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深孔铁矿岩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8976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中深孔铁矿岩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深孔铁矿岩探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铁矿采矿方法大多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它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生产安全等突出优点。采用上述方法,经常需要对中深孔参数进行探测,探测主要是采用塑料管或金属杆测量中深孔的深度,并用投影法或者测角仪测量中深孔的倾角及角度。采用这种方式测量,存在以下缺点:1、无法测量矿岩接触带及夹石高度;2、测量时,塑料或金属杆需要安装加长杆,还要另配的较长的导线,携带和测量都十分不便;3、测量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测量效率高、可以探测铁矿岩接触带及夹石高度、中深孔角度和深度的中深孔铁矿岩探测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探测杆,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读数仪和设置在探测杆顶端的矿岩感应装置,矿岩感应装置包括PPR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倾角感应器、通过弹簧设置在PPR壳体上的高强磁铁,PPR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与高强磁铁位置相应的环形铝片,倾角感应器与读数仪通过数据线相连;探测杆尾部设置电池和发光二极管,串接发光二极管的导线一端与弹簧相连,另一端与电池负极相连,连接环形铝片的导线与电池正极相连。

探测杆为可伸缩钛合金套管;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测量时不需要另外安装加长杆,测量操作方便。

探测杆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可直接读出长度或高度数据。

探测杆内设置有螺旋形的弹性管套,导线及数据线设置在弹性管套中;增加保护层,提高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矿岩感应装置、可伸缩的探测杆及读数仪结构,在铁矿岩处高强磁铁受力与环形铝片接触,形成由高强磁铁、环形铝片、导线、电池、发光二级管、弹簧组成的闭合电路,当矿岩感应装置离开铁矿岩层时,不受外力作用的高强磁铁在弹簧作用下与环形铝片分离,闭合电路断开。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不同深度、角度的孔及铁矿岩接触带及夹石高度的测量,通过读数仪和刻度能直接读出数据,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通过发光二极管起到提示作用,操作者更易及时发现矿岩感应装置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P 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沿A-A面的剖视图;

图4是探测杆限位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探测杆限位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的探测杆5、读数仪4和设置在探测杆5顶端的矿岩感应装置12,矿岩感应装置12包括PPR壳体11、PPR壳体11内设置有倾角感应器13、一端设置在PPR壳体11上另一端与高强磁铁9相连的弹簧8,PPR壳体11内壁设置有与高强磁铁9位置相应的环形铝片10,倾角感应器13与读数仪4通过数据线3相连;探测杆5尾部设置电池2和发光二极管1,串接发光二极管1的导线7一端与弹簧8相连,另一端与电池2负极相连,连接环形铝片10的导线7与电池2正极相连。探测杆5为可伸缩钛合金套管。在探测杆5内的导线7及数据线8设置在螺旋形的弹性管套6内。如图3所示,探测杆5的外管17与内管18通过导向槽21相对滑动,并通过不同结构的限位装置进行轴向限位,防止内管18拔离外管17,限位装置可如图4所示的限位弹簧14与限位销15构成,也可以如图5所示的限位弹片19和点焊在限位弹片19上的小球16构成,且不限于上述两种结构。

使用时,拉长探测杆5,将矿岩感应装置12伸入探测孔内或矿岩附近,当存在铁矿岩时,弹簧8发生变形,铁高强磁9铁与环形铝片10接触,形成闭合电路,发光二极管1亮起,给出发现铁矿岩的提示,通过读数仪4读出角度,通过探测杆5上刻度得出高度或深度数值。当矿岩感应装置12离开铁矿岩区域,铁高强磁9回位,回路断开,发光二极管1熄灭,通过探测杆5上刻度得出高度或深度数值,通过两次数据,算出铁矿岩厚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