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尾部外刷的盾构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804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尾部外刷的盾构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尾部外刷的盾构机。



背景技术:

盾构机又称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盾尾刷是盾构机其中的一个重要配件,是呈环形紧密排列固定在盾构机尾部,利用钢丝打曲后蓬松形成的间隙再注入一定量的填充物,以防止盾构机尾端的砂土、地下水和背后注浆等由盾构机与管片之间的间隙流到盾构机前端而设置的密封部件。现有的盾尾刷都设置在盾构机盾尾内侧与管片之间,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止砂土、地下水和背后注浆经盾构机与管片之间的间隙流到盾构机前端,但由于盾构机的刀盘要比盾构机的本体稍大,并且在掘进过程中也经常需要进行超挖,因此在盾构机外侧与土体之间必然存在有一定的间隙,于是背后注浆容易经此缝隙流到盾构机的前端,浆液凝固在盾壳外侧而且会越积越多,但在开挖过程中却没有有效的方式将凝结在侧壁的浆体去除,因而严重影响了盾构机的开挖线形和开挖效率,最终导致管片开裂和进洞困难,给企业造成不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损失。

目前所有的盾构机设计都只考虑内侧的盾尾刷密封和泄漏问题,未曾考虑到机体外侧与土体之间也还存有泄漏间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装尾部外刷的盾构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装尾部外刷的盾构机,包括盾构机本体,盾构机本体的尾部相连并固定有盾尾,盾尾的内侧安装有与管片密封的盾尾刷,所述盾尾的外侧,还依盾构机的掘进方向,顺毛地由前至后设置着三道外盾尾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盾尾刷均为环形分布在所述盾尾的周向;每道外盾尾刷均由前保护板与压紧板固定其间的若干条钢丝后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保护板采用弹簧板,并浸漆防锈处理;所述压紧板采用整体弯制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保护板为双层钢板结构,钢板厚度分别为1.0mm和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丝做成4层钢丝层厚度;钢丝层和压紧板根据受力后形状分别设定不同的长度,以贴紧隧道洞内壁面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最外面的一道外盾尾刷的压紧板后面设有止浆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盾尾刷之间涂满防水油脂。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盾尾的外侧还增设三道外盾尾刷,从而防止背后注浆经盾构机外侧与土体之间的间隙流到盾构机的前端,避免浆液凝固到盾构机的外壁上,因此不影响盾构机掘进线形和掘进效率,保证了施工的正常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尾部外刷的盾构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三道外盾尾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盾构机外壁与土体开挖壁的间隙、2盾构机本体、3盾尾、4盾尾刷、5出浆口、6盾尾间隙、7管片、81-83外盾尾刷、9压紧板、10前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尾部外刷的盾构机,其盾构机本体2的尾部相连并固定有盾尾3,盾尾3的内侧安装有盾尾刷4,盾尾刷4与管片7密封住盾尾间隙6,防止出浆口5的泥浆倒灌到盾尾内部。在盾尾3的外侧,还环形分布在盾尾3的周向上有三道朝外的外盾尾刷,即依盾构机的掘进方向顺毛地由前至后设置着81、82、83三道外盾尾刷,三道外盾尾刷之间涂满防水油脂以作密封,在最外面的那道外盾尾刷83的压紧板后面,再设置一止浆板作初步挡浆。

如图2所示,每道外盾尾刷均由前保护板10与压紧板9固定其间的若干条钢丝后形成;钢丝做成4层钢丝层厚度,以保持适当弹性;前保护板10用厚度1.0mm和0.5mm的钢板做成双层结构,以解决盾尾刷长期使用后容易塑性变形而失去弹性的问题;针对盾尾刷容易受力不均的问题,可设计将前保护板10选定为弹簧板,加工后的前保护板10还要进行浸漆防锈处理,以增加抗断裂性能;压紧板9为整体弯制型,通过专用设备,根据盾构机规格要求,制成特定的曲线;针对盾尾后退导致刷毛反卷变形的问题,可设计将压紧板9和钢丝根据盾尾刷受力状态下的形状,采用不同的长度,确保所有钢丝和压紧板9均能贴紧隧道洞的内壁面,依靠压紧板9和钢丝的弹性,确保填满盾构机外壁与土体开挖壁的间隙1,防止注浆由此间隙进入到盾构机的前端,保证安全。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