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3716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属于矿山机械制造及应用技术领域。该支护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支护强度不足,液压缸易损坏,结构庞大、占用巷道空间,影响设备布置,不便于安装和运输等问题,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支护稳定,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在确保巷道内所需设备布置空间和安全行人空间的同时,实现对巷道的机械化支护,适用于各种矿压显现严重的矿区,以确保井下巷道内的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包括左顶梁、右顶梁、左底座、右底座及底梁,左顶梁的一端与右顶梁的一端相铰接,底梁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的一端相铰接,其特点是在所述左顶梁与左底座以及右顶梁与右底座之间分别铰接有防收缩机构。
【专利说明】
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机械制造及应用技术领域,是涉及一种用于矿井巷道的安全支护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适用于围岩压力或周期来压大、矿压显现明显的矿井巷道。
【背景技术】
[0002]巷道开掘以前通常处于自然应力的平衡状态,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引起巷道周围岩体的应力重新分布,巷道围岩内出现应力集中,当围岩应力不超过其弹性极限时,围岩处于弹性状态,围岩压力可全部由围岩来承担,巷道也可以不加支护而能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稳定;如果围岩局部区域的应力超过岩体强度,则巷道周边围岩就会产生塑性变形,并从周边向岩体深处扩展,在巷道围岩内出现塑性变形区,同时引起应力向围岩深部转移,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对围岩运动不进行必要的阻止,则围岩的破坏将越来越严重,致使巷道围岩产生变形、移动或破坏,巷道内的已有支护也随之出现变形、失效等状况,以及发生冒顶、片帮等矿压显现的现象。
[0003]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深部开采中围岩压力、周期来压以及冲击地压等矿压显现越发明显,冲击地压在我国煤矿频繁发生,甚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压显现的预测与防治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中共同关注的课题。
[0004]由于矿压显现的危害较大,因此,煤矿对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治理。研究的范围涉及了矿压的发生机理、预测预报方法、解危措施、防护措施等,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防护措施方面,煤矿针对矿压显现对采掘空间的破坏形式和特点,以及生产实践的经验,采用锚网索加U型钢O型棚复合支护的柔性采掘空间支护,设备器材捆绑和人员分散作业等方式,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本发明人之前曾针对此类矿压显现问题设计的公告号为CN201180547Y的中国专利“防冲击垛式支架”,能够缓解冲击地压对井下巷道造成的破坏,但是该支架结构仅适合在矩形巷道断面使用,而且顶梁和底座的结构庞大,不便于井下的运输和安装。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矿井因矿山压力较大而掘进成的O形或拱形巷道断面,发明人又设计了公告号为CN201747387U的中国专利“巷道支护支架”,虽然能够在O形或拱形巷道断面使用,但存在支护强度不足、液压缸易损坏等问题,并且占用巷道空间较大,影响设备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该支护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支护强度不足,液压缸易损坏,结构庞大、占用巷道空间,影响设备布置,不便于安装和运输等问题,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支护稳定,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在确保巷道内所需设备布置空间和安全行人空间的同时,实现对巷道的机械化支护,适用于各种矿压显现严重的矿区,以确保井下巷道内的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包括左顶梁、右顶梁、左底座、右底座及底梁,左顶梁的一端与右顶梁的一端相铰接,底梁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的一端相铰接,其特点是在所述左顶梁与左底座以及右顶梁与右底座之间分别铰接有防收缩机构。
[0007]所述防收缩机构包括分别与左、右顶梁和左、右底座相铰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以及铰接在左顶梁与左底座以及右顶梁与右底座之间的液压立柱。
[0008]在所述左顶梁和右顶梁上分别设置有锚索连接孔。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由相互铰接的左顶梁和右顶梁,分别与底梁两端相铰接的左底座和右底座,铰接在左顶梁与左底座以及右顶梁与右底座之间的防收缩机构组成的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来进行巷道的机械化支护,所以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支护稳定,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0011]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别与左、右顶梁和左、右底座相铰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以及铰接在左顶梁与左底座以及右顶梁与右底座之间的液压立柱所构成的防收缩机构,使得设计出的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在井下巷道危险区域内对作业人员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并对巷道围岩的受压变形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支护强度不足,液压缸易损坏,结构庞大、占用巷道空间,影响设备布置,不便于安装和运输等问题,起到缓冲和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对巷道、断面进行支护以满足井下工作面运输、通风等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的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沿巷道纵向布置若干架的侧视图;
[0014]图3是图1中的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受巷道变形影响时的收缩示意图;
[0015]图中:1-左顶梁,2-右顶梁,3-防收缩机构,4-左底座,5-底梁,6_右底座,7_上连杆,8-下连杆,9-液压立柱,I O-锚索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如图1?图3所示,一种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包括左顶梁1、右顶梁2、左底座4、右底座6及底梁5,左顶梁I的一端与右顶梁2的一端相铰接,形成对巷道顶板进行支撑的上部结构;底梁5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4和右底座6的一端相铰接,形成作为支护支架基础的下部结构;在所述左顶梁I与左底座4以及右顶梁2与右底座6之间分别铰接有防收缩机构3,将支护支架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相连。所述防收缩机构3包括分别与左、右顶梁和左、右底座相铰接的上连杆7和下连杆8,以及铰接在左顶梁I与左底座4以及右顶梁2与右底座6之间的液压立柱9。
[0018]出于使用安全方面的考虑,为防止支架的倾倒,在所述左顶梁I和右顶梁2上分别设置有锚索连接孔10,用以安设穿过架间、连接各支护支架,起拉紧防倒作用的锚索。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使用过程。
[0020]如图1?图3所示,使用时,在井下巷道内需要布置支护支架的区域,将本实用新型的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的底梁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底座4和右底座6相铰接,构成支护支架的下部结构;将液压立柱9的下部缸体分别放入左底座4和右底座6端部的柱窝里,相互铰接的左顶梁I和右顶梁2的两端分别与液压立柱9的上部伸缩杆相连接;相互铰接的上连杆7和下连杆8分别与其上部的左、右顶梁和其下部的左、右底座相铰接;液压立柱9伸出,带动相互铰接的左顶梁I和右顶梁2上升,与巷道顶板接触,形成支撑。
[0021]当支护支架受到巷道收缩变形影响,顶梁向下移动时,防收缩机构3的液压立柱9以及上连杆7和下连杆8也相应地收缩,上连杆7与下连杆8的连接铰点向巷道两侧移动,与岩体相接触,借助岩体形成防收缩的阻力;在矿压显现较强烈时,相互铰接的上连杆7和下连杆8可对液压立柱9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避免其损坏。
[0022]在巷道内沿纵向依次布置若干架本实用新型的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对巷道矿压显现严重的区域进行机械化支护,确保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0023]为防止支架的倾倒,通过左顶梁I和右顶梁2上设置的锚索连接孔10,应用锚索或其他类似替代物将沿巷道纵向布置的各架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相互连接,达到架间拉紧、防倒的作用。
【主权项】
1.一种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包括左顶梁、右顶梁、左底座、右底座及底梁,左顶梁的一端与右顶梁的一端相铰接,底梁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的一端相铰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顶梁与左底座以及右顶梁与右底座之间分别铰接有防收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收缩机构包括分别与左、右顶梁和左、右底座相铰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以及铰接在左顶梁与左底座以及右顶梁与右底座之间的液压立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防收缩支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顶梁和右顶梁上分别设置有锚索连接孔。
【文档编号】E21D15/48GK205445639SQ201620119850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4日
【发明人】曹树祥, 滕飞, 杨宏光, 王荣亮
【申请人】辽宁天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