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冲击钻机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034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式冲击钻机施工平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平台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施工领域的可移动式冲击钻机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不仅在水利水电行列中趋于普遍,而且在市政、古文物保护等中涉及广泛。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在轴线呈不规则的折线且折点较多,折距较短的施工场地的情况下修建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特别是在市政、古文物保护、城市地下管廊等施工中出现频繁的铺设及拆除方木钢轨(施工平台的修建及拆除)给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冲击钻机施工平台,可以解决需频繁铺设及拆除带来的施工量大、重复施工的问题,可将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以最简单、最捷径快速的修建施工平台,减少职工的劳动强度,重复施工,从而提高施工工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冲击钻机施工平台,包括平台体,平台体由第一平台层和安装于第一平台层上的第二平台层组成;

第二平台层由平行设置的多根纵向方木组成,各根方木上套设有U型固定器,多根钢轨铺设于套设了U型固定器的第二平台层上;

多根钢轨的两端各设有阻档条。

第一平台层由平行设置的多根横向方木组成。

第一平台层和第二平台层之间通过多根抓钉固定连接。

多根钢轨的各根钢轨通过多根矿用道钉与第二平台层的各根方木固定连接。

U型固定器中,底端水平的U型套两端各设置有连接板,U型套通过连接板与钢轨的底板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冲击钻机施工平台,有益效果如下:

1、可将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以最简单、最捷径快速的修建施工平台,无需频繁地修建及拆除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平台,提高施工工效。

2. 使其所在施工的职工减少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人员的劳动效益。

3、操作简单,施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效果:

在杭州萧山湘湖跨湖桥的新石器时代古木船围堰防渗墙施工中,是一个三十边形不规则的环形轴线,边长最长7米,最短5米。采用本实用新型,在施工工期内顺利的完成了此项施工任务,得到了业主、监理等部门的好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型固定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可移动式冲击钻机施工平台,包括平台体1,平台体由第一平台层1-1和安装于第一平台层1-1上的第二平台层1-2组成;

第二平台层1-2由平行设置的多根纵向方木组成,各根方木上套设有U型固定器2,四根钢轨3铺设于套设了U型固定器2的第二平台层1-2上;

四根钢轨3的两端各设有阻档条4,阻档条4采用10号工字钢制成,高度为100毫米,截面积为14.3平方厘米,长度4米,数量2根,焊接在钢轨的两端 ,以阻止冲击钻机在钢轨上行走时不从两端脱轨。

第一平台层1-1由平行设置的多根横向方木组成。

第一平台层1-1和第二平台层1-2之间通过多根抓钉5固定连接。

多根钢轨3的各根钢轨通过多根矿用道钉6与第二平台层1-2的各根方木固定连接。

U型固定器2中,底端水平的U型套2-1两端各设置有连接板2-2,U型套2-1通过连接板2-2与钢轨的底板焊接连接,采用直径12厘米的圆钢制成。

钢轨采用上部宽5厘米,下部宽10厘米,高11厘米,长度9米的24kg级钢轨,第一钢轨3-1与第二钢轨3-2的间距为0.61米,第二钢轨3-2与第三钢轨3-3的间距为2.7米,第三钢轨3-3与第四钢轨3-4的间距为0.61米。呈平行状摆放在第二平台层1-2的各根方木上。

第一平台层1-1和第二平台层1-2的各根方木的截面积为225平方厘米,长度5.5米,间距为60厘米摊铺。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

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在轴线呈不规则的折线且折点较多,折距较短的施工场地的情况下修建时,将钢轨,方木,固定用的矿用道钉,U型固定器连接并固定相连,用汽车起重机将其吊起,然后放在所要施工的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轴线的一侧具体距轴线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迅速的形成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平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