设置有胶筒,胶筒上端设置有液压辅助坐封机构。

所述液压辅助坐封机构包括上接头、液缸和中心管,所述液缸上段套于上接头下部外侧,所述中心管上部接于上接头与液缸下段内侧,中心管、下部外侧还套有胶筒。

所述中心管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通道。

所述上接头下部外侧设有外沿,所述液缸上端顶在该外沿。

所述上接头下端置于液缸上段和下段侧壁的内沿。

所述上接头与液缸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液缸与中心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这种双作用压缩式坐封机构,首先由单向卡瓦提供封隔器坐封力,若管柱发生窜动等情况导致封隔器坐封力不足时,这时由胶筒一端的液压辅助坐封机构提供坐封力,使封隔器始终保持坐封状态,本发明不仅能够满足储层改造的需要,而且能够双重保证多层段施工过程中封隔器的可靠座封。

(2)本发明的这种双作用压缩式坐封机构通过在中心管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通道,且液缸与上接头、中心管配合并形成密闭腔,液体由进液通道进入所述密闭腔内,推动液缸下行,压缩胶筒,使封隔器始终保持坐封状态。

(3)本发明的这种双作用压缩式坐封机构通过设置液缸上段内径大,下段内径小,液缸与上接头和中心管形成密闭腔,当液体进入中心管外侧的密闭腔,液体压力推动液缸下移,实现坐封。

(4)本发明的这种双作用压缩式坐封机构通过设置上接头下部外侧直径小,形成一个外沿,所述液缸上端顶在该外沿,所述上接头下端置于液缸下段上边的内沿,当不需要坐封时,液缸卡在上接头和胶筒之间,不会滑落。

(5)本发明的这种双作用压缩式坐封机构通过通过在上接头与液缸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液缸与中心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当液体由进液通道进入所述密闭腔内,密封圈能够避免液体流失,保证液压,推动液缸下行,压缩胶筒,使封隔器始终保持坐封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作用压缩式坐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上接头;2、液缸;3、进液通道;4、中心管;5、胶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克服现有压缩式封隔器依靠单一坐封方式,无法有效保证封隔器的可靠坐封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双作用压缩式坐封机构,包括封隔器,封隔器尾端设置有锚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上部还设置有胶筒5,胶筒5上端设置有液压辅助坐封机构。

锚定机构位于封隔器尾端,为单向卡瓦支撑,通过上提下放、旋转等方式实现坐卡,液压辅助坐封机构位于胶筒上端,首先通过锚定机构提供单向卡瓦支撑并施加一定钻压,实现胶筒压缩即封隔器坐封,油管内泵注,液压辅助坐封机构启动,提供给胶筒一定压缩力,当锚定机构所提供钻压不足时,仍能保证封隔器具有足够的坐封力。

本发明的这种双作用压缩式坐封机构,首先由单向卡瓦提供封隔器坐封力,若管柱发生窜动等情况导致封隔器坐封力不足时,这时由胶筒一端的液压辅助坐封机构提供坐封力,使封隔器始终保持坐封状态,本发明不仅能够满足储层改造的需要,而且能够双重保证多层段施工过程中封隔器的可靠座封。

实施例2:

所述液压辅助坐封机构包括上接头1、液缸2和中心管4,所述液缸2上段套于上接头1下部外侧,所述中心管4上部接于上接头1与液缸2下段内侧,中心管4下部外侧还套有胶筒5。

由于液缸2下段内径小于液缸2上段内径,液体进入中心管外侧的密闭腔,液体压力推动液缸2下移,实现坐封。

所述的上接头1与中心管4通过螺纹连接,液缸2与上接头1、中心管4配合并形成密闭腔,所述中心管4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通道3,油管内泵注时,液体由进液通道3进入所述密闭腔内,推动液缸2下行,压缩胶筒5,使封隔器始终保持坐封状态。

实施例3:

进一步的,当不需要坐封时,所述上接头1下部外侧设有外沿,所述液缸2上端顶在该外沿,所述上接头1下端置于液缸2上段和下段侧壁的内沿,液缸2卡在上接头1和胶筒5之间,不会滑落。

进一步的,所述上接头1与液缸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液缸2与中心管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当液体由进液通道3进入所述密闭腔内,密封圈能够避免液体流失,保证液压,推动液缸2下行,压缩胶筒5,使封隔器始终保持坐封状态。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