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在模板台车与围岩之间的堵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513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安装在模板台车与围岩之间的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模板台车的端部朝围岩方向依次环向铺设有第一弹性材料层(2)、内环钢筋(3)、第二弹性材料层(4)、中埋式止水带(5)、第三弹性材料层(6)、外环钢筋(7)和可充气层(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模板台车与围岩之间的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气层(8)为由气囊(801)、气囊保护层(802)和充放气嘴(803)构成的一体化长带结构;

所述气囊保护层(802)包覆所述气囊(801),且两者紧密相连不脱离;

所述充放气嘴(803)嵌在所述气囊包覆层(802)中,且连通所述气囊(8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模板台车与围岩之间的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嘴(803)嵌在所述气囊保护层(802)在宽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模板台车与围岩之间的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801)为方形气囊、圆柱形气囊或椭圆柱形气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模板台车与围岩之间的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保护层(802)的宽度W2介于10~15cm之间,高度D2介于5~10cm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模板台车与围岩之间的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层(2)、第二弹性材料层(4)或第三弹性材料层(6)由若干块方形的发泡橡胶砖(10)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模板台车与围岩之间的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泡橡胶砖(10)的其中一对两两相对侧面分别设有可相互配合的公搭接头(101)和母搭接槽(102)。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模板台车与围岩之间的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橡胶砖(10)的长度L1介于1~3M之间,宽度W1介于8~15cm之间,高度D1介于5~15cm之间。

9.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安装在模板台车与围岩之间的堵头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使可充气层处于放气状态;

S102.在模板台车的端部朝围岩方向依次环向铺设第一弹性材料层、内环钢筋、第二弹性材料层、中埋式止水带、第三弹性材料层、外环钢筋和所述可充气层;

S103.对所述可充气层进行充气,直到各层被牢固的挤压在一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