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隧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038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隧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本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隧道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力隧道是用来排布电力电缆等电力设置的地下通道,电力隧道检修时在电力隧道内工作时人员与外界无法联系,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果将会十分严重。目前,电力隧道内关于逃生隧道的设计很粗糙,只是在通风亭的上端设置了出口,其内部加设了脚蹬子,当工作人员逃生时,需先爬出通风口,再踩着脚蹬子从通风亭上端的出口爬出,还种逃生方式难度较大、速度较慢,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危险。另外,现有的电力隧道设计不够完善,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且方便实用的电力隧道。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隧道,包括隧道主体,通风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主体为矩形隧道主体,隧道主体包括矩形支撑骨架,矩形支撑骨架外设有支撑层,在隧道主体上部设有与地面相通的通风口,通风口上设有扣盖,所述扣盖一端与通风口一端通过销轴相连,所述的扣盖为网格状扣盖;所述通风亭设置于通风口上方、隧道主体上端,所述通风亭侧方设有出口,出口处设有向通风亭内部打开的拉门,拉门上、通风亭的内部设有插销;在隧道主体内部、下端设有凸起的人行道,隧道主体两侧设有电缆排布架,所述电缆排布架包括纵向的安装板和设置于安装板上与安装板相垂直的挡板;在隧道主体内部、通风口侧方设有应急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应急灯与设置于通风亭上的太阳能供电组件相连,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风口上设有通过转轴相连的扣盖,即可避免位于通风亭内的工作人员十足掉入电力隧道内,又方便位于电力隧道内的工作人员打开,打开时只需在电力隧道内向上推动扣盖即可方便打开。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主体为矩形隧道主体更加方便排布电缆。此外在通风口侧方设有应用太阳能供电的应急灯,方便在发生意外时为从通风口逃生的人员提供照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中,1、为应急灯、2为通风亭、3为太阳能供电组件、4为扣盖、5为通风口、6为隧道主体、7为矩形支撑骨架、8为支撑层、9为电缆排布架、10为挡板、11为安装板、12为人行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隧道,包括隧道主体6,通风亭2,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主体6为矩形隧道主体,隧道主体6包括矩形支撑骨架7,矩形支撑骨架7外设有支撑层8,在隧道主体6上部设有与地面相通的通风口5,通风口5上设有扣盖4,所述扣盖4一端与通风口5一端通过销轴相连,所述的扣盖4为网格状扣盖;所述通风亭2设置于通风口5上方、隧道主体6上端,所述通风亭2侧方设有出口,出口处设有向通风亭2内部打开的拉门,拉门上、通风亭2的内部设有插销;在隧道主体6内部、下端设有凸起的人行道12,隧道主体6两侧设有电缆排布架9,所述电缆排布架9包括纵向的安装板11和设置于安装板11上与安装板11相垂直的挡板10;在隧道主体6内部、通风口5侧方设有应急灯1;所述应急灯1与设置于通风亭2上的太阳能供电组件3相连,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3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通风口上设有通过转轴相连的扣盖,即可避免位于通风亭内的工作人员十足掉入电力隧道内,又方便位于电力隧道内的工作人员打开,打开时只需在电力隧道内向上推动扣盖即可方便打开。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主体为矩形隧道主体更加方便排布电缆。此外在通风口侧方设有应用太阳能供电的应急灯,方便在发生意外时为从通风口逃生的人员提供照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