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隧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2622发布日期:2018-07-20 20:25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隧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路隧道中,行驶的车辆会不断排放有害废气和烟尘,由于隧道集中了一定长度的汽车排气,需要在隧道中设置通风、排废气的结构,保证隧道内的新鲜空气,确保隧道的通车安全。

如申请号为200910050827.2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纵向通风公路隧道的集中排放废气的方法,公路隧道包括上行隧道和下行隧道,该方法分别在靠近所述上行隧道和下行隧道峒口处设置迂回风道,使沿车流方向流动的隧道气流通过所述迂回风道回流至对侧隧道,并在所述上行隧道和下行隧道内部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集中排风井。

上行隧道内空气在上行隧道出口处排出来了,之后延迂回风道回流至对侧的下行隧道中,继续沿下行隧道中车流行至下行隧道中部的集中排风井排出,同时在该处通过集中新风井机械送入新鲜空气;送入的新鲜空气在车流活塞作用下流动至下行隧道出口处,通过迂回风道返回上行隧道,如此循环。

但是由于改种方式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流经路程较长,且流经路程与隧道长度呈正比,故对于特别长的隧道,这种方式通风效果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隧道结构,可提高通风效果,改善隧道内空气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隧道结构,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位于隧道本体上端,所述第二分隔板位于隧道本体一侧,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隧道本体分隔成行车通道、位于行车通道上方的排烟通道和位于行车通道一侧的进风通道,所述排烟通道两端呈封闭设置且第一分隔板上开设有若干排烟孔,所述排烟通道连接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内设有第一排风机,所述第二分隔板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孔,所述进风通道两端设有送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汽车排放的废气一般温度较高,会自动向上流动,进入到排烟通道内,并在第一排风机的作用下离开排烟通道。此时隧道内的气压低于隧道外的气压,新鲜空气从进风通道两端和行车通道两端同时进入,同时送风机会加速空气进入进风通道的速度,使新鲜空气尽快进入进风通道内,进风通道内的空气通过进风孔进入行车通道内,进而确保行车通道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改善隧道内的空气质量。

且进风通道两端的送风机同时工作,可在进风通道内形成对流,使对流处的空气可更容易通过进风孔进入到行车通道内,确保隧道中段的空气供应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分隔板设有两块且分别位于隧道本体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提升了提供给隧道内的新鲜空气量,使该隧道具有较好的通风效果,改善了隧道内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分隔板上的进风孔密度从进风通道一端到进风通道中部逐渐变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进风通道中部的新鲜空气可更轻松的进入到行车通道中部,确保了长隧道中段新鲜空气的供量。同时也减小了从进风通道进入行车通道内时空气的流速,减小了空气对行车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分隔板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连接板和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下端的进风板,所述进风板下端朝外呈倾斜设置,所述进风孔位于进风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从进风通道进入行车通道内的风沿斜向下方向流入行车通道内,减小了空气直接吹到在隧道中行驶的汽车的概率,进而减小了空气对行车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板沿竖直方向高度小于1.2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用小汽车的高度一般大于1.5米,进风板高度小于1.2m可确保进入行车隧道的空气不会直接压在行车顶部,减小了空气对行车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烟管内设有废气过滤器,且所述废气过滤器位于排烟管背对排烟通道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从隧道内收集的汽车尾气等废气经过初步的吸附过滤处理后再排放到空气中,减小了对空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烟通道两端设有用于封闭排烟通道的封闭门,所述封闭门下端转动连接于排烟通道,所述封闭门上设有用于驱动封闭门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隧道内发生事故,导致隧道内的浓烟较多,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封闭门转动,使排烟通道两侧通风,进而加速隧道的排烟速度,提高通风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封闭门保持封闭排烟通道的扭簧、固定连接于封闭门上端的拉索和用于收卷拉索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固定安装于第一分隔板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时,封闭门在扭簧的作用下封闭排烟通道,使废气只通过排烟管进行排放,方便对废气进行集中处理。当隧道内烟气过重时,可通过卷扬机收卷拉索,使封闭门相对排烟通道转动,使排烟通道两端打开,进而使废气也可从排烟通道两端排放,加速了排放。同时也可对排烟通道内起到降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烟通道两端设有第二排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封闭门开启时,第二排风机同步开启,使废气可进一步加速排出排烟通道内,行车通道内的废气可更快速的进入到排烟通道内,进而加速隧道的排烟速度,提高通风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较好的通风效率;2、减小了通风时气流对行车的阻力;3、可对废气进行初步处理后再排放,减小了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排烟通道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中送风通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隧道本体;2、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排烟通道;5、进风通道;6、行车通道;7、排烟孔;8、排烟管;9、第一排风机;10、废气过滤器;11、第二排风机;12、封闭门;13、转动轴;14、安装座;15、驱动机构;16、扭簧;17、拉索;18、卷扬机;19、连接板;20、进风板;21、进风孔;22、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公路隧道结构,包括隧道本体1,隧道本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分隔板2和第二分隔板3。第一分隔板2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位于隧道本体1上端,第一分隔板2在隧道本体1内分隔出排烟通道4,排烟通道4位于隧道本体1上端。第二分隔板3设有两块且分别位于隧道本体1两侧,第二分隔板3在隧道本体1内分隔出进风通道5,进风通道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隧道本体1两侧。第一分隔板2、第二分隔板3和隧道本体1内壁形成了行车通道6。

如图1所示,行车通道6内的废气进入到排烟通道4内排出隧道外,室外的新鲜空气先进入到进风通道5内,然后通过进风通道5排入行车通道6内,使行车通道6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如图1所示,具体的,第一分隔板2上均布有若干排烟孔7。排烟通道4上端连接有排烟管8,排烟管8内设有第一排风机9和废气过滤器10。第一排风机9位于排烟管8靠近排烟通道4一端,且废气过滤器10位于排烟管8远离排烟通道4一端。从行车通道6进入排烟通道4内的空气通过废气过滤器10过滤后,再排放到室外,减小污染。

如图2所示,排烟通道4两端设有第二排风机11和封闭门12,封闭门12封闭排烟通道4。第二排风机11位于封闭门12朝内一侧。如图3和图4所示,封闭门12下端沿隧道本体1宽度方向固定穿设有转动轴13,第一分隔板2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4,安装座14位于封闭门12两侧。转动轴13两端分别穿入安装座14内且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4,使封闭门12转动连接于排烟通道4。如图2所示,封闭门12上设有用于驱动封闭门12转动的驱动机构15。

如图2和图4所示,驱动机构15包括扭簧16、拉索17和卷扬机18。扭簧16一端固定连接于封闭门12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排烟通道4,当扭簧16呈自然状态时,封闭门12垂直于第一分隔板2且封闭排烟通道4。如图2所示,卷扬机18固定安装于第一分隔板2上。拉索17一端收卷于卷扬机18上,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封闭门12上端。

如图2所示,当排烟通道4内温度过高或烟气较重时,卷扬机18收卷拉索17,使拉索17拉动封闭门12转动,进而使排烟通道4两端开启。同时开启第二排风机11,将烟气从三个出口出风离开排烟通道4,起到提高排烟效率和降温的作用。

如图1所示,第二分隔板3包括连接板19和进风板20,连接板19沿竖直方向设置,进风板20固定连接于连接板19下端,且进风板20下端朝外倾斜设置。进风板20沿竖直方向高度小于1.2m。进风板20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孔21。如图5所示,进风板20上的进风孔21密度从进风通道5一端到进风通道5中部逐渐变大。进风通道5两端设有送风机22。

通过送风机22进入进风通道5内的新鲜空气,在进风板20的导引下,沿倾斜向下的方向朝内吹送到行车通道6内,减小了对行车的阻力。

该公路隧道的原理如下:

在日常使用时,封闭门12封闭排烟通道4两端,第二排风机11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排风机9和送风机22处于开启状态。汽车排放的废气温度高于一般空气,故废气会向上运动通过排烟孔7进入到排烟通道4内。此时第一排风机9带动排烟通道4内的废气进入排烟管8,在经过废气过滤器10初步过滤后,排放到外界空气中,

同时送风机22带动新鲜空气进入到送风通道内,送风通道内的新鲜空气在流动过程中逐渐通过送风孔流到行车通道6内,为行车通道6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且由于两个送风机22同时作用,故在送风通道中段会发生新鲜空气的对流,使新鲜空气可更快的逸散到行车通道6内,进而确保了在较长的隧道中,行车通道6中段依旧可以有充足的新鲜空气。

若在行车通道6内发生事故,导致排烟通道4内的烟气较多且稳定较高,此时可使卷扬机18收卷拉索17,通过拉索17对封闭门12施力,使封闭门12转动。然后打开第二排风机11,在第二排风机11的作用下,烟气可快速从排烟通道4两端排出,进而提高了排烟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