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双级套管预应力地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98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固井技术领域,尤其是液压双级套管预应力地锚。



背景技术:

目前套管地锚作变防治稠油热采井套管损坏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近年来已得到油田的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普及面的扩大,暴露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据统计预应力固井成功率只有5%左右,甚至在某些区块基本上失败,导致预应力固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工具结构设计不合理,采用单一固定锚爪无法适应不规则井眼如护孔、缩径等,也无法适应较软地层和较硬地层。为此,我们急需改进预应力固井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应各种类型井眼的液压双级套管预应力地锚。其技术方案为:接箍外壁设有连接丝扣,接箍连接主体,接箍内壁连接密封接头,密封接头连接密封压套,密封压套设有胶塞座,胶塞座连接一级阻流环,一级阻流环连接二级阻流环,二级阻流环壁上设有循环孔,相应位置的主体壁上设有循环孔,二级阻流环连接内连接管,内连接管依次连接一级锚爪和二级锚爪,一级锚爪和二级锚上设有连杆,主体尾部外壁设有引鞋。

本实用新型的地锚具有长短不同、互为补充的双级锚定机构,在一级锚爪力量不足时,二级锚爪自动张开锚固,能很好适应各种类型井眼,是预应力完井专用工具,安全可靠,利于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液压双级套管预应力地锚,其主要由接箍1、密封压套2、胶塞座3、一级阻流环4、二级阻流环5、内连接管6、连接丝扣7、密封接头8、循环孔9、一级锚爪10、主体11、二级锚爪12、连杆13和引鞋14构成。接箍1外壁设有连接丝扣7,接箍1连接主体11,接箍1内壁连接密封接头8,密封接头8连接密封压套2,密封压套2设有胶塞座3,胶塞座3连接一级阻流环4,一级阻流环4连接二级阻流环5,二级阻流环5壁上设有循环孔9,相应位置的主体11壁上设有循环孔9,二级阻流环5连接内连接管6,内连接管6内部设有承压拉塞,内连接管6依次连接一级锚爪10和二级锚爪12,一级锚爪10和二级锚爪12上设有连杆13,主体11尾部外壁设有引鞋14。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地锚串接于套管柱下端,下入预定位置,采用常规方法固井,胶塞碰压后,坐到地锚上部胶塞座3上。然后再慢慢憋压,当压力到15~20MPa时,剪断剪销,地锚胶塞座3下移,推动内连接管6和连杆13,打开双级锚爪,一级锚爪10适应缩径及坚硬地层井眼,二级锚爪12适应疏松及扩径井眼,而且两级锚爪自行互动,一级锚爪10力量不足时,二级锚爪12自动张开锚固,互为补充。使双级锚爪与井壁锚定,在憋压状态下,井口提拉预应力到设计的吨位或长度,套管在预应力的方式下候凝,完成套管预应力施工。

施工过程:开箱检查时连接丝扣7有无损坏,锚爪有无脱落;上钻台严禁顿撞;管柱连接变扣内径必须与上部套管相同;地锚入井后,下套管要缓慢,下放速度不小于每分一根;遇阻,不得强通、硬冲,应起钻通井,防止锚爪意外打开; 下钻到井底后,按设计进行固井,下套管中途可以开泵循环,锚爪不会打开;胶塞碰压后,再缓慢憋压15~20MPa,剪断剪销,打开地锚,使地锚与井壁锚定;一定要在憋压状态下,否则无法保证地锚锚定,在憋压状态下大钩分次平稳上提到设计长度或拉力,释放压力,候凝;观察阻流环应打开井口释放压力时,观察阻流环关闭情况,如果套管内顶替液大量上返,关上井口憋压候凝;按设计要求安装井口;为保证锚固效果,锚爪抓固层最好对应较硬地层;地锚下钻中途锚爪如果意外打开,可以继续缓慢下钻到目地层,不影响固井。如在锚爪意外打开特殊情况下,需起钻,则需强行反复上冲、下放,破坏锚爪,才可提出工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