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439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材料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材料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疏散平台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平台面板与支撑梁相连接。对于水泥基平台,面板需采用水泥砂浆直接粘接固定。此外,近几年出现了复合材料面板与水泥基支撑或钢支撑相结合的形式,该形式的疏散平台采用了钢卡箍连接的紧固形式。

然而,上述几种安装形式均存在有如下缺点:安装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平台整体结构稳定性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支撑机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支撑机构的结构优化,能够有效提高其结构强度,以及能够有效简化安装作业、降低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支撑机构,包括悬臂支撑和平台面板;

所述平台面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悬臂支撑上;

所述悬臂支撑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水平设置在悬臂支撑的顶端,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为平台面板的安装面;所述底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撑的底端;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撑的一侧,所述侧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底板的端部,所述侧板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对应的端部。

上述复合材料支撑机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连接件,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用于螺栓连接件贯穿的一个或多个通孔;

所述平台面板开设有用于螺栓连接件贯穿的连接孔,或者所述平台面板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卡紧螺栓连接件的卡槽;

所述平台面板通过所述螺栓连接件固定在悬臂支撑的顶板上。

上述复合材料支撑机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螺栓连接件包括配合连接的T型螺栓和螺母,所述T型螺栓的T型端部卡紧在所述平台面板的连接孔或卡槽处。

上述复合材料支撑机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螺栓连接件包括配合连接的螺栓、异形垫片和螺母,所述异形垫片用于卡紧在所述平台面板的连接孔或卡槽处。

上述复合材料支撑机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紧固件为金属带,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平台面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金属带与悬臂支撑紧固连接。

上述复合材料支撑机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金属带的两端连接构成环状封闭结构,所述环状封闭结构的顶端套紧于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所述环状封闭结构的底端套紧于所述悬臂支撑的底板上。

上述复合材料支撑机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侧板连接墙壁基础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连接件贯穿将侧板固定在墙壁基础上。

上述复合材料支撑机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悬臂支撑为模压成型构件。

上述复合材料支撑机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顶板、侧板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为三角支撑结构。

上述复合材料支撑机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还包括衬垫,所述衬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和金属带之间。

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可通过上述悬臂支撑的顶板的设置,能够提供给平台面板安装所需的平台,能够实现平台面板的便捷安装操作;可通过上述侧板的设置,能够实现悬臂支撑与墙壁基础之间的连接操作;可通过上述侧板、底板以及顶板之间的连接,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结构;还可通过上述螺栓连接件或者金属带,能够实现平台面板与悬臂支撑之间的稳固连接。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通过上述三角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悬臂支撑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使悬臂支撑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平台面板安装后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还可通过上述衬垫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金属带与悬臂支撑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定性,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平台面板与悬臂支撑之间的稳固连接。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悬臂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

1-悬臂支撑,11-顶板,12-侧板,13-底板,14-支撑筋板,111-通孔;

2-平台面板,21-连接杆,3-T型螺栓,4-金属带,41-衬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支撑机构,包括悬臂支撑1和平台面板2,上述平台面板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悬臂支撑1上;其中,悬臂支撑1包括顶板11、侧板12和底板13,顶板11水平设置在悬臂支撑1的顶端,顶板11的上表面为平台面板2的安装面;底板13倾斜设置在悬臂支撑 1的底端;侧板12设置在悬臂支撑1的一侧,侧板12的底端连接底板13的端部,侧板12的顶端连接顶板11对应的端部。

具体操作中,上述侧板12可用于连接墙壁基础;本申请可通过上述顶板 11的设置,能够提供给平台面板2安装所需的平台,能够实现平台面板2的便捷安装操作;可通过上述侧板12的设置,能够实现悬臂支撑1与墙壁基础之间的连接操作;可通过上述侧板12、底板13以及顶板11之间的连接,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复合材料可以为常见的复合材料,如可以选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作为骨架材料,结合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或酚醛树脂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装入模具,并通过相应设备制备成型;上述悬臂支撑1 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水泥支撑,可具有质量轻、结构强度高等有益特点。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连接件,顶板11上开设有用于螺栓连接件贯穿的通孔111,上述通孔1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为多个;上述平台面板开设有用于螺栓连接件贯穿的格栅孔或连接孔,平台面板2通过螺栓连接件固定在悬臂支撑1的顶板11上;当需要拆除平台面板2 时,直接将上述螺栓连接件拆卸即可,具有便捷的操作特性。

具体操作中,上述螺栓连接件可以包括配合连接的T型螺栓3和螺母,T 型螺栓3的T型端部卡紧在平台面板2的格栅孔或连接孔处;安装过程中,可将上述T型螺栓3从平台面板2的上方穿入,并贯穿悬臂支撑1的顶板11 上的通孔111,进而拧紧螺母,以实现平台面板2与悬臂支撑1之间的稳固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上述平台面板的底部可开设有用于卡紧螺栓连接件的卡槽;如图3、图4所示,上述平台面板有多个π型板构成,上述π型板的两个侧板的底端可均设置水平延伸的凸台,相邻的两个π型板的相邻侧板的底端的凸台之间的区域可构成螺栓连接件的卡紧区域,上述两个凸台可构成用于卡紧螺栓连接件的卡槽。

安装过程中,可将T型螺栓3的T型端部卡紧在上述凸台所构成的卡槽中,T型螺栓3的螺杆部贯穿悬臂支撑1上的顶板11,并通过拧紧螺母以实现彼此之间的紧固连接;相比于前述的平台面板2开设连接孔的结构形式,本方案中的卡槽结构能够使得平台面板整体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贯穿孔的开设,以及能够有效克服因贯穿孔所引起的结构强度下降的缺陷。

可选地,上述螺栓连接件也可以包括配合连接的螺栓、异形垫片和螺母,异形垫片用于卡紧在平台面板2的连接孔或卡槽处;安装过程中,可将上述螺栓贯穿异形垫片后,再从平台面板2的上方穿入,上述异形垫片的设置能够有效卡紧平台面板2;进而将上述螺栓贯穿悬臂支撑1的顶板11上的通孔 111,并拧紧螺母,以实现平台面板2与悬臂支撑1之间的稳固连接。

优选地,为了能够有效保证侧板12与墙壁基础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上述侧板12连接墙壁基础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连接件贯穿将侧板12固定在墙壁基础上。

具体操作中,可将预埋在墙壁基础的螺栓贯穿上述安装孔,并通过拧紧螺母,以实现彼此之间较为稳定便捷的连接操作;当需要安装时,直接拧紧螺母即可;当需要拆除时,可将悬臂支撑1整体拆卸后,能够实现多次重复利用的有益技术效果。

优选地,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悬臂支撑1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上述顶板11、侧板12和底板13的连接结构为三角支撑结构。

具体操作中,上述三角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悬臂支撑1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使悬臂支撑1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平台面板2安装后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上述顶板11、侧板12和底板13之间通过支撑筋板14相互连接;上述支撑筋板14上开设有一个或者多个通孔111,以降低悬臂支撑 1整体的重量;进一步的,上述悬臂支撑1优选为模压成型构件,顶板11、侧板12、底板13和支撑筋板14为一体成型;上述支撑筋板14连接顶板11、侧板12和底板13后,能够使得悬臂支撑1整体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二:

结合图5、图6以及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支撑机构,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类似,也包括悬臂支撑1和平台面板2;关于主体结构的具体设置以及连接关系,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记载,此处旨在阐述两者的区别。

本实施例中,上述侧板可用于连接墙壁基础;其中,上述侧板连接墙壁基础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连接件贯穿将侧板固定在墙壁基础上;上述连接件也可采用螺栓连接件,以实现彼此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为准。

本实施例中,上述紧固件为金属带4,底板上设置有台阶面,上述台阶面设置为平面结构,平台面板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通过金属带4与悬臂支撑1紧固连接;上述底板上可开设有贯穿孔或槽,以实现金属带4的限位操作,进而能够有效提高金属带的连接稳定性。

具体操作中,通过上述金属带4的设置,能够应用于格栅型面板的连接,即通过连接面板底部的连接杆21即可;同时,上述金属带4的设置,与能够应用于非格栅型面板的连接,也是通过连接面板底部的连接杆21。

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平台面板2与悬臂支撑1之间通过金属带4连接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同时适用于格栅型面板和平台面板通用的紧固结构;进一步的,无需螺栓等连接件的设置,能够降低连接结构的投入成本;同时,上述金属带4可通过捆扎操作实现两端之间的连接固定,即能够有效降低安装作业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金属带4的两端连接构成环状封闭结构,环状封闭结构的顶端套紧于连接杆21的上表面,环状封闭结构的底端套紧于悬臂支撑1的底板上;进一步的,上述金属带4的两端可以为捆扎连接,以构成环状封闭结构。

具体操作中,可将金属带4的一端缠绕连接杆21后,进而向下继续缠绕,并缠绕至悬臂支撑1的底板位置,再向上继续缠绕,并与末端相互捆扎连接,以形成环状封闭结构,并将上述连接杆21固定在悬臂支撑1上,即可实现平台面板2与悬臂支撑1之间的紧固连接。

优选地,为了能够提高平台面板2与悬臂支撑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上述平台面板2紧固系统还包括衬垫41,上述衬垫41嵌设在悬臂支撑1的底板与金属带4之间。

具体操作中,上述衬垫4优选为柔性衬垫,柔性衬垫用于避免金属带划伤悬臂支撑的底板表面;或者,上述衬垫4还可优选为橡胶衬垫,橡胶衬垫用于增强金属带与悬臂支撑的底板之间的摩擦力;或者,上述衬垫4优选为高分子衬垫,上述高分子衬垫的设置,能够在同时实现上述柔性衬垫以及橡胶衬垫实现的有益技术效果。

结合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可知,本申请可通过上述顶板的设置,能够提供给平台面板安装所需的平台,能够实现平台面板的便捷安装操作;可通过上述底板的设置,能够实现悬臂支撑与墙壁基础之间的连接操作;可通过上述侧板、底板以及顶板之间的连接,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结构;还可通过上述螺栓连接件或者金属带,能够实现平台面板与悬臂支撑之间的稳固连接。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通过上述三角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悬臂支撑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使悬臂支撑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平台面板安装后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还可通过上述衬垫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金属带与悬臂支撑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定性,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平台面板与悬臂支撑之间的稳固连接。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