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缆数字式分注井下电缆湿接头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524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缆数字式分注井下电缆湿接头工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施工中油管外绑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缆数字式分注井下电缆湿接头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有缆数字式分注工艺需在油管外绑电缆施工,在分层注水开发的过程中,定向井在井斜较大时测调遇阻率高、测试仪器落井频繁、封隔器验封困难,存在现场施工作业复杂、施工效率低、带压作业难度大等问题,同时注水数字化水平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缆数字式分注井下电缆湿接头工具,解决现有技术中现场施工作业复杂、施工效率低、带压作业难度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缆数字式分注井下电缆湿接头工具,包括对接下体和对接上体,对接下体包括公接头支撑体、扶正外壳、公接头总成;对接上体包括母接头总成、加重杆总成;

公接头总成的一端设有锁抓,母接头总成的一端设有导向头,导向头的凹槽与锁抓上的凸台组成可拆卸的锁紧装置;

当公接头总成和母接头总成连接后,公接头总成的内部和母接头总成对接成内部密封的腔体;

公接头总成与母接头总成均设置在扶正外壳内,加重杆总成的一端从扶正外壳的顶端伸入到扶正外壳中并与母接头总成连接,加重杆总成的另一端与电缆连接;

所述加重杆总成的外壁与扶正外壳的内壁贴在一起,所述加重杆总成的外壁开设有槽,槽与扶正外壳的内壁形成第一过流通道;

所述母接头总成的外壁与扶正外壳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间隙与第一过流通道连通;

所述公接头支撑体与扶正外壳的底端固定防转连接;

所述公接头支撑体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扶正外壳中并与所述公接头总成连接,公接头支撑体的内部设有通孔,形成第二过流通道,第二过流通道的一端与间隙连通,第二过流通道的另一端与作业管柱的内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缆数字式分注井下电缆湿接头将电缆引入油管内,解决有缆数字式分注带压作业技术难题,省去下电缆测试调配工序,提高注水数字化水平,实现注水站对分注井实施单层流量测试调配,实现流量、压力、温度、封隔器验封等数据信息通道的建立。

进一步:公接头总成包括连接头、导电体组件、中心拉杆、引导锥、柱塞缸、平衡活塞、公接头承压体、公接头连接体、公接头螺套和锁抓;

中心拉杆的一端与连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导电体组件套在中心拉杆上,所述导电体组件的底端与连接头插接,中心拉杆的另一端与引导锥的小直径端螺纹连接;引导锥的大直径端与柱塞缸带有平衡活塞一端插接,柱塞缸的另一端连接公接头承压体与公接头连接体,公接头连接体的另一端内孔安装密封塞,密封塞的中间导电触点通过导线与导电体组件导通,公接头连接体两侧外径上安装公接头螺套,锁抓从引导锥小直径端穿过与公接头螺套连接;在各个插接处均采用密封圈密封。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增强绝缘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导电体组件包括绝缘环、导电环和加长环,所述绝缘环、导电环和加长环由下到上依次套在所述中心拉杆所述绝缘环与所述连接头插接,所述导电环与绝缘环插接,加长环与导电环插接;所述密封塞的中间导电触点通过导线与导电环导通;在各个插接处均采用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所述导电体组件设有多组,相邻的导电环组件沿上下方向插接到一起,在各个插接处均采用密封圈密封。

采取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选择导电体组件的数目。

进一步:母接头总成主要由母连接体、下连接螺套、母接头外筒、平衡连套、内联接头、母平衡活塞、与导电体组件配合使用的导电环体组件、定位环和导向头;

母连接体的一端与平衡连套的一端插接,平衡连套的另一端与内联接头的装有母平衡活塞的一端插接,内联接头的另一端与导电环体组件的一端插接;

平衡连套、内联接头、母平衡活塞和导电环体组件均设置在母接头外筒内,母连接体通过其上的下连接螺套与母接头外筒的一端内螺纹连接,母接头外壳的另一端与导向头连接;

在各个插接处均采用密封圈密封;

所述导电体组件和导电环组件的数目一致。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增强绝缘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导电环体组件包括母绝缘环、封隔环、接电环体和片簧;

所述内联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母绝缘环的一端插接,所述母绝缘环的内侧安装封隔环和接电环体,所述接电环体的内侧安装片簧;在插接处均采用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所述导电环体组件设有多个,相邻的导电环体组件通过母绝缘环插接在一起;在各个插接处均采用密封圈密封。

采取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方便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选择合适数目的导电环体组件。

进一步,所述公接头支撑体与扶正外壳的底端通过螺纹环固定防转连接。

采取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方便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公接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母接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母接头总成,2、公接头总成,3、公接头支撑体,4、扶正外壳,5、加重杆总成,6、第一过流通道,7、第二过流通道,8、间隙;

1.1、母连接体,1.2、上连接螺套,1.3、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4、母接头外筒,1.5、平衡连套,1.6、螺帽,1.7、下连接螺套,1.8、片簧,1.9、内联接头,1.10、挡泥胶套,1.11、防转销,1.12、母绝缘环,1.13、接电环体,1.14、封隔环,1.15、定位环,1.16、导向头,1.17、母平衡活塞;

2.1、连接头,2.2、绝缘环1,2.3、导电环,2.4、加长环,2.5、中心拉杆,2.6、引导锥,2.7、公接头螺套,2.8、柱塞缸,2.9、螺帽,2.10、平衡活塞,2.11、注油塞,2.12、公接头防转销,2.13、公接头承压体,2.14、公接头连接体,2.15、锁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有缆数字式分注井下电缆湿接头工具,其包括对接下体和对接上体,对接下体包括公接头支撑体3、扶正外壳4和公接头总成2;对接上体包括母接头总成1和加重杆总成5。

对接下体的公接头支撑体3主要是用来固定公接头总成2、过流及连接下部作业管柱;扶正外壳4主要用来公、母接头总成1对接时的扶正和连接管柱;公接头总成2是用来连接作业管柱电缆;锁紧装置主要起公、母接头总成1对接后锁紧作用。

对接上体的母接头总成1主要通过电缆连接地面控制装置;加重杆总成5主要用来公、母接头对接时扶正及加重作用。各段之间分别采用相应型号的O型密封圈实现密封。

加重杆总成5的一端与电缆连接,加重杆总成5另一端与母接头总成1上连接套连接,内部通过导线连通,母接头总成1另一端与对接下体的公接头总成2对接,对接后锁紧装置将公母接头总成1锁紧,当公接头总成2和母接头总成1连接后,公接头总成2的内部和母接头总成1的内部均为密封腔体。具体地,公接头总成2上的锁抓与母接头总成1导向头锁紧。对接下体的公接头总成2一端与母接头总成1对接,另一端通过公接头连接套与公接头支撑体3内螺纹连接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公接头支撑体3通过连接外壳螺套与扶正外壳4一端的内螺纹连接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扶正外壳4另一端油管扣与输送油管相连;公接头支撑体3的另一端与井下作业仪器相连,侧孔电缆导电端子通过电缆接头与电缆连接导通信号。

所述公接头总成2与母接头总成1均设置在所述扶正外壳4内,所述加重杆总成5的一端从扶正外壳4的顶端伸入到所述扶正外壳4中并与所述母接头总成1连接,所述加重杆总成5的另一端与电缆连接。

所述加重杆总成5的外壁与扶正外壳4的内壁贴在一起,所述加重杆总成5的外壁开设有槽,槽与扶正外壳4的内壁形成第一过流通道6;

所述母接头总成1的外壁与扶正外壳4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8;间隙8与第一过流通道6连通。

所述公接头支撑体3与扶正外壳4的底端固定连接;例如:所述公接头支撑体3与扶正外壳4的底端通过螺纹环固定防转连接。

所述公接头支撑体3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扶正外壳4中并与所述公接头总成2连接,公接头支撑体3的内部设有通孔,形成第二过流通道7,第二过流通道7的一端与间隙连通,第二过流通道7的另一端与作业管柱的内径连接。第二过流通道7相对于公接头支撑体3的轴线倾斜。

公接头总成2主要作用是通过电缆将井下仪器信号与公接头总成2导电环导通,母接头总成1主要的作用是通过电缆连通地面测试系统,与公接头总成2对接后将井下仪器信号与地面测试系统导通。公接头总成2的一端设有锁抓2.15,母接头总成1的一端设有导向头1.16,导向头1.16的凹槽与锁抓2.15上的凸台可拆卸连接;公接头总成2的另一端通过电缆与井下仪器相连接,母接头总成1的另一端通过电缆与地面测试系统相连接。

如图2所示,公接头总成2包括连接头2.1、导电体组件(导电体组件包括绝缘环2.2、导电环2.3和加长环2.4、中心拉杆2.5、引导锥2.6、柱塞缸2.8、平衡活塞2.10、公接头承压体2.13、公接头连接体2.14、公接头螺套2.7和锁抓2.15。

中心拉杆2.5的一端与连接头2.1螺纹连接,绝缘环2.2、导电环2.3、加长环2.4安装上公接头防转销2.12,再依次套在中心拉杆2.5上并与连接头2.1插接,具体地,绝缘环2.2与连接头2.1插接;中心拉杆2.5的另一端与引导锥2.6的小直径端螺纹连接,中心拉杆2.5的两端外螺纹通过连接头2.1与引导锥2.6的内螺纹旋转连接压紧绝缘环2.2、导电环2.3、加长环2.4使其相互密封。

引导锥2.6的大直径端与柱塞缸2.8带有平衡活塞2.10一端插接,并圆周上采用螺钉固定,柱塞缸2.8的另一端连接公接头承压体2.13与公接头连接体2.14,圆周上采用螺钉固定,公接头连接体2.14的另一端内孔安装密封塞,密封塞的中间导电触点通过导线与导电环2.3导通,公接头连接体2.14两侧外径上安装公接头螺套2.7,锁抓2.15从引导锥2.6小直径端穿过与公接头螺套2.7连接。

所述导电体组件可以设有一组也可以设有多组。当导电体组件设有多组时,相邻的导电环组件沿上下方向插接到一起。

如图3所示,进一步,母接头总成1主要由母连接体1.1、下连接螺套1.7、母接头外筒1.4、平衡连套1.5、内联接头1.9、母平衡活塞1.17、与导电体组件配合使用的导电环体组件(导电环体组件包括母绝缘环1.12、封隔环1.14、接电环体1.13和片簧1.8)、定位环1.15和导向头1.16。

母连接体1.1的一端与平衡连套1.5的一端插接,平衡连套1.5的另一端与内联接头1.9的装有母平衡活塞1.17的一端插接,内联接头1.9的另一端与母绝缘环1.12的一端插接,母绝缘环1.12的内侧安装封隔环和接电环体1.13,接电环体1.13的内侧安装片簧1.8,母绝缘环1.12的另一端与同样安装了封隔环和接电环体1.13的另一个母绝缘环1.12插接;共安装四组母绝缘环1.12、封隔环、带有片簧1.8的接电环体1.13及防转销,最后一组母绝缘环1.12末端安装防转销与定位环插接,最后将以上连接并套在母接头外筒1.4内,通过母接头外筒1.4上的下连接螺套1.7与母接头外筒1.4的一端内螺纹连接,母接头外壳的另一端与导向头1.16连接。所有密封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母连接体1.1的另一端内孔安装密封塞,密封塞中间导电触点一端通过导线与接电环体1.13导通。

所述导电体组件和导电环组件的数目一致。当所述导电环体组件设有多个,相邻的导电环体组件通过母绝缘环1.12插接在一起。

上述的描述中,在各个插接处均采用密封圈密封,以使当公接头总成2和母接头总成1连接后,公接头总成2的内部和母接头总成1对接为内部密封的腔体。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