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数字化空心抽油杆的清蜡防蜡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0219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型数字化空心抽油杆的清蜡防蜡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止油田稠油、高凝油生产井空心抽油杆及井筒结蜡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数字化空心抽油杆的清蜡防蜡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石油开采中,高凝油、稠油井的比例占相当大一部分,这类井原油粘度高、凝固点高、密度大、含蜡量高、难以开采。对于稠油生产井多使用空心抽油杆,因稠油非常容易结蜡,所以空心抽油杆及井筒经常因为内部结蜡,发生堵塞现象,直接影响生产进度,同时清蜡操作也非常麻烦,严重制约稠油生产井的开采。对于空心抽油杆及井筒经常因为内部结蜡多采用加药和热洗的方式,可这两种方法对电缆都有一定的伤害,且清蜡不彻底,清蜡次数频繁,综合成本费用较高。近些年出现了电磁防蜡器的新型装置,由于电磁防蜡产品的磁场作用的范围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由于各个油区的每口井结蜡点的差异,会造成在结蜡点与作用范围外蜡照常析出的现象。另一方面电磁防蜡器的磁场强度是针对石油中含蜡量有针对性设置,由于每个地区每口井石油含蜡量的不确定性无法做针对性的调整,所以还会有蜡晶体的析出,电磁防蜡只能作为减少蜡析出的装置,并不能针对结蜡做出有效的清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智能型数字化空心抽油杆的清蜡防蜡电加热装置,适用于空心抽油杆电加热采油。装置的耐温性能好可有效防止空心抽油杆及井筒壁结蜡,确保稠油、高凝油生产井的开采进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型数字化空心抽油杆的清蜡防蜡电加热装置,包括供电机构、空心抽油杆,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变频电控柜和供电电缆,变频电控柜连接供电电缆及空心抽油杆悬接器,空心抽油杆悬接器位于空心抽油杆上端,绝缘加热线穿入空心抽油杆内,通过空心抽油杆悬接器连接供电机构,绝缘加热线的下端设有封装绝缘加热线的终端器;所述绝缘加热线由绝缘层、导电层、钢丝拉力绳三部分组成,纯铜导线构成的导电层由包裹中心的钢丝拉力绳,绝缘层包裹在钢丝拉力绳和导电层外。

所述的绝缘层材料为矿物绝缘材料氧化镁粉或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变频电控柜包括智能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热效应原理和集肤效应原理采用绝缘加热线,结合变频智能电控柜控制,具有不易损坏,智能控制加热温度恒定,清、除蜡效果明显等特点。

2.绝缘加热线下端设有终端器,易于下放、定位准确,可以被直接下入空心抽油杆中,对油井下入段进行全程加热,且热能绝大部分转变为石油热能,使井内油温升高,粘度降低,加热除蜡效果好。由于经加热的原油粘度降低及抽油杆和油管无结蜡,保持管腔通畅、管壁光滑,大大降低了原油在油管中的运动阻力,减少抽油泵的负荷和故障率,提高抽油机的抽油功效,节省能源,缩短油井的检修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绝缘加热线结构图。

图中:变频电控柜1、空心抽油杆悬接器2、绝缘加热线3、空心抽油杆4、油筒5、终端器6、供电电缆7、抽油绳8、实心抽油杆9、绝缘层10、导电层11、钢丝拉力绳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一种智能型数字化空心抽油杆的清蜡防蜡电加热装置,包括供电机构、空心抽油杆,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变频电控柜1和供电电缆7,变频电控柜1包括智能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变频电控柜1连接供电电缆7及空心抽油杆悬接器2,空心抽油杆悬接器2位于空心抽油杆4上端,绝缘加热线3穿入空心抽油杆4内,通过空心抽油杆悬接器2连接供电机构,绝缘加热线3的下端设有封装绝缘加热线的终端器6;

如图2,所述绝缘加热线由绝缘层10、导电层11、钢丝拉力绳12三部分组成,纯铜导线构成的导电层11由包裹中心的钢丝拉力绳12,绝缘层10包裹在钢丝拉力绳12和导电层11外。绝缘层10材料为矿物绝缘材料氧化镁粉或聚四氟乙烯。

使用时,装入绝缘加热线3的空心抽油杆4,通过空心抽油杆悬接器2与抽油机驴头的抽油绳8固定连接,空心抽油杆4穿入到井口油筒5内,井内的空心抽油杆4与井下的实心抽油杆9固定连接,井下的油筒5与抽油杆组成石油开采系统;生产过程中,强化型绝缘加热线3通电后利用集肤效应产生的热量将空心抽油杆外壁产生大量热量,并加热油管内的原油,当加热温度高于结蜡温度时,可将井筒形成的蜡堵熔化,又降低原油的粘 度。

智能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当检测到的加热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自动控制器将自动调整加热功率。

采用变频电制柜,功率因数明显提高,变频加热功率因数0.95以上。减少了对电网的污染。加热负载所获得的能量提高,线路损耗也相应减少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节约电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加热系统的效果。

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