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布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519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领域,属于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布孔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大倾角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布孔结构。



背景技术:

生产矿井采煤工作面顶板属于坚硬顶板,传统采煤工作面安装完成后需要对工作面实施初次放顶,根据矿井顶板岩性及以往经验数据,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一般为20-23米,一般只在两顺槽初次来压范围点布置初次放顶炮孔,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初次来压峰值明显,导致工作面无法正常生产,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倾角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布孔结构,其结构合理,可以减弱顶板垮落冲击强度,减少采空区气体积存空间,从而降低顶板垮落造成气体涌出或顶板大面积垮落形成冲击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倾角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布孔结构,包括在倾斜煤层的下端设置着运输巷,上端设置着回风巷,在运输巷顶部的采煤工作面顶板上设置着呈放射状分布的炮孔,其依次为下老顶孔、下三角区块度孔、下端头辅助孔和下端头孔,其中下老顶孔与倾斜煤层的夹角为14°,下老顶孔、下三角区块度孔、下端头辅助孔和下端头孔相邻孔之间的夹角分别为18°、25°、和28°,在回风巷顶部采煤工作面顶板上设置着呈放射状分布的炮孔,其依次为上老顶孔、上三角区块度孔、上端头辅助孔和上端头孔,其中上老顶孔与倾斜煤层的夹角为32°,上老顶孔、上三角区块度孔、上端头辅助孔和上端头孔相邻孔之间的夹角分别为28°、14°和13°。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工作面安装完毕推进过程中将工作面老顶顶板分段进行爆破预裂,对上下顺槽顶板分段进行切断预裂。

本实用新型原理是通过在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范围内分段布置炮孔提前对顶板进行爆破预裂,根据应力分布特点,在工作面下顺槽布置高低老顶切断孔和端头孔及辅助端头孔,实现采空区顶板由下至上逐段进行垮落。

首先在工作面开切眼上下口处标定老顶切断孔位置,再在两巷标定顺槽辅助端头孔和端头孔、辅助端头孔、三角区块度孔、老顶孔。使用SKZ-120B型深孔钻机施工钻眼,根据设计炮孔参数进行施工。合理计算,当工作面向前推进2-3米时开始实施初次放顶。降低顶板垮落造成气体涌出或顶板大面积垮落形成冲击压力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减弱了顶板垮落冲击强度,减少了采空区气体积存空间,从而降低了顶板垮落造成气体涌出或顶板大面积垮落形成冲击压力。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倾角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布孔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在倾斜煤层1的下端设置着运输巷2,上端设置着回风巷3,在运输巷2顶部的采煤工作面顶板4上设置着呈放射状分布的炮孔,其依次为下老顶孔5、下三角区块度孔6、下端头辅助孔7和下端头孔8,其中下老顶孔5与倾斜煤层1的夹角为14°,下老顶孔5、下三角区块度孔6、下端头辅助孔7和下端头孔8相邻孔之间的夹角分别为18°、25°、和28°,在回风巷3顶部采煤工作面顶板4上设置着呈放射状分布的炮孔,其依次为上老顶孔9、上三角区块度孔10、上端头辅助孔11和上端头孔12,其中上老顶孔9与倾斜煤层1的夹角为32°,上老顶孔9、上三角区块度孔10、上端头辅助孔11和上端头孔12相邻孔之间的夹角分别为28°、14°和13°。下老顶孔5深58m,下三角区块度孔6深30m,下端头辅助孔7深24m,下端头孔8深24m,上老顶孔9深26m,上三角区块度孔10深24m,上端头辅助孔11深24m,上端头孔12深24m。上述炮孔内的装药长度均为炮孔深的一半。采煤工作面顶板4自由垮落距为8-15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