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6805发布日期:2018-06-05 22:4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力产生支撑力并实现自动移设来进行顶板支护和管理的一种液压动力装置,是综合机械化采煤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现有的用于综采回撤工作面扇形区支护的液压支架由前架和后架两部分组成,在进行液压支架回撤时,由于前架的结构限制,前架在前移时会钻地板,尤其是当地面松软时,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液压支架的前架在前移时会钻地板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液压支架,包括底座、用于对所述底座进行抬底的抬底千斤、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抬底千斤的抬底支撑装置,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抬底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抬底支撑装置能够沿水平方向来回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抬底支撑装置包括箱体和推移千斤,所述推移千斤包括活塞杆和油缸本体,所述油缸本体镶嵌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活塞杆一端镶嵌在所述油缸本体内,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抬底支撑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油缸本体的三半环和用于固定所述三半环的压盖,所述三半环包括卡环本体和卡环槽,所述卡环槽的直径与所述活塞杆的直径相对应,所述箱体设置有与所述卡环本体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压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箱体螺纹连接的螺纹孔和与所述卡环槽相对应的压盖孔,所述三半环通过所述压盖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支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抬底支撑装置和所述底座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卸扣、第二卸扣和圆环链,所述圆环链一端与所述第一卸扣连接,所述圆环链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卸扣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卸扣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活塞杆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卸扣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液压支架的连接杆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加强所述第一卸扣的强度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接,所述加强板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能够支撑抬底千斤的抬底支撑装置,当液压支架的前架前移时,通过抬底支撑装置支撑抬底千斤,使前架整体向上顶起,防止前架在前移时钻地板,影响使用效果。同时,将抬底支撑装置设置在底座的第一凹槽内,使抬底支撑装置嵌入底座内,不易受到损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支架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抬底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三半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液压支架包括底座11、用于对所述底座11进行抬底的抬底千斤12、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抬底千斤12的抬底支撑装置13,所述底座11设置有第一凹槽111,所述抬底支撑装置13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内,所述抬底支撑装置13能够沿水平方向来回伸缩。

具体的,抬底千斤12与底座11固定连接,当液压支架不前移时,抬底支撑装置13回缩在第一凹槽111内,抬底千斤12悬空固定在底座11上,当液压支架前移时,抬底支撑装置13伸出,使抬底千斤12工作时支撑抬底千斤12,从而增大抬底千斤12的接触面积,使抬底千斤12将底座11顶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抬底支撑装置13包括箱体131和推移千斤132,所述推移千斤132包括活塞杆1321和油缸本体1322,所述油缸本体1322镶嵌在所述箱体131内,所述活塞杆1321一端镶嵌在所述油缸本体1322内,所述活塞杆1321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1连接。通过将油缸本体镶嵌在箱体内,活塞杆一端镶嵌在油缸本体内,另一端与底座连接,使抬底支撑装置与底座固定连接,从而使抬底支撑装置能够支撑抬底千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抬底支撑装置13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油缸本体1322的三半环1323和用于固定所述三半环1323的压盖1324,所述三半环1323包括卡环本体13231和卡环槽13232,所述卡环槽13232的直径与所述活塞杆1321的直径相对应,所述箱体131设置有与所述卡环本体13231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压盖1324上设置有与所述箱体131螺纹连接的螺纹孔13241和与所述卡环槽13232相对应的压盖孔13242,所述三半环1323通过所述压盖1324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具体的,第二凹槽设置在抬底支撑装置13的出口处。通过压盖与箱体螺纹连接,使三半环固定在第二凹槽内,从而通过三半环固定油缸本体,防止油缸本体在活塞杆进行轴向运动时与箱体产生摩擦,减小油缸本体与箱体之间的磨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支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抬底支撑装置13和所述底座11的连接件。通过连接件使抬底支撑装置与底座能够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卸扣14、第二卸扣15和圆环链16,所述圆环链16一端与所述第一卸扣14连接,所述圆环链1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卸扣15连接,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卸扣14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12,所述活塞杆1321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卸扣15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3211。

具体的,第二卸扣15和圆环链16随着活塞杆1321的来回伸缩而进行来回摆动。虽然将抬底装置13设计成嵌入底座11的第一凹槽111内,可以保护活塞杆1321,但由于综采工作面扇形区地面情况比较复杂,当综采工作面扇形区的地面突然由软底板变为硬底板时,由于出现的瞬间力量会导致活塞杆1321弯曲变形,通过第一卸扣14、第二卸扣15和圆环链16将活塞杆1321与底座11进行软连接,第二卸扣15和圆环链16对活塞杆1321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活塞杆1321弯曲变形,更好地保护抬底支撑装置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12设置在用于连接所述液压支架的连接杆17的连接板18的底部。通过将第一安装孔设置在连接板的底部,减少连接件的用料,节约成本,并使抬底支撑装置与底座能够更好地沿水平方向来回伸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上还设置有用于加强所述第一卸扣14的强度的加强板113,所述加强板113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2连接,所述加强板113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1连接。通过加强板可以加强第一安装孔的强度,使连接件不容易断裂,从而保护活塞杆,防止活塞杆受到损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当液压支架的后架20支撑,前架19前移时,首先通过手动操作阀控制推移千斤132将活塞杆1321伸出油缸本体1322,使抬底支撑装置13伸出,然后再通过手动操作阀控制抬底千斤12伸出,此时抬底支撑装置13支撑抬底千斤12,使抬底千斤12将前架19整体向上顶起,防止前架19前移时底座11钻地板的情况发生。

实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能够支撑抬底千斤的抬底支撑装置,当液压支架的前架前移时,通过抬底支撑装置支撑抬底千斤,使前架整体向上顶起,防止前架在前移时钻地板,影响使用效果。同时,将抬底支撑装置设置在底座的第一凹槽内,使抬底支撑装置嵌入底座内,不易受到损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