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5157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管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采油井生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管柱。



背景技术:

油田井下地质条件复杂,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性、成藏构造差异、生产措施等因素,造成油井各层或水平井的各段之间产液极不均匀,产液量、含水率各层(段)之间差异较大,尤其是水平井,当部分井段水淹之后,油井就会呈现含水率突然窜升现象,严重影响油井生产。

为了控制或封堵油井产水层(段),通过油井产液剖面测试来获得油井各层(段)的产液状况,包括产液量、含水率、压力、温度等,为制订封堵油井产水层(段)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直井的产液剖面测试的方法很多,但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方法不多,一边生产一边测试的方法更少,且测试成果的可靠性仍需提高。

专利200510098286.2,一种井下分层取样和测试的方法,公开了一种井下分层取样测试方法,利用电缆携带井下丢手测试管柱,并锚定在相应测试层段位置,然后用电缆或钢丝携带将带有测试仪器的取样测试器下入井下丢手测试管柱内进行测试和取样,再利用电缆下入打捞器起出取样测试器和井下丢手测试管柱,更改测试器的类型,重复操作可进行不同参数的测试;打捞井下丢手测试管柱,并置于其余目的层段,重复操作可实现不同层段的测试。该技术在测试多个层段时,需要反复起下管柱,工序相当繁琐,测试周期较长。

专利200810137499.5,机采水平井预置式产液剖面测试方法及专用测试井口装置,公开了一种机采水平井预置式产液剖面测试方法及专用测试井口装置。井内预置连接电缆的井下测试仪器和生产管柱,利用井下牵引器将井下测试仪器牵引到测试目的层段进行产液剖面测试。该种测试方法井口装置复杂,测试电缆容易损伤,由于牵引器力量有限,而电缆在油套环空的摩擦力较大,测试仪器在井下移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了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管柱,该测试管柱能够在油井生产状态下,完成多油层油井的各层测试,也能完成水平井各段或全水平段的测试,工序简单,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管柱,包括油管、连续管和测试仪,连续管自油管内穿过,测试仪连接在连续管下端,油管下端连接复合举升泵,复合举升泵的举升机构偏置设置在管柱轴线的一侧,举升机构的动力流体入口设置在复合举升泵的上端,生产液流道的入口设置在复合举升泵的下端,混合液出口开口在复合举升泵的内孔侧壁上;在复合举升泵的内孔中设置内密封,在复合举升泵的外周设置外密封。

优选实施例一,复合举升泵包括举升段、内密封段和外密封段,其中的内密封段和外密封段都是双层管同心相套结构,其双层管的环空构成了生产液流道的一部分;举升段设有横截面呈“C”形的“C”形流道;“C”形流道与内密封段和外密封段的双层管的环空共同构成了生产液流道。

优选实施例二,所述的举升段是偏置式射流泵,射流泵的喷嘴、喉管与扩径管轴向上偏心设置在管柱轴线的一侧。

优选实施例三,所述的举升段是一种气举泵,气举阀偏心设置在油管轴线的一侧。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一是测试管柱能够在生产状态下进行测试,各层(段)的测试数据真实可靠。这是由于使用了复合举升泵,采用射流泵或气举阀采油方式,举升机构偏置设置在管柱轴线一侧,连续管能够穿过油管上下拖动测试仪进行测试,能够实现连续采油生产,使测试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油层各层(段)的出油情况。二是应用范围广,使用连续管拖动测试仪,可以应用于直井、斜井和水平井测试。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复合举升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意了液力收缩型胶筒作为内密封的结构。

图3是复合举升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意了自封胶芯作为内密封的结构。

图4是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A-A剖面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横截面上仅保留“C”形流道的一小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的叙述说明中,所述的上、下位置关系,与附图中图示的位置关系相同,这也是本发明的工具在直井中应用时的各构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见图1所示,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管柱,包括油管2、连续管3和测试仪11,连续管自油管内穿过,测试仪11连接在连续管3下端,油管下端连接复合举升泵12,复合举升泵12的举升机构5偏置设置在管柱轴线的一侧,举升机构的动力流体入口4设置在复合举升泵的上端,生产液流道7的入口设置在复合举升泵的下端,混合液出口6开口在复合举升泵的内孔侧壁上;在复合举升泵12的内孔中设置内密封8,在复合举升泵12的外周设置外密封9。

见图2所示,所述的复合举升泵12包括举升段20、内密封段30和外密封段40,其中的内密封段30和外密封段40都是双层管同心相套结构。所述的双层管同心相套结构,对于内密封段30来说是上外管31和上内管33相套,对于外密封段40来说是下外管41和下内管42相套。内密封段30和外密封段40双层管的环空构成了生产液流道7的一部分,其双层管的环空通过传压接头34的偏心流道36沟通;见图5所示,举升段20设有横截面呈“C”形的“C”形流道21;“C”形流道21与内密封段30和外密封段40的双层管的环空共同构成了生产液流道7。

见图2所示,所述的举升段20是偏置式射流泵,在本体25与轴线平行的侧壁上设置偏心孔26,在偏心孔内设置举升机构5,包括喷嘴22、喉管23与扩径管24。偏心孔的下部设置混合液出口6。在喷嘴22和喉管23的过渡部,见图4所示,有横向孔沟通“C”形流道21与偏心孔26。

“C”形流道21当然还可以有多种变化,比如,在横截面上仅保留“C”形流道的一小部分,也就是一个或两个横截面为圆弧的轴向孔,如图6所示。当然,“C”形流道21在横截面上也可以是非圆弧状,如“U”形、开口的矩形。

对于射流泵来说,其动力流体是动力液。

所述的举升段20还可以是一种气举泵,气举阀偏心设置在管柱轴线的一侧,也就是在偏心孔26内安装气举阀组件,当然也可以直接把射流泵的喷嘴22、喉管23与扩径管24直接作为气举阀组件使用。对于气举泵来说,其动力流体是高压压缩气体。当复合举升泵12是气举泵时,可以在油管2上安装多级气举阀。

见图2所示,所述的内密封段30的上内管33内设置一种液力收缩型胶筒32,该胶筒受液压力后向轴线方向收缩内径。液压力来自动力流体的压力,自传压接头34上所设的传压孔35进入胶筒32与上内管33之间,液压力压缩胶筒32来密封连续管,从而封隔了油管2与连续管3之间的环空。

见图3所示,所述的内密封段30的上内管33内还可以设置自封胶芯37。自封胶芯37的内径小于连续管3的外径,自封胶芯37密封了连续管3,从而封隔了油管2与连续管3之间的环空。

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外密封段40是一种自封封隔器,皮碗43的结构是已知技术。为便于测试仪起出,防止遇卡,在所述的复合举升泵12的下部设置导向口10。

本发明的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管柱的测试方法,其步骤是:

a、套管内下入油管,且油管下端连接复合举升泵;

b、连续管下端连接测试仪,测试仪与连续管从油管内下入,测试仪到达下油层下部;

c、自油套环空持续泵入动力流体;

d、逐步上提连续管使测试仪到达上油层以上位置完成测试;

e、停止泵入动力流体;

f、上提连续管并把测试仪起出井口。

动力流体自井口1进入,沿套管13和油管2之间的环空向下,从动力流体入口4进入举升机构5进行生产。

测试仪11可以是井下存储式仪器,也可以使用地面直读型的。当使用地面直读型的仪器时,在连续管3内穿有电缆14。

关于上油层与下油层的说明:

对于直井、斜井来说,当油层数量是三层或更多时,上油层是指最上部的油层,下油层是指最下部的油层。

对于水平井来说,当油井水平段只在一个油层中且不分段开采时,上油层是指油井水平段的跟部,下油层是指油井水平段的趾部;当水平井段分段开采时,不论油井水平段是穿越一个油层还是多个油层,上油层是指油井水平段距跟部最近的一段油层,下油层是指油井水平段距趾部最近的一段油层。

测试过程中,测试仪可以连续缓慢拖动进行测试,也可以在各层(段)上部停住进行各层(段)的分段测试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