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速公路隧道的消防节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439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机电设施,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公路隧道的消防节水结构。

二、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也称为“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工程”。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和“隧道机电系统”,其中“三大系统”包括:监控系统收费站及道路监控、收费系统、通信系统;“隧道机电系统”一般包括隧道监控系统、隧道通风照明系统、隧道供配电系统及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等几大类。隧道消防系统有水消防和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也可以划分到监控系统。水消防均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施工公司承建。火灾报警系统一般由隧道机电工程施工单位施工。

隧道内火灾报警系统采用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相邻的隧道变电所火灾报警控制器利用光端机以及火灾报警光缆相连后再接入隧道管理站火灾报警控制器,实现火灾报警联网功能。但是现在隧道内的消防报警系统功能较为简单,仅能够作为警报提示机构使用,无法第一时间防止火灾蔓延和进行灭火,因此当今如果在隧道内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现在市面上能够有效在高速公路隧道内使用,进行火灾报警和灭火,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避免因隧道内火灾引起骚乱、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的消防节水结构还没有被发现,有待开发。

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高速公路机电设施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速公路隧道的消防节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方案的一种用于高速公路隧道的消防节水结构,包括隧道主体、水泵、控制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机,所述控制台和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和水泵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隧道主体外部露天处用于吸收隧道主体外部阳光并转化成电能,所述隧道主体穹顶内部设置有加热层,该加热层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加热层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加热层、温度感应器均与控制台电连接;

所述隧道主体底部设置有路面,所述路面两侧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与隧道主体侧壁之间的隧道主体底面设置有排水渠,所述隧道主体外部侧壁靠近穹顶底部边缘位置设置有用于吸收隧道主体外部地下渗水的集水槽,该集水槽底部设置有若干水管,任意所述水管均与排水渠连通,任意所述集水槽顶部开口处均设置有砂石过滤挡板,所述排水渠底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排水渠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树叶等大型杂物进入排水渠的金属网盖;

所述隧道主体底部地基内设置有蓄水池,该蓄水池顶部与排水渠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蓄水池底面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水泵连通,所述护栏上交错设置有若干电控喷头,任意所述电控喷头均与水泵通过软管连通;任意所述排水渠顶部侧壁均设置有液位感应器,任意所述液位感应器均与控制台电连接;所述隧道主体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有电控卷帘门,任意所述电控卷帘门均与电机电连接,所述隧道主体穹顶设置有若干烟雾感应器,任意所述烟雾感应器均与控制台电连接,任意所述电控喷头均与电机电连接;

所述隧道主体内部侧壁设置有声光报警器,该声光报警器与电机电连接。

所述电控卷帘门门体为防火隔热布。

所述隧道主体为长度50-100m的单元式结构。

所述路面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简便,能够有效在高速公路隧道内使用,进行火灾报警和灭火,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避免因隧道内火灾引起骚乱、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用于高速公路隧道的消防节水结构,包括隧道主体1、水泵17、控制台2、太阳能电池板6和电机3,所述控制台2和电机3电连接,所述电机3和水泵17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设置在隧道主体1外部地面用于将隧道主体1外部阳光转化成电能,所述隧道主体1穹顶内部设置有加热层4,该加热层4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5,所述加热层4与太阳能电池板6电连接,所述加热层4、温度感应器5均与控制台2电连接;

所述隧道主体1底部设置有路面7,所述路面7两侧设置有护栏8,所述护栏8与隧道主体1侧壁之间的隧道主体1底面设置有排水渠9,所述隧道主体1外部侧壁靠近穹顶底部边缘位置设置有用于吸收隧道主体1外部地下渗水的集水槽11,该集水槽11底部设置有若干水管12,任意所述水管12均与排水渠9连通,任意所述集水槽11顶部开口处均设置有砂石过滤挡板22,所述排水渠9底部设置有过滤层10,所述排水渠9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树叶等大型杂物进入排水渠9的金属网盖;

所述隧道主体1底部地基内设置有蓄水池13,该蓄水池13顶部与排水渠9底部通过管道14连通;所述蓄水池13底面设置有出水口15,该出水口15与水泵17连通,所述护栏8上交错设置有若干电控喷头16,任意所述电控喷头16均与水泵17通过软管18连通;任意所述排水渠9顶部侧壁均设置有液位感应器19,任意所述液位感应器19均与控制台2电连接;所述隧道主体1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有电控卷帘门20,任意所述电控卷帘门20均与电机3电连接,所述隧道主体1穹顶设置有若干烟雾感应器21,任意所述烟雾感应器21均与控制台2电连接,任意所述电控喷头16均与电机3电连接;

所述隧道主体1内部侧壁设置有声光报警器23,该声光报警器23与电机3电连接。

所述电控卷帘门20门体为防火隔热布。

所述隧道主体1为长度50-100m的单元式结构。

所述路面7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在使用该实用新型时,首先,由于隧道主体1为长度50-100m的单元式结构,一条完整的隧道由多个隧道主体1连接形成,当隧道内发生火灾的时候,烟雾感应器21感应到烟雾产生,向控制台2发出警报,控制台2控制电机3使水泵17和电控喷头16开始工作,向路面7洒水灭火,同时控制台2控制电机3使电控卷帘门20开始放下,使失火路段进行隔离,防止发生二次灾害,同时电控卷帘门20门体为防火隔热布,在做到防火隔热,防止后面的车辆进入火灾现场的同时,避免因电控卷帘门20门体展开而砸到电控卷帘门20下的车辆,提高安全性和实用性,并且控制器2通过相应的电机3控制所有隧道主体1内的声光报警器23工作,发出警示,提醒车辆慢行或停止形式,护栏8上交错设置有若干电控喷头16使水喷洒的更加均匀,灭火速度更快更有效,电控喷头16喷出的水源自于蓄水池13内的水,而蓄水池13内的水即为平时雨水天气从隧道主体1外部的山体土壤里渗透下来的水源,或是隧道主体1周围土壤内的地下水,经过隧道主体1穹顶集水槽11收集,水流携带的砂石以及隧道主体1周围的砂石经过集水槽11开口处的砂石过滤挡板22阻隔,粗过滤之后的水流由水管12进入排水渠9,并从排水渠9内的过滤层10过滤,再通过管道14进入蓄水池13的雨水,而冬天的时候,雪在隧道主体1穹顶堆积,通过控制台2控制加热层4启动,并且温度感应器5回向控制台2实时反馈加热层4的温度,从而控制加热温度,加热层4会将隧道主体1穹顶上结冻的土壤融化,使其内的水源经过集水槽11进入蓄水池13内存用,同时,加热层4开启会使隧道主体1内部有一个较为温暖的环境,通过控制加热层4的温度,使隧道主体1保持在0℃以上,可以有效避免路面7结冰,提高安全性,太阳能电池板6位于隧道主体1外部用于接受外部阳光并转化成电能,其可设置在隧道主体1外的山体或其他主体外表面,由太阳能电池板6供给加热层4的电,起到节省能量的作用,同时路面7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使路面7上不易存水,并且可以将路面7上可能会产生的隧道涌水及路面水快速收集到排水渠9中,提高在路面7上行驶的安全性,而排水渠9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树叶等大型杂物进入排水渠9的金属网盖,可以有效避免外来大型垃圾,例如树叶、塑料袋等物质进入排水渠9,避免过滤层10压力过大而使整个蓄水池13的循环系统出现故障,当水量过大的时候,排水渠9顶部的液位感应器19感应液面高度并反馈到控制台2,如果液面高度持续增高,控制台2发出警报,提醒进行防洪排涝、清淤工作,当蓄水池13内的水量过高的时候,可以通过水泵17将蓄水池13内的水排出部分。同时所述隧道主体1为长度50-100m的单元式结构,一个整体的隧道是由多个隧道主体1连接而成,因此,当某一端隧道主体1发生火灾的时候,只要将其中一个隧道主体1通过电控卷帘门20分隔出来即可起到分割失火地带的作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并且排水渠9可与隧道主体1外部公路的排水渠连通,引流隧道主体1外部高速公路上的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