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211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这些通常称为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后,需根据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运行特点,预测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特点和规模,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为确定保证建筑物稳定与正常使用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研究、评价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进行的地质测绘、勘探、室内实验、原位测试等工作的统称。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及参数。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是指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不良地质现象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但是现存在的工程地质探测取样装置大多是使用液压缸和液压杆相配合移动环刀,设备成本较高,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包括探杆,所述探杆的底端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活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设有支柱,且支柱延伸至固定槽外,所述支柱远离滑块的一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环刀和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设于环刀的上方,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设于探杆上,所述固定座远离环刀的一侧设有气球,所述气球上设有输气管道,且输气管道延伸至气球外,所述输气管道远离气球的一端设有气泵。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道上套设有固定件,且固定件设于探杆上。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上套设有软性保护套,所述软性保护套的一端设于固定座上,且软性保护套的另一端设于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探杆的底端设有第一槽道,且支柱活动设于第一槽道内。

优选的,所述探杆上设有防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道和探杆的长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固定槽、支柱、固定座、复位弹簧、固定板、气球、输气管道和气泵,能够利用气球的充放气带动固定座移动,固定座带动环刀移动,环刀获取地质土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成成本低,能够利用气球的充放气带动固定座移动使得环刀获取地质土壤,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的气球释放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探杆、2固定槽、3支柱、4固定座、5环刀、6复位弹簧、7固定板、8气球、9输气管道、10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包括探杆1,探杆1的底端设有固定槽2,固定槽2内活动设有滑块,滑块的底端设有支柱3,且支柱3延伸至固定槽2外,支柱3远离滑块的一侧设有固定座4,固定座4的一侧设有环刀5和复位弹簧6,且复位弹簧 6设于环刀5的上方,复位弹簧6远离固定座4的一侧设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设于探杆1上,固定座4远离环刀5的一侧设有气球8,气球8上设有输气管道9,且输气管道9延伸至气球8外,输气管道 9远离气球8的一端设有气泵10,输气管道9上套设有固定件,且固定件设于探杆1上,复位弹簧6上套设有软性保护套,软性保护套的一端设于固定座4上,且软性保护套的另一端设于固定板7上,探杆1的底端设有第一槽道,且支柱3活动设于第一槽道内,探杆1上设有防腐蚀层,输气管道9和探杆1的长度相同。

在需要取样的地面开设相匹配的钻孔,将探杆1放置到钻孔内,到达合适的长度后,启动气泵10,气泵10通过输气管道9给气球8 内冲气,气球8变大,气球8挤压固定座4,固定座4带动支柱3移动,支柱3带动滑块在固定槽2内移动,同时固定座4挤压复位弹簧 6,复位弹簧6弹性收缩,固定座4带动环刀5进入土壤中,取样完成后,使用气泵10释放气球8内空气,气球5变小,复位弹簧6弹性伸长,复位弹簧6带动固定座4移动,固定座4带动环刀5移动,完成取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成成本低,能够利用气球8的充放气带动固定座4移动使得环刀5获取地质土壤,满足人们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